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彩在此绽放

时间:2022-06-24 12:07:06

[摘要]美术作业,是学生进行美术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也是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结合教学实例,从分步式作业、活动式作业、选择性作业、开放性作业四方面阐述小学美术创意作业的实践策略,以期能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实现美术课堂作业的个性化、创意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作业;个性化;创意化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2-0039-02[ZW(N]

[作者简介]姚蓓娜(1978―),女,江苏张家港人,本科,江苏省张家港市云盘小学教师,一级教师。

学生的美术作业如同其他的艺术作品一样,包含着学生的情感、价值判断方式,以及他们的审美取向和个性倾向特征。因此,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作业流程,追求美术课堂作业的个性化、创意化,真正落实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面向全体,能在学生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分步式作业,化解学习难度

所谓分步式作业,就是将完整的作业分解成几个简单的步骤逐渐完成。将学习中的困难进行分解,化解成一滴滴“水”,慢慢让学生吸收,方便其理解、接受、掌握。这种作业一般适合低年级学生或难度较大的课型。

如第六册《中国龙》,龙是中国神话中的神异动物,是古人将鱼、鳄、蛇、猪、马、牛、鹿等动物和云雾、雷电、龙卷风等自然天象模糊集合而产生的一种神物,造型相对复杂。在技能教学中笔者先解决相对复杂的龙头画法(骆驼头、鹿角、虎眼、马齿、牛耳、胡须),接着单线画龙身动态,再双线画出体积感,并添画龙爪、龙发、龙鳞,而尾巴简单些,于是笔者鼓励学生在掌握基本形状后进行创新设计。通过分步解决难点,慢慢理清思路,这样看似复杂的龙,在他们笔下得到了简单生动的呈现(如下图)。

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学生的学习成果终将通过各种媒介客观呈现出来,但其中的技能技巧并不简单。那么,作为教师,应该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从而让学生学得轻松、自如、愉悦。

二、活动式作业,激发作业兴趣

针对学生消极应对美术作业的现状,笔者从作业设计上入手,打破传统的静态作业方式,通过动态作业――美术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想象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如教学第九册教材第6课《提线纸偶》时,笔者这样设计作业:与小组同学合作选一个或自创一个喜欢的故事,改编成有趣的纸偶戏,进行角色分工,尝试用各种材料制作纸偶,完成制作后小组一起上台表演纸偶戏,其他组成员作评委为表演组当场打分(从纸偶制作是否美观有创意、表演是否打动人、合作是否和谐有效三方面进行评价)。明确作业要求后, 学生一扫原先的沉闷,欲欲跃试,大有和其他组一决高低之势。第一节课就在这种状态下结束,到底选择怎样的故事?需要哪些材料、如何设计纸偶?详细的角色分工等一系列的问题留待他们课后讨论。第二节课时,笔者发现学生的材料准备很充分,有的甚至已经在课前制作部分,无需多讲,笔者知道只在学生制作中出现问题时适时地引导便可。

展评环节,各组有序上前表演,一件件纸偶作品在学生的手中焕发了新生命,学生的创意与激情也在表演中尽情展现,一张张笑脸无比动人。

三、选择性作业,尊重个性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他们有自己的兴趣爱

好、认知结构和情感体验,每个学生都是作为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参与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的学习原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因此,设计适合不同基础学生需要的多层次作业,更能体现学生的个性差异,让他们能够自由地表达思想。

如第八册《设计生活标志》一课,教学目标是识别生活中的标志,了解有关标志的文化后,初步学习标志的构思、设计要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及喜好,笔者将作业设计定为:为学校或自己喜欢的学科设计标志,作业表现可自选:1.用绘画的方式设计;2.用剪贴的方式进行;3.其他适合的方法表现。把控能力、表现能力强的学生喜欢第一种作业方式;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利用剪剪贴贴的方法也能轻松地完成;还有部分同学不满足于单纯的画或剪贴,则可以综合或探索其他更好的方法进行作业。

由于作业设计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的需要,更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

四、开放性作业,催生创作激情

小学美术应设计开放性作业,让学生离开课桌,走出校园。可以将学习和生活情境、自然环境等元素结合起来,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练一练,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笔描摹美好的生活。

如第九册第 3课《绘画中的透视》一课,在教室里理解基本透视现象后,笔者将学生带至室外,观察感受生活中的透视现象,走廊、楼梯、跑道、教室……透视无处不在。由学生选一处景,师生共观察:这处场景有哪些透视关系?先画哪些线来明确主要的透视关系?用设问引领学生观察分析,再辅以恰当示范点拨,让学生理解怎样运用透视原理将看到的透视现象变成绘画作品,然后就在校园里请学生自主选择位置角度,将透视现象运用画笔在纸上描绘出来。

整个过程,虽然身居室外,但完全没有纪律不好、扰乱别班上课之顾虑,学生都觉得惊喜:熟悉的校园居然还藏着秘密,用透视的眼光去观察,校园里的一切新鲜而神奇。作画时虽然没有桌椅,但学生欣然或蹲或坐,有的甚至趴在地上专心画着,成了校园里最迷人的风景。虽然这些作业透视不一定精准,线条还不够流畅,有些结构还不够合理,但是每一幅都融入了学生的真情实感,显得朴素而亲切。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对象的真实,也不仅是模仿的真实,真正的优秀的作品是“情感的真实”。

创意美术作业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适合学生的天性,新颖有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学生不再感到美术作业无趣无味,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创作热情高涨,作品鲜活灵动,精彩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常锐伦.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几个根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2010(2).

[2]赵跃庆.美术课程开发和建设中的问题[J].中国美术教育,2003(6).

上一篇:能动要动互动争动 下一篇:中职医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