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简约中创出和谐的精彩

时间:2022-06-23 10:40:25

【教材分析】《梅兰芳学艺》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这篇课文讲的是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经过勤学苦练,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同时采用对比的手法,生动地说明了勤学苦练的结果。

【设计理念】语文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务儿童之本真,求课程之本色”。本课教学设计正是在“聚焦重点,突破难点”为主题的有效教学理念下的大胆尝试。我们力求还语文课堂以简约和谐,真正贴近学生实际,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设计特色】抓住“常常”——“日子一长”——“终于”这一条时间主线,从重点句(第二句)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及前后对比来感受体会“勤学苦练”的“不容易”与“了不起”。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展开想象、图片感受、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紧盯”、“注视”、“常常”、“决心”、“眼睛会说话”、“勤学苦练”、“终于”。

2.抓住“常常”——“日子一长”——“终于”这一条时间主线,从重点句(第二句)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及前后对比,感受梅兰芳的“勤学苦练”,体会梅兰芳成才的“了不起”与成长的“不容易”。

3.在充分理解、深入体会的基础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第三自然段。

【教学过程设计】课前播放:播放梅兰芳京剧片段,再次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课前,通过欣赏梅兰芳京剧片段,让学生对梅兰芳及其京剧表演艺术有了更进一步地感受与了解。】

一、复习,扣题导入

1.这节课,老师将和小朋友一起再次走进梅兰芳,继续学习——(齐读课题:梅兰芳学艺)

2.回顾交流:(1)“梅兰芳学艺”学的是?

(2)在当时,他还遇到了一个很大的困难? (随即板书:没有神儿)

二、精读,时间贯穿

(一)整体感知,对比眼神:

1.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共有几句话?

2.理层次:指名分句朗读。

3.思考交流:梅兰芳的眼睛有什么变化?(随即板书:会说话了 渐渐灵活)

(二)自主质疑,寻找答案:

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是怎样练眼神的?(找出重点句——第二句)

【第二自然段从整体入手,梅兰芳从“眼睛没神”到“会说话了”,强烈的对比,易于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与兴趣。于是,话题在质疑中产生:梅兰芳的眼睛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他是如何练眼神的?疑问的揭示摒弃了繁琐的“讲问”,“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这是我们孜孜追求的最真实、最有效的课堂!】

(三)精读文本,感悟内涵:

1.动词切入,引导体验

(1)找出哪两个词具体写了他练眼神的动作?(紧盯、注视)(2)根据已有生活常识,自主理解词语。(3)创设情境,引导体验:红外线代替鸽子,感受“紧盯”,相机读好。(4)找近义词,借鉴读好“注视”。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语言文字中所描绘的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不能充分理解、感受。为此,我依据教材和学生需要,创设了以形象为主体、富有感彩的具体场景——红外线代替鸽子,感受“紧盯”。引导学生主动与文本对话,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情境之中,成为“画中人”,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了他们最真实的情感体验,达到了最佳的教学效果。】

2.探究“常常”,丰富内涵

(1)引出“常常”:同学们,刚才我们紧盯、注视这么一会儿就感觉累了、酸了。那梅兰芳是就练这么一会儿吗? (2)引读:梅兰芳除了常常——,他还常常——。(用“常常”勾连前后,帮助理解“或者”)(3)补充介绍:知道吗?为了练眼神,梅兰芳还特意在家里养了鸽子和鱼儿呢!这样,他就能常常紧盯——,常常注视——。(4)展开想象,丰富“常常”:梅兰芳会在哪些时候来练眼神呢?(5)小结:是啊,从早到晚,从春到冬,每天只要一有空就坚持练习,这就是常常(读好“常常”)(6)读好第二句。

【一个看似简单的“常常”,却是文章的“主脉”。它蕴藏着梅兰芳最终成功的根本原因。我抓住这一关键点,适时拓展、补充介绍,让学生对梅兰芳的“常常”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紧接着引导想象,学生发表着自己独到的猜测,把“常常”这一原本概括的语言变得更丰富、更饱满,真正发挥了文本的凭借作用。在层层推进地启发、感悟中,学生深入探究着“常常”,使这个词的内涵更加深远。】

3.了解决心,读出坚定

(1)引导交流:梅兰芳想尽了各种办法,因为心中只有一个想法。理解“决心”。(随即板书:决心)(2)感情读好第一句。

4.“日子一长”,补充感悟

(1)“日子一长”,学生猜测“有多长”?(2)补充资料:感悟“日子一长”,相机读好。(3)前后联系:整整10年,梅兰芳总是这样“常常”紧盯,“常常”注视,所以(引读:日子一长——)

【“日子一长”,用具体的数字(10年,3650多天)来补充介绍,使学生对“长”的概念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再与“常常”前后勾连,让学生对其中的因果关系更加了然。】

5.看图解疑,激感

(1)出示“喜、怒、哀”三张图片,想象感受“会说话的眼睛”。(2)激感:从没有神到会说话,多么大的进步!你为梅兰芳感到?(3)齐读第4句。(4)关注标点,尝试改换:在这儿,书上用了一个句号,看看能不能改成其它标点,更能表现人们此时的心情?(。——!)(5)指名朗读,读出赞美、惊叹。

6.回归整体,感情朗读(第二自然段)

7.紧扣“终于”,读中感悟

(1)引读:是啊,就这样,经过——,梅兰芳——。(板书:京剧大师)(2)朗读感悟:从“终于”中,你读懂了什么?(板书:终于)

【本环节,我一步一步地引领着学生在有层次的品读中逐渐深入。我抓住二、四两处难句引导学生得意、得言、得法——抓“紧盯”、“注视”进行体验感悟读,体验梅兰芳练眼神之苦;抓“常常”、“日子一长”拓展想象,丰富其内涵,感悟梅兰芳练眼神之勤;抓“决心”、“没有动摇”,探究读出梅兰芳勤奋刻苦的根本原因;抓“会说话了”,看图猜,改标点,读出对梅兰芳高超技艺的赞美。总之,我力求在朗读中展开生与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情与情的融合。在揣摩文字、扮演角色、引导猜想中鼓励、渲染着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同时也培养着学生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升华,情感激发

1.板书回顾成长历程:层层推进,相机读好“勤学苦练”。板书:勤学苦练(点着板书,层层推进引读)

2.交流:梅兰芳一步一步地走到今天,容易吗?(简笔画画“楼梯”,形象展示)

3.补充介绍,强化“不容易”与“了不起”:成为一名京剧演员,光靠练眼神是远远不够的。他还要练唱功、念功、做功、打功等等。而这些也都是要经过“勤学苦练”的。(点着板书)

4.读好第三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5.小结赞大师:同学们,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让我们每一位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都永远永远地记住这位了不起的京剧大师——(点课题:梅兰芳)先生吧!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充分地去读;要善于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使他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所以最后一个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自己去悟。因为教育不是告诉,也不是外塑,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是自我建构和生成的。学生们水到渠成地抓住“勤学苦练”、“终于”,领悟了本文主旨。并且,通过板书(“层层阶梯”)形象展示了梅兰芳一步步成长、成才离不开他的“勤学苦练”。通过老师进一步的适时拓展,孩子们再次深深地感受到了梅兰芳的“了不起”与“不容易”,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自然地升华了情感。】

四、作业,扎实习练。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钱桥中心小学)

上一篇:更新教学观念 提倡自主阅读 下一篇:如何学好高中物理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