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而有趣的高中生物课堂

时间:2022-06-24 09:37:33

如何打造高效而有趣的高中生物课堂

引言:笔者从上好高中第一节生物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提倡探究性学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部分初中学校为了迎合中考的需要,弱化生物课程的学习,导致学生学生生物知识的极度欠缺,增加了高中生物学习的难度。同时,由于生物学科的自身特点:内容抽象而深奥,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两方面因素的重合,增加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注重生物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课堂组织的艺术、增加生物学习的趣味性,课堂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通过增加课堂学习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从而打造有趣儿高效的生物课堂。那么,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来打造有趣而高效的生物课堂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一. 上好高中生物第一节课。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两个方面入手,对高中生物的第一节课进行精心准备,能够快速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对生物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体验到对生物知识、生物现象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领学生快速进入生物的殿堂,去学习、领悟、探究更多的学科奥秘。

教师在第一节课的教学中,不必局限于课本绪论中的知识,而是以生物学科与生活的联系为切入点,列举大量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引发学生从生物学角度思考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为学生今后的生物学习奠定兴趣基础。比如,从崔永元和方舟子骂战的热门话题入手,引出转基因技术以及对转基因技术的思考;从克隆技术的发展,激发学生对人体某个器官克隆的大胆设想;从非典、禽流感等熟悉的词语引出相关的生物知识;从媒体上的热门话题DNA技术,引出与遗传相关的知识;从目前的环境恶化入手,引出生态保护的重要性等等。

教师还要善于借助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手段,向学生直观展示那些学生熟悉的生物现象和生物知识,让视觉感受激发出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比如,向学生展示课本上的DNA结构图,以及世界各地DNA螺旋雕塑,引发学生对DNA技术对促进生物科技发展的巨大作用的思考;利用直观的画面和具体的数据,向学生直接展示长江上游森林资源被大量砍伐的现状,以及由此引发的旱涝灾害;通过鄱阳湖湖泊变草原的巨大反差表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引发的生态危机;通过展示最新的科学发现――海蛞蝓体内含有叶绿素,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启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无止境的探索。

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一节课,充分向学生展示生物学科的丰富多彩和无限乐趣,激发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抓住学生的心,将学生引向生物的殿堂,激发学生去探索更多的生物学奥秘。

二. 教学方法做到灵活多变。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果教师总是采用一成不变或者类似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倦怠感会不可避免地滋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情趣减弱,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课堂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兴趣所在,选择恰当的语言和方法组织教学,实现化难为易、化枯燥为有趣,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师要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深奥、晦涩的生物知识解释的生活化、浅显化,易于学生理解,比如,将糖类和ATP,比喻成家里的粮食和口袋里的现金;将高温和低温对酶的影响比喻成人死了和睡着了;将细胞膜的结构比成花生糕,花生米像蛋白质分子,爆米花像磷脂分子,花生米以不同的深度覆盖、镶嵌或贯穿于其中。生活现象的浅显生动,能促使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形象和理解,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要根据生物的学科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教具模型、多媒体技术、实物观察、野外考察等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对生物学习保持一种高度的期待和积极的参与探究,以学生的兴趣带动学习效率的提高。

教师还可以采取师生换位的课堂方式,让学生通过翻阅资料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然后走上讲台,体验组织课堂、带领大家学习的快乐。教师以学习者的角色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将学生准备不充分或者讲解不确切的知识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激发大家的思考。这种对传统课堂形式的颠覆的教学方式,能缩短学生与教师和课本的距离,更能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和表现欲,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增,学生的能动性能发挥的更好,课堂效率会更高。

三. 倡导探究式学习的深入。

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日益明显,探究式学习正日渐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生物是一门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学科,很多新兴的生物学知识都进入了课本,与生活、医学、生产个领域密切相关。有大量操作实验是高中生物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学生进行生物探究的一个主要方法和渠道。教师要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引导学生将探究型学习作为生物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学会与课本对话,主动从中获取知识,并提出疑问。鼓励学生将生物学科与其它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树立大生物学习观。比如,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有一位学生将自己课外阅读的一篇文章――《南非:不开发野生海带群的智慧》引进课堂,以具体而鲜活的内容解释了“种间关系”,让学生不但快速理解本部分的知识,而且对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思考,丰富了生物学习的内容,也扩大了课堂学习的外延,几大了激发了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提高了课堂学校效率。

教师还可以从实验探究入手,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比如,已知A、B、C、D、E为浓度按梯度排列的蔗糖溶液,1)试指出系列溶液中浓度最低的是;2)测出洋葱表皮细胞的相对浓度为;3)绘出1个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图。在这个实验中,教师不必为学生出示过多的规定和操作指导,而是启发学生以最简洁的操作、得出正确的结论为目的。对以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分别替代制作临时装片的清水的做法表示可定和赞许,允许学生摆脱传统教条的限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发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生物学科是一门快速发展、应用范围极光的学科,学生在生活和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会接触到课本的某些知识,会对生物学科产生一种向往之情和探究的欲望。这都是我们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的最佳切入点。只要我们有热爱生物教学、奉献教育的精神,我们一定能将生物课堂打造得有声有色。

(作者单位: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中学 )

上一篇:论政府预算委托 下一篇:浅析输配电线路维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