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自己玩会儿好不好?

时间:2022-06-23 11:52:37

独自玩耍的乐趣往往属于成年人,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喜欢单独跟自己待一会儿。其实,你的宝宝也有这样的需要。鼓励孩子跟自己单独相处,并可以自己娱乐自己,能让妈妈们拥有更多一些自己的时间;但更重要的,让孩子懂得享受独处的乐趣,这会使孩子们多多获益。所以,这也是爸爸妈妈送给孩子可以受用一生的好礼物。

星期二的早晨,在上班前,我为自己挤出半个小时的喘息时间。早餐的饭碗已经洗过了,脏衣服在洗机桶里自动转着,我那1岁的儿子力力正高高兴兴地玩着他的积木,把一块块积木根据形状放进不同的容器里。我松了一口气,坐在钢琴边,开始练习我的那只新曲子。但是,我只弹了3个小节,儿子就爬到我的腿边,双手抱着我的腿,吭吭吱吱地要我注意到他。

没有办法,我只得叹口气,把这个橡皮糖一样粘在腿上的儿子“撕”开,陪他坐在地上一起玩搭积木的游戏。我最后渴望地留恋地看了一眼我的钢琴和我的曲子。

自从力力学会爬以来,我简直没有一会儿属于自己的时间。他好像一点也不知道如何自己玩乐,非得妈妈陪着他才行。而对此,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就是:我并不孤单,我知道的大多数父母都和我有一样处境。

有时候,妈妈们是不是会发现自己陷入了一种绝望的地步?我们小区里有个大家公认的好妈妈,有一次她也承认:她曾经任由自己的孩子把一本爷爷刚买来的新杂志一页一页地撕烂,只不过是为了能有5分钟属于自己的时间。

如今,绝大多数孩子没有能力自己玩耍,而这部分要归咎于我们这些做父母的。育儿专家们认为:“在孩子们的婴幼儿时间,父母们非常主动地成为他们小小宇宙中最重要的娱乐因素。因此,孩子们没有机会去了解没有父母陪伴的生活也可以非常有趣,非常多姿多彩。”

事实上,当12个月大的时候,每个孩子都已经有能力取悦自己了。他们能移动自己,能够到玩具,能翻书页,能用蜡笔乱乱地画些线条――但这些需要练习,需要父母们轻轻地推动,他们才能开始自己玩。

育儿专家们的观点是:“自己玩能够帮助孩子发展自我信赖、依靠自己的意识,以及培养与父母分离的独立性。此外,还能通过鼓励孩子自己探索世界,激发孩子的创造性和自信。”另外,在自己玩的过程中,孩子们还能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举个例子,当一个15个月大的孩子自己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常常能听见他在一边玩儿一边嘴里不停地叨唠着什么。”专家说,

“这就是语言发展的基础。”

那么,我们能期待孩子自己玩多长时间呢?

“大多数1岁大的孩子能在自己的婴儿床里,或者家中一个安全的地方忙碌上大约20分钟。”儿童行为学专家这样告诉我们。

孩子独立玩儿的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他当时的心情。如果他感到饿、不舒服,或者累了的时候,我们则不太可能要求他自己玩儿;同样,我们也不应该期望大一些的孩子会比小孩子单独玩更长的时间。的确,22个月大的孩子拥有了更多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能力,但与此同时,他们对母亲的信赖以及失去母亲的恐慌感也在增强,因此他们反而会要求更多的关注。

在培养孩子自己玩的时候,你可能会觉得在孩子周围堆满玩具,然后悄悄踮着脚尖溜开可能会比较有效。但是你一定会发现:这种策略绝对事与愿违。

专家建议我们,从让孩子做他最喜欢的一项活动开始,循序渐进地训练孩子自己玩。

首先,和孩子一起玩几分钟;然后妈妈停止游戏,仅仅是坐在旁边与孩子说话。

这样练习几天后,妈妈再试着坐到离孩子稍微远一点的地方,渐渐越来越远;当有一天,你坐到离孩子有一臂之远的时候,就再坐回到孩子身边去呆一阵儿,然后再坐得更远一些――这样重复步骤,直到你可以在房间的任何一处呆着。但是,注意,不管坐在什么位置,都一定要保持与孩子的交谈。

这样,慢慢地增加离开的时间长度。当孩子第一次意识到你离开房间的时候,他可能会有一些惊慌,但是不要放弃努力而迅速冲回来。如果你能给孩子一点适应的时间,他们很可能会自己安定下来。你只要让孩子能听到你的声音就好,比如你可以大声说“妈妈在厨房,马上回来”之类的话。慢慢的,孩子就能有非常有信心的知道,当他们需要你的时候,你会马上出现,然后他们就可以独立地自己玩,并且维持越来越长的时间了。

当然,如果有一天,孩子显得特别的粘人,那也不要勉强他自己一个人呆着。这可能是因为这一天他受到了什么强烈的心理刺激,他非常地需要妈妈的安慰与陪伴。

另外,培养孩子自己玩的能力,很关键的基础是父母已经全情投入地与他们玩过一阵了。你可以利用每天晚上下班后的30~40分钟,与孩子一对一地玩耍。投入你全部的热情,和孩子玩任何他喜欢玩的游戏。“孩子更喜欢你全情投入30分钟,而不是有一搭没一搭的1个小时”,专家解释,“父母们会发现,当你们一心一意玩了30分钟后,孩子就会更愿意自己玩一会儿了。”

几天前,我试着用专家教的这个方法训练力力。我给他讲了几分钟的故事,然后让他在地上玩积木,与此同时我坐在钢琴边上。很自然,当我开始弹钢琴的时候,力力就已经爬到了钢琴凳子旁边,开始做“引体向上”运动;于是,我就再把他拉回积木旁边,然后再回到钢琴边上――这样重复了三四次后,当力力再一次企图爬过来的时候,我一边弹琴,一边摇着头对他说:“力力自己玩啊,妈妈要练习,否则老师要批评妈妈的。”

也许对于1岁大的小男孩来说,这样的话实在没有什么意义,但是这一次,力力停止向我爬过来的动作了,而是返身回去专注于他的积木盒子。

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我弹奏了一支曲子,力力在玩他的积木,我想我们母子俩都非常享受这一平行世界的时光。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5个要注意

1三个关键词

为了增强孩子们自己玩的能力。记住3个关键词:有趣,有规律.有指导。从孩子最喜欢的游戏或者玩具开始;每天都进行“独立玩”的练习;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小小的推动和指示。

2一次一个玩具

不要一次给孩子很多玩具。最好的办法是按着某种顺序一次给孩子一个玩具。比如。你可以先把玩具放进壁柜里,别让孩子看见;然后当你开始做自己的事时。每隔一阵就从壁柜里拿出个新玩具:第一次是只泰迪小熊,第二次是本有趣的书。第三次是塑料锤子等。孩子会非常喜欢这种充满悬念的方式。

3适合的鼓励

1岁大的孩子需要很多鼓励。所以当孩子开始对玩具失去兴趣的时候,用问题提升他的士气。比如当他玩积木的时候,你可以说:“呦。你都搭起三块积木了,能不能再加一块上去啊之类的话。但是不要直接参与进去。

4恰当的时间

孩子洗完澡后,或者吃完午饭后的时间,都非常适合培养孩子“独立玩”的能力。因为通常这些时候,是他们最心满意足的时候。此外,也要避免你自己很累的时候,因为父母的紧张疲惫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心情。

母子健康爱心提示5个要注意一个孩子可能今天自己独立玩得非常好,但到了第二天就非常强烈地拒绝自己玩儿了。不要灰心,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继续下去。可能就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能拥有15分钟不被哭声或拍手砸东西声打扰的自由时间了。

上一篇:牙齿小白的成长故事 下一篇:“花样”宝宝烦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