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LAN,WALKING AND TALKING行思米兰

时间:2022-06-24 06:25:20

6月11日,缤纷SPACE杂志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北京九朝会联合举办了“行思米兰,从米兰国际家具展到中国设计思考”的分享会。来自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对米兰设计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和研究,并在这个背景之下探讨中国设计的发展之路。

每年四月的米兰设计周大致分三个层面。首先是米兰新国际展览中心的国际家具展览。它是一个标准的商业展览,主要是以意大利品牌家具为主的商业展。其次是散布在米兰城各个家具品牌店里面的展览,以及临时租用的商业空间展。这些展览主要以生活方式的形式展出,同时也兼顾着商业性和一些设计概念。第三个层面的是以米兰三年展中心和design village为主的一些倾向于设计观念的展览。这三个层面共同构成了规模庞大的米兰设计周。

苏丹(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环艺系主任)从设计教育的角度提出了反思。我们到米兰后如果只看到形式,看到商业,那我们的设计仍无法进步。我们应从形式与趋势中看到意大利设计的内在驱动力。好的设计,好的造型的基础是结构,结构推动了形式;而材料的发展与突破又推动了结构。人类的想象力推动了材料的进步与发展,想象则必须在伦理的控制下才能走向正确的方向。

易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则是以研究者的角度来审视米兰设计周。他的观点是当中国的家具制造业强大到足以让意大利企业放弃制造的骄傲,转而和中国企业合作,会发生什么情况?我们中国人不能适应米兰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现在要做出一些真正让中国人使用的东西,不是因为民族自信心也不是因为民族自觉。这是最大的生意。

蔡明(科宝博洛尼家居装饰集团创始人及CEO)对米兰国际家具展保持了长达10年的关注,他从商业角度梳理了米兰展的发展以及中国家具设计的应走之路。

童岚(朗道文化发展机构CEO)为大家介绍了参观米兰展的一些技巧。她建议以国际著名设计师和最具设计感的品牌为线索安排观展路线,这样基本可以保证重要的展览和作品都能看到

邓晓江(联合空间技术合伙人)则以设计师的身份,从微观的角度看米兰展。他认为设计师在心态上应该是比较自由的,同时不能只关注设计层面,应该对不同地方的文化、饮食都要有非常细致深入的了解。

姬赞(闳约设计)是第一次参观米兰展,带来更多的是个人对米兰展的感性认识和对自己设计的的反思。他认为,作为一名设计师一定要关注业内的重要展览,有助于和国际趋势保持同步。

卜天(Kartell中国,空享生活商贸有限责任公司CEO)在米兰展期间见到了为Kartell做设计的国际知名设计师Patricia Urquiola和Bouroullec兄弟,在与他们的交谈中,重点讨论了设计师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做设计,以及设计为民众的话题。对于这些国际知名的设计师来说,设计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为民众做设计,才是由明星设计师走向伟大设计师的必由之路。

上一篇:半设计,未来设计师的米兰秀 下一篇:冰鉴、冰槛与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