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

时间:2022-06-24 06:35:16

试论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

摘要:继续教育文化与教育战略不仅仅涉及到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总的原则。继续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性的活动,她担负着最为根本的文化传递,使受教育者获得主动追求理想价值的意志。教育文化是随着和谐社会文化的构建和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对继续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下揭示出来的。

关键词:继续教育、教育文化、教育战略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4-038-02

作者:龙之荣,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南,永州,425100

不谋万世不足以谋一世,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任何行业要赢的历史都需要远程的文化战略,没有文化上的积淀和战略上的构建,就难以产生创业者的创新和战术上的辉煌。

继续教育文化是社会行业文化的一部分,是教育活动的潜规则,是教育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综合体,它表现的就是一种精神,没有文化教育的继续教育,没有继续教育远程战略上的构建与思考,就不可能有根本的文化传递。与其在本质上唤醒受教育者的个人意识,使受教育者获得主动追求理想价值。

中国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是随着对市场经济的选择,针对教育改革的滞后和国家逐步对外开放的局面而提出来的配套性改革。

继续教育文化这一理念的提出,是一种理性思维的引领,是一种文化战略的确立,是一种教育规律的挖掘。王继华教授说:“它整合着我们的感觉,冲击着我们的观念,拨正了我的育人视角,洞悉着人才培养的缺陷,并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演进而被社会所承认。它不仅在本质上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趋势,还通过对市场经济社会中人才培养取向的准确定位,影响着转型期的一代人,是针对目前教育中高分低能的浮躁,人才培养的不尽人意,教育道德的滑坡,驾驭自身存在与发展中的危机,社会对教育改革等不认可等现象,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而提出的方向性的文化战略”。这种战略是一种多极文化的融合,是通过个性化的文化构建,是人才培养“行为”的一种自上而下的精炼。继续教育文化作用于学校,会产生创新的理念与无限的凝聚力。这种文化是一种引导发展方向的信念,同时也是一种向上的氛围,这种战略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源泉。继续教育文化是随着和谐社会文化的构建和行业文化的不断发展,而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背景下揭示出来的。

一、继续教育文化的内涵

继续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新的教育形式,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不断变革的产物。“继续教育”的概念界定及理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得到认同。“继续教育”一词表示有组织教育过程的整体,无论教育过程的内容水平和方法如何,无论它是正规教育还是非正规教育,也不管它是否延伸或取代中小学、学院、大学以及学徒期的初级教育。通过成人教育,那些被自己生存的社会所承认的成人的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技术或职业水平、或供自己向新的方向发展,以及改变自己在全面发展个性和参与平等的独立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活动这两方面的态度或行为。“成人教育”一词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成人教育发展总条例》中所提出来的。此后,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召开的一系列国际会议的推动下,成人教育概念风靡全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形态深刻地影响着各国教育的改革和社会的发展。“继续教育”一词更科学、更完整体现了“成人教育”的新内涵,也已被各国教育所采用,也经常出现在我国政府制订的有关教育文献、政策和法规中。“继续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主体,也在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化成为开放性系统。“继续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升从业劳动者的素质教育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担负着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继续教育文化旨在创建一种“和谐”的文化意境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在全党全社会对“和谐”的认真思考讨论中,应从教育价值取向上体现着和谐社会对继续教育使命的认识,对社会进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个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有三个难度:即政治的民主,商品的经济繁荣和文化与教育的进步。民主不只是体现在多党执政,更主要的是限制权力的极限;商品经济不只是市场繁荣,而是人民生活幸福;文化教育的进步不只是一种思想的启蒙,而是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对美的追求,对善的渴望,对真的向往,而这三种难度的构建、实施,正是一种教育和文化战略的实施。

教育的创新必须从教育文化战略指向上,提出新的符合时展的方向性的命题。而继续教育文化的创新发展则体现在:①学校文化的方向性;②学校育人取向文化的特色性:③校长文化魂的作用;④教师文化的发展创新;⑤学生文化的超越性;⑥班级文化的归属感;⑦冲出考试文化的涅;⑧动静态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以上是教育文化所表现出的基本形态正是解读中国教育创新,从根本上回答时展的命题,也是从方向上解读教育的困境而必须面对的,而这儿问题的最根本答案便是我们在教育发展中对于教育文化战略的确立。

目前,无论我们写了多少篇素质教育的论文,提出了多少崭新的口号,也只能成为一种文献和概念。我们的教育文化依然是由应试文化和考试文化唱主角,而这样的体制所反应出的文化,既不能体现时代的脉动,又没有生命的灵魂。继续教育文化战略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中必须要有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创新,而在社会新旧更替的时代在对教育文化的诠释与理解上需要有超乎常人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从行动上把握一种新的文化取向,创造创新人才成长的模式,从根本上解决实践中国教育三个面向的历史使命。中国的继续教育文化建设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继续教育文化的战略构建也势在必行。党的十六大反复强调“教育的创新首先是观念、关键是体制创新”中央当前致力于创新的教育文化战略正引领着新的教育文化破茧而出,向人民展示它的缤纷和绚丽,预报着中国继续教育新的春天。

三、继续教育文化构建的战略指向

继续教育体制与观念的变革,正是十六大所提出的改革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教育改革的深度和难度,不会亚于经济的改革,经济的改革其成果显而易见,而教育的改革区别于见钱见物的成果,是在精神深处对原有文化的改革,这种改革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与艰巨性。目前,教育所体现出对社会改革的不适应,所培养出的人才的滞后及教育行业自身道德价值的滑坡,教育所表现出的行业上的危机感,使教育的改革尤为令人焦虑。因此,构建一套符合教育自身规律和人才模式的战略指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从事业的角度还是从产业的角度来发展继续教育,都是贯彻先进文化的要求,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和经济、政治的改革相吻合的教育文化来发展继续教 育,构建起符合时展的教育文化战略。

继续教育的发展不但要有超前的理念形成战略,还要有国家对继续教育的不断投入。而时代的发展赋予了继续教育的特征。过去计划经济沿袭下来的规则,在今天已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取向,它阻滞着教育的改革、懈怠着受教育者的意志、错导着教育发展的方向。一切唯分数为评价人才的标准,教育所体现的不是爱的文化传递,而是中考、高考带来的痛苦和高分低能对社会的不适应。这种从文化取向上形成的落差,正是教育是事业还是产业争论的焦点。其实,继续教育事业的伟大性是显而易见的,而教育在新时期里时代所赋予的产业特征,也正是继续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事业属性兼具了产业特征的表现,这种事业属性下的产业特征,正是今天的继续教育文化战略指向所要致力追求的。

当前的事业发展观认为:市场经济下繁荣社会意识形态与教育文化取向不相干,教育的发展不需社会检验,不需在市场经济中丰富和发展自己;认为坚持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导向与满足国家对教育的人才培养没有内在关系。这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的传统观念,不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不适应市场经济下全面发展的教育状况,其结果必然对教育体制改革和现实变革采取消极的态度,阻碍继续教育文化建设和继续教育战略的构建。

由此可见,继续教育文化战略导向不仅涉及到全面理解和体现教育文化构建的科学性和先进性问题,更涉及到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总体方向和总原则。

著名教育家张伯芩说:“办教育就是要为未来培养人,使我的祖国强大”。这种明确的育人理念的指出,实际是把握了一种人才成长的规律,而这种规律的把握。正是对一种发展的事物在战略文化上的构建。目前,教育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的文化不和谐想象就是教育观念的缺失,评价标准偏离,机制的僵硬和体制的滞后,以及和教育在自身发展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的滑坡和存在的价值危机。教育发展的滞后,教育体制的僵硬不只是教育行业的事,作为“科教兴国”国策的教育担负着行业领先的重任,责无旁贷。因此,教育创新的关键又在体制创新,只有体制创新才能不断地提供富有生命力、凝聚力和适应多元化竞争的人才培养机制,从规则和体制上保障教育的发展,供其人才的培养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使新世纪教育从势能上体现出综合国力强大。因此说:继续教育文化和教育战略的构建是教育生产力发展刻不容缓的问题。

上一篇:论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先锋戏剧的思想主题 下一篇:浅谈平面设计中的“黑”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