589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时间:2022-06-24 03:13:10

589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的临床分析及围手术期观察与护理

(中国人民总医院北京海淀100000)【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5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人工耳蜗植入术。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加强心理护理。预防和控制术后病发症。认真指导康复训练并做好出院指导。结论 人工耳蜗植入术患者及家属与医护人员积极配合,可获得良好效果。电子耳蜗植入已成为帮助深度耳聋或全聋病人恢复听觉的一个有价值的方法。【关键字】耳鼻喉科护理;电子耳蜗;患者;护理;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术患者的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296-01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thods of cochlear implant recipients. Method: to select 5 patients of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to receive cochlear implantation. Pre-operational preparation and post-operational nursing were administered, and psychological nursing were strengthened. Complications were prevented. We carefully guided their rehabilitation exercise, and gave discharging guidance. Conclusion: cochlear implantation recip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showed good cooperation with medical staff, and satisfying results were achieved. Cochlear implantation has become a valuable approach for patients with severe to profound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 to regain hearing.【Key words】ENT nursing; cochlear implant; nursing; nursing for cochlear implantation recipients据中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中国6000多万残疾人中近半数是有听力残疾的聋哑人,其中有200万是聋儿。据最新资料统计说明,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残、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为2057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7岁以下儿童约为80万人。我国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约有3万听力损害的新生儿出现。据统计,我国聋哑症的发病率约为2‰!双耳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听力损失90分贝以上),不能通过配戴大功率助听器来改善听力,或提高言语分辨能力及适应正常的社会交往。由于人工电子耳蜗的问世、发展和在临床上的应用,为患者重新获得听觉功能带来了希望。1.临床资料

深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5例,男3例,女2例,年龄3~18岁,其中语前聋患者4例,语后聋患者1例。病因大致为先天性和药物毒性耳聋两种。入院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言语训练。入院后查体:双内、外耳发育正常,乳突气化良好,残留末梢神经对电刺激有反应,此为基本手术适应证。于全麻下行电子耳蜗植入术。手术将人工电子耳蜗置于内耳鼓阶,耳蜗接受/刺激器固定于乳突。经过周密、精心的围手术期检查、治疗和护理,无1例患者出现面瘫、感染、大出血及电极失败等并发症。出院后接受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疗效现正在观察之中。2.人工电子耳蜗的原理

电子耳蜗(cochlear mplant)又称为电子耳蜗赝复物(cochlear prostheses)其工作原理为:将环境中的机械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入病人耳蜗,刺激病耳残存的听神经而使病人产生某种程度的听觉,整体过程只需数毫秒就可完成,植入电子耳蜗内的2个电极,分别刺激不同部位的听觉神经末梢,从而分辨不同频率的声音,达到改善听力和提高言语分辨能力的功能3 护理体会3.1 心理护理: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患者家属对手术的迫切要求和手术期望过高,可导致病人对手术效果不满意,帮助聋儿及家属正确认识电子耳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树立适宜的期望值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利用各种方式(手语、口型、书面文字等)与患者沟通或直接找家长谈话,告诉他们提高听力的关键不仅在于手术的成功与否,更重要的问题是植入电子耳蜗装置后,能否重建新的语言环境,要做好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特别是语前聋的患者,性格孤僻、偏执,对手术恐惧心理严重,很难配合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接触,通过不断地对口型交流,取得他们的信任,使其能以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和治疗。总之,培养健康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3.2 术前护理:术前要对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包括X光、CT、核磁共振等,以便更好地了解内耳有无畸形情况。向家属交待麻醉方式,提出术前禁食水的重要性,术前8-12小时禁食水,以免有的家长因心疼孩子饥饿偷给孩子进食,麻醉插管时造成误吸的危险。对于年龄大一些的聋儿及成人患者,应采用他们的交流方式(唇语或书写)进行术前宣教 。术前需要为患者备皮。3岁以下或不能配合的聋儿应在午睡时备皮,这样可以减少聋儿因恐惧造成哭闹,操作时动作应轻柔 3.3 术后护理:(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6 h内密切观察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本组5例患者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平稳,术后体温波动在37.3~38.0℃,考虑为手术吸收热,嘱患者多饮冷开水,并给予额部冷敷后,体温降至正常。(2)伤口护理:术后协助患者取仰卧或健侧卧位,避免压迫伤口, 患者烦躁时嘱家长握住其双手,并耐心安慰、开导患者,避免其搔抓,影响切口愈合;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疼痛,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物。(3)并发症的观察:预防伤口感染①每日观察伤口敷料情况,检查有无渗血、渗液,包扎是否松动、脱落;以免伤口敷料脱东,细菌侵入伤口,及时报告医生,及时伤口换药。②保持床单位清洁,被服随时更换、限制其他家属探视。③术后当日起遵医嘱给予抗炎治疗3-5天。留置静脉套管针,可以减少因反复穿刺而造成的静脉操作和痛苦。 ④观察术后有无面瘫。由于术中刺激、压迫、暴露面神经,术后可能存在面瘫。患者清醒后,让其做伸舌、微笑动作,并观察有无口角歪斜、眼睑闭合是否完好。3.4术后康复训练:进行植入术后1个月,进行开机调试,术后康复被认为是人工耳蜗使用者能否成功的关键性因素,语后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恢复言语交流,而语前聋的患者在开机听到声音后,他们的听力年龄只有零岁,需要从察觉声音开始,逐渐学会区别确认声音理解言语,发展说话等,如训练对环境声,词,句子等的注意力、识别和分辨能力及听觉理解能力等。除坚持完成听觉训练课程外,出院时,还应嘱家属督促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多使用人工电子耳蜗装置进行自我训练,如听广播、看电视等。训练患者多说,由简到繁,由单字到短句,由少到多,逐渐做到听懂别人的语言,也使别人听懂自己的语言。反复训练,反复强化使患者逐渐适应日常各种声音,步入有声社会。3.5出院指导:(1)加强随访:术后1个月来院开机进行听力测试,由听力师配备外部装置,开启言语处理器,调试言语处理程序。开机后第1个月来院,调机并反馈语言训练的进展,每周1次;第2~3个月,每月2次,以后每半年调试1次,最终每年调试1次。为了保持声感,嘱未行植入的一侧仍需佩戴助听器,开机后可停戴助听器,并指导患者识别人工耳蜗发出的刺激信号,让他们逐渐适应由此产生的信号(是自然真实的声音)[3]。本组患者为语前聋,开机后由于没有以往的听觉经验相比较,认为听到的声音是"自然声"。(2)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人工耳蜗:正常耳具有自动调整以适应各种声音环境的能力,为了使人工耳蜗使用者能在不同的声音环境获得最大程度上的使用效果,人工耳蜗提供了多个可选择程序,通过编程器将适合不同声音环境的程序设置储存在语言处理器中,医护人员告知患者不同环境应选择不同合适听声的程序,以满足患者的需要。(3)人工耳蜗的保养:人工耳蜗的性能非常可靠,对于内植部件,最重要的是防止对局部的剧烈冲撞和挤压,避免剧烈的头部活动,以防止内植部件移位。对于外植部件,注意保持清洁,避免潮湿和淋雨,防止粗暴操作导致外力损坏以及防止静电。同时,嘱患者术后勿剧烈晃动头部,防止头部外伤、暴力,避免植入体损伤、移位,禁止术侧卧位,教会患者正确洗头,防止脏水流入耳内致感染。外院就医时携带信息卡,远离高电压、强磁场,禁做MRI,少做CT检查,避免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加重耳聋的药物。参考文献[1]赵友娟,廖丽华.多频道电子耳蜗植入术的手术配合[J].护理学杂志,2003,18(1):3233.

[2]胡宁,曹永茂.人工耳蜗咨询问题解答[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1,9(1):6162.

[3]李永新,韩德民.人工耳蜗手术植入适应证及手术准备[J].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5,5(3):189.

[4]韩德民.人工耳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1

上一篇:46例慢性重症肝炎合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下一篇:例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