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对称中 确定买入时机

时间:2022-06-23 07:53:18

在市场对称中 确定买入时机

如何确定一个最佳的买入时机?不妨通过市场的对称特性,锁定市场趋势,判断出这个最佳买入时机。

股市中的一大难题就是很难确定买入时机。在这方面本期采访的操盘手冷风述提出了一个“市场对称理论”,通过对称特性,可以大致锁定行情将有可能在那些区域遇到阻力或见底回升,并以此来判断进场时间。

冷风述是于1999年进入的股市,却很快遭遇了2001年的大熊市,导致出现了严重的亏损。在信心受挫后,他开始尝试涉入期货市场,寻找股市中没有的机会。这十余年来,他在股市和期市中倒也做得风生水起,根据自身的投资经历,他总结了不少的经验教训。近期,他出了一本《金牌交易员多空法则》的新书,书中写的刚性法则和常用技巧就是通过他的实践和认识,将市场中的许多不成文的法则有机的整合而成,系统性非常强,能使读者迅速掌握相对全面的操盘技能。

不过在回顾自己的投资生涯时,他最深的一句感慨就是:“在投机市场中,不能做钱所不及的事情。我不想再一次一文不名。”

《卓越理财》:您一直在股市和期市中做投资,那您的生存之道分别是什么?

冷风述:股市和期市中的生存之道的确不同,并且可以说是完全不同。在股票市场因为有公司的资产价值做基础,所以它的生存之道就是价值、安全边际以及经济运行的规律。更完整一点说,在股票市场中生存,投机者要研究两个问题,那就是价值和周期。研究公司的价值,可以帮助你找到被市场低估的具有安全边际的绩优股。好股票也有落魄之时,差股票也有得意之时,但最终获利匪浅的股票,还是质地优良的低价绩优股。

而期货市场则不同,在期货市场生存依赖的是顺应趋势和风险管理、资金管理这三点。在股票市场中,你可以在价值低估区逆势买入无限持有,直到它上涨或退市。但在期市可不行。在期市里,如果你逆势做空一个商品,但这个商品上涨了1倍,即使不使用资金杠杆,你也会爆仓。所以,在期货市场中,及时控制风险的蔓延至关重要,这也是最基本的。

所以,在期货市场中,在一笔交易之前,必须要先确定好趋势的走向和交易失败时的停损标准,据此计算出一笔交易最安全的资金使用比例,定好应对不测的操作预案。一旦市场走势不合预期,就必须及时停损出局。当然,如果你有着非常丰富的投机经验,在获利之后,也可以采用逆势对冲的方法来防范风险和锁定利润以及迎接下一个新机会的到来。

《卓越理财》:您曾提出了一个“市场对称理论”,能否介绍一下?

冷风述:对称理论其实是一种周期理论,也是一种技术分析方法,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当行情进入上涨趋势和下跌趋势时,通过其对称特性,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行情有可能在哪些区域遇到阻力或见底回升。

对称理论在我的交易中有很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买入时机的选择。虽然它不是全部。

大多数情况下,我都是按照对称理论中的周期性和技术性确定、选择买入时机。比如,当我发现一个股票的市净率处于2倍以下,或者是市销率达到1倍的时候,如果股价的走势正处于对称理论的长期底部阻力区域,并且其走势也开始突破其原先的趋势,此时我就会尝试性的买入。

《卓越理财》:假如买入后,股价下跌了怎么办?

冷风述:买入后可能股票的价格还会下跌,但因为其优良的质地和价值做支撑,即使价格持续下跌也不可怕,甚至我还会越跌越买,到了这个时期顺势买入还是逆势买入已经不重要了,最好的方法是周期性的买入,比如你可以一个周或一个月买入一次。可能你会承受很大幅度的浮亏,但这有什么关系呢?如果你认为它在未来3―5年的时间里有可能给你带来3―10倍的收益,那么短时间的浮亏又有什么可担心的?任何一家公司在经济危机出现时都会遇到经营困境,甚至出现亏损,但如果市场前景依然远大,困境过去必然“鸟语花香”。

换句话说,长线投机者随时都有可能出现较大浮亏,这很正常。期盼自己一点亏损都没有,就像你和朋友合伙做生意什么都不想付出一样。所以,投机者应正确面对这一现实问题,保留足够的后备资金,切不可一次性的满仓买入。

然而,如果投机者不能够确定一个最佳的、最合理的买入时机,你就会面临风险,会因为不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而在一个很高的价位买入一个质地很好的股票。要知道这是很危险的,而那些否定价值投资的投机者,主要是因为他们买入的时机不合理,他们误认为价值投资就是不顾时机的买入,然后就是长期持有。这样的思路是错误的。

当然,有些价值投资者也不断的否定选择交易时机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寻找最佳的交易时机多此一举,也是不可能的。但实际上价值与时机之间并不矛盾,价值投资者所遵循的是价值标准时机,即当股价处于某一个价值低估区域时开始买入;而选时投机者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股价的技术标准作为买入的理由,比如,当某一个股票处于价值低估区域时,如果其价格走势出现一些具有明显的上涨迹象时,就是逐步买入股票的最佳时机。

当然,最好的方法是两者兼顾。采用两条腿走路毕竟要比一条腿更稳妥些。价值投资者不应否定技术分析者,而技术分析者也不应否定价值投资者,因为这两者是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我更倾向于两者兼顾――通过价值寻找具有安全边际的低价绩优股,然后结合市场的周期性来确定最佳的买入时机。

但我觉得说最佳时机有些太绝对,说“确定最佳的买入范围”或“买入区域”以及“最佳买入时期”就会更贴切一些,似乎也不会有那么大的争议。

《卓越理财》:您擅长中长线操作,是否也跟这个理论有关?在规避风险方面您是怎么做的?

冷风述: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对称理论对大周期的确定胜算更高一些。

在股票市场中规避风险的最佳方法就是:避免价值高估的股票,然后进行指数化避险。这分两方面:第一,避免高价风险,因为一支50元钱的股票其价值可能也会被市场低估,但是即使上涨,其上涨的空间也是有限的,然而,一旦下跌,其下跌的空间就会很大,从50元钱跌到5元钱的股票市场中比比皆是;第二,避免单股下注。不要将所有的钱全都压在一个股票上,你应该至少买入3―5支股票,这样,即使这其中有一个股票在你持有的时期内出现了问题,比如业绩变差被*ST或退市了,你也不至于遭受过度的打击,毕竟这样的事实还是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单一下注,一旦遇到大周期的股市盘整,你就会备受煎熬。这对投机者的持有信心是个严峻的考验。

上一篇:中国概念以利再战 下一篇:房方:艺术家的“星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