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教学难点解析及教学策略

时间:2022-06-24 10:01:10

“图形的旋转”教学难点解析及教学策略

“图形的旋转”作为小学数学新课程教材中的一部分,是图形变换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再加上这部分课程内容丰富、灵活,能够使学生通过学习增强空间观念,进一步发展形象思维。因此,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更值得我们一线老师实践和研究。

一、教学难点解析

1.图形旋转的规则

图形在旋转时需要遵循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三要素中只要任意改变其中一个,图形就会不同。

2.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点O旋转一定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点O叫做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叫做旋转角,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ˊ,那么这两个点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具体性质:

①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②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③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二、教学策略

1.“问题教学法”导入新课

师:(出示转盘)这是什么?注意看(转动转盘),我们把这种运动叫做旋转。我们身边哪些物体的运动也是旋转呢?(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风车、门、指针、车轮等)对啊,我们身边的物体做旋转运动的有很多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图形的旋转。(板书课题)

2.“探究式教学法”掌握要领

①观察旋转,感受差异

师:观察屏幕上的3条线段的旋转,思考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动画演示3条线段绕A点逆时针旋转90°、绕B点顺时针旋转90°、绕A点顺时针旋转60°,如图1所示)

图1

②分析比较,掌握要点

综合学生的观点和讨论的结果,让学生学会以下内容:

第一幅图和第三幅图都是绕A点转动的,通常把旋转过程中固定不动的点,叫做旋转中心。(板书:旋转中心——固定不动的点)

第一幅图和第二幅图的旋转方向不同,第一幅的旋转方向与时针旋转的方向相反,故叫做逆时针旋转;第二幅图的旋转方向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叫做顺时针旋转。(板书: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

前两幅图和第三幅图的旋转角度不同,前两幅是90°,第三幅为60°。(板书:旋转角度)

师:刚才我们是如何判断线段旋转的方向呢?(引导学生明白旋转的角度和方向)

③按照要求,描述旋转

重复图1的旋转动作,让学生结合“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描述上面3条线段的旋转情况。

④巩固联系,内化要素

练习巩固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练习(课件出示)。你能描述转盘中的旋转吗?

图2

(1)(转指针)从“1”转到“2”就是指针绕O点 时针旋转 °;

(2)(现在不转指针,请你想象)从“12”转到“8” 就是指针绕O点 时针旋转 °;

(3)(请你想象)指针绕O点从“5”顺时针旋转60°到 ;

(4)(继续想象)指针绕O点从“12” 逆时针旋转90°到

(5)指针绕O点从“6”顺时针旋转150°到 ;

通过这一阶段的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们经历观察、思考、对比、小组讨论的过程,分析出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并通过最后的练习对知识加以巩固。

3.“任务驱动教学法”熟练技巧

①动手练习,感受图形的旋转

(1) 练习题1:

你会把下面的三角形绕A点顺时针旋转90°吗?

图3

(2) 师:同学们请拿出你们的三角形塑料片和格子纸,按照屏幕上的要求,自己动手试试。

②构思旋转,学画图形的旋转

(1)师:同学们,如果不借助工具,如何快速知道三角形按要求旋转后的位置?

学生尝试,教师检查指导。

(2)指定几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并展示自己的成果。

(3)画错的同学同桌或小组内交流讨论,找出错误的原因。

③巩固提高,延伸拓展

(1)想想,做做

(出示图4)

图4

(2)观察并思考

师:第一幅到第二幅,风车是怎么旋转的?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动画演示。)

引导学生观察风车的一部分,从简单图形的运动,想到复杂图形的运动。

第二幅到第三幅呢?还可以怎么旋转?

(3)小结

通过风车的旋转,你又有什么新的想法?当我们观察一个复杂图形的旋转时,只需观察它其中的一部分就行了。

通过给出一个问题和任务,让学生在这一阶段能够结合讲过的知识和案例进行解题,这种“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充分提高学生消化知识、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三、内容总结,引发思考

师: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旋转还能创造美丽的图案。(在正方形旋转图)问:这种旋转绕哪个点?与刚才绕的点一样吗?

让我们在生活中去学会创造美,欣赏美!那就利用旋转设计图案。

这节的教学我试图以提出问题为切入点,通过观察、分析实例,以任务驱动、探究学习为主线设计多个教学活动,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动手来循序渐进地认识旋转,探究出旋转的特点和性质,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阳光实验学校)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根雕乡土文化在美术课程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