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多元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

时间:2022-06-24 02:46:38

打造多元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

山阴县地处山西北部,内长城雁门关外,因位于恒山余脉翠微山北而得名。“八岭环拱,二河襟带”,丁玲笔下《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桑干河贯穿全境。

山阴县是产煤大县,故有“煤都”之称;山阴县是畜牧大县,故有“奶都”之誉。近年来,山阴县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立足优势,不断探索,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和绿色朝阳产业的绿色生态产业链,坚持“多联产、全循环、抓高端”,创新了黑色煤炭、白色乳品、绿色生态的“三色经济”多元循环发展模式,在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中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和时代性的低碳循环发展的“山阴模式”。2011年9月底,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0.5亿元,同比增长33.4%;一般预算收人完成7.64亿元。

依靠黑白两翼,推进绿色生态循环发展模式

山阴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被有关专家称为“山阴模式”。黑色的“煤”,白色的“奶”,绿色的“树”,构成了山阴县经济发展的主色调。县委书记侯元对山阴县的发展一语中的:“山阴因煤而必,却又为煤所困。转变发展方式,足必然选择。要坚持龙头引领、园区承载、特色取胜,依靠黑白两翼,驶入循环发展的快车道。”

“黑”:山阴是全国重点产煤县,近儿年,围绕煤炭这一优势,以煤为基,人力推进煤炭经济资源褴合、煤矿兼并重组以及标准化矿井建没,全县煤矿由39座整合为21座,平均单外生产规模由年产32万吨提高到126万吨。同时,强力推进煤炭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机械化综采和安I牟=质量标准化建没进程;存煤炭产运洗销环节注重清洁化,建成技术和规模业洲第一的15.5公里全封闭皮带式输煤专线。

在做好煤炭产运洗销产业链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产业链升级改造,形成煤一电冶建以及粉煤灰、废弃水、电厂余热综合利用的集群延伸工业循环链,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发展,初步实现了“吃干榨尽、闭路循环”。以中煤金海洋循环经济工业同为核心,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冶金、建材、服务业等下游产业、形成了黑色煤炭、绿色开采,高碳产业、低碳发展的喜人局面。

“白”:山阴素有“北方奶都”的美誉,是全国乳品加工示范县、全国奶牛生产强县。近年来,全县火力推进“白包经济”的发展,日前全县奶牛存栏7.5万头,鲜奶产量达到28万吨,占全市的一半,全省的1/4,全国的1%,每天约有200万元的奶款进入奶农腰包,乳品业已经成为山阴的“富民工程”,也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同时,乳品产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新建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81个,建成“健康奶业”远程监控系统,在仝省率先实现了奶源监管自动化、信息化,位居全国牛奶生产强县第14位。

以白色乳业为代表的农业,也进入循环发展轨道。全县积极发展奶牛养殖、牧草种植、沼气建设,形成农业产业循环链。向上发展饲草、饲料、玉米等种植业,向下推进奶牛、畜禽粪便的清洁化、沼气化利用,全县已形成14个大型沼气站,占全省的八分之一。同时,利用沼渣、沼液改良盐碱地和发展设施蔬菜,仅一年时间就集中连片建设3330座、6525亩设施蔬菜大棚,全年力增达到20000亩,形成了牛一沼一粮、畜一沼一菜的农业循环链条,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连续多年获得“山西省增加农民收入先进县”荣誉。

“绿”:山阴县是全国京津风沙源治理重点项目区,经过合理整合国家和省生态绿化项目,大搞荒山绿化、村庄绿化、环城绿化和厂矿、单位、社区绿化活动。仅2007年到2010年,全县累计投资就达5亿元,林地面积由2002年的9万亩跃升到目前的53万亩,8年时间造林面积增加了近5倍,人均林地占有面积达2.4亩,荣获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今年大打生态造林攻坚战,投资5亿多元完成植树10万亩500万株,三年任务一年完。

为改善生态环境,山阴深入开展城乡环境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全县工业企业用于污染治理、减排降耗投资达6705万元。目前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40天,同比增39天,在全省环保工作“四合一”考核中跃居全省32个实施蓝天碧水工程县(市、区)考核第六名。

基于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成果,全县致力于发展以绿色生态旅游为主、联动三产的绿色发展新格局,以广武旅游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旅游,以“一心、两带、四片区”的旅游大格局推进,初步形成了一个以边塞文化、古军事遗址、现代生态文明为特色的旅游区。同时,大力发展连带产业,在广武旅游区周边,发展农业生态观光、果品采摘、特色餐饮等,连带商贸、物流等产业,继而辐射带动全县三产进入发展快车道。

作为煤炭大县,山阴还努力改变过去煤矿采走大量煤炭,留下一片荒山的情形,让煤矿在采煤的同时搞好所在地区的绿化。他们倡导“一矿一山”绿化工程,采取煤矿自投自治的方式绿化。

坚持以人为本,全力推进保障改善民生事业

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县长南志中曾有此感言:“不管到什么时候,民生都是永恒的,经济越发展,就越要重视民生问题,越要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期待。”山阴县县委、县政府正是以让人民群众过得更好的信念,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共建,全力推进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上一篇:化蛹成蝶,高平完成漂亮“转身” 下一篇:玉树痛别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