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机房建设的“实践者”

时间:2022-06-24 07:53:32

绿色机房建设的“实践者”

全国海关信息中心(电子通关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主机房作为海关信息系统的核心机房之一,主要承载全国海关运行网、管理网、办公网等业务项目设备的运行,是全国海关信息系统的核心命脉。经过一年多的改造和资源整合,它又已在绿色机房的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整合资源,虚拟技术助瘦身

信息中心总工程师何瑜表示:“随着海关信息化的发展,海关应用项目及信息化设备增加,网络资源、核心机房各项资源余量减少。众多服务器每天消耗巨大的电力资源,信息中心为此需要负担高昂的电费支出,如果能让一台服务器完成以前需要数台服务器才能完成的工作,从省电角度为机房节省的能源将大为可观。”

为了提高设备和网络资源的能效比,解决业务增长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信息中心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改变通常一个项目一套设备的做法,根据“面向服务”的方式搭建16大技术基础服务环境,采用虚拟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资源整合,通过减少物理设备数量、提高设备使用率,降低了机房能耗,用科技手段打造“绿色机房”。

信息中心系统管理部白建军处长说:“通过虚拟化整合,大大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提升服务器的效能,减少机房物理服务器数量,从而减少能耗成本和管理成本,提高机房空间利用率。2010年,通过虚拟化技术、网络资源整合等,中心机房明显‘瘦身’,减少了百余台服务器等设备,年降电力负荷累计约36千瓦。”

“效能、效率、绿色、节能不仅是服务器发展的主旋律,亦是虚拟化追求的目标。今后,信息中心系统资源分配不再为单独的应用配发独立的服务器和存储,而是根据应用的资源使用情况分配其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实现了系统资源的灵活、有效、合理分配。” 信息中心副主任段广森介绍说。

H2010工程,时效性更强

业务系统的可用性和时效性决定了公众对海关服务的满意度,如果业务系统出问题无法提供通关服务,对全国进出境口岸的秩序甚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利益都会有严重的影响。加之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时代的不断变化,海关自身的深化改革,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客观上对海关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促使海关在2010年开始启动第三代信息系统建设(H2010工程),实现海关信息化应用的第三次飞跃。

按照信息化发展的普遍规律,经过对海关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海关信息化正处于从事务处理、业务管理向决策支持发展的时期。

H2010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系统地提出了从业务架构、数据架构、应用架构、技术基础架构到标准化体系建设、信息系统应用的组织与管理的“四横两纵”的总体架构设计;完成了海关信息系统总体技术架构设计以及平台、系统、网络、安全等部分的逻辑和物理设计;明确了工程重点建设任务和实施计划,对工程组织管理和投资等做了全面安排。

正是基于H2010工程总体技术方案的要求,信息中心施行“精细管理”政策,通过对基础设施与动力环境设计及设备物理安装位置的合理选择,达到使用效率的最优化。

时效性不仅体现在对业务的处理能力上,还体现在IT基础架构的应急响应上。信息中心常规运行部郑启刚处长说:“在确保机房温、湿度达到国标要求的前提下,中心机房工作人员根据外界气温的情况变化,改进设备集中监控系统,系统报警有效性由70%提高到98%,同时根据报警适时调整机房空调工作方式(工作点)和各项工作参数,将温度控制在国标允许的高限,以达到节能降耗目的。”

对于一个组织来讲,绿色是经济效益,也是竞争力,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勤俭节约从小处说,是美德;从大处说,是责任。我们不能只顾今天有资源可用,就不顾我们的后代了。”信息中心主任、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吴幼毅如是说。他表示,建设绿色机房,仅仅是环保的第一步,信息中心还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精细管理,把“环保”作为一种常态来履行,为环境保护做更多贡献。

上一篇:戴尔亚太区首个解决方案中心落户上海 下一篇:本地+云双重防护 全面保障用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