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效果

时间:2022-06-23 06:08:43

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效果

摘 要:要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讲究科学方法,建立确实可行的评价机制。我们的课堂教才会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

关键词:气氛;情境;兴趣;意识;习惯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1-0174-01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一个根本措施。目前,在一些中小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苦干有余、巧干不足、效率不高的现象,这已经制约和影响了中小学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深入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有必要。那么,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笔者觉得做好了以下三个方面,必能事半功倍。

一、营造民主氛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学校环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师生关系包括师生伦理关系和师生情感关系。当前,在学校教学活动中存在的师生伦理关系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师生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比较混乱,学生权利经常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许多教师没有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独立个人权利的社会人来对待,经常有意无意地侵犯学生的个人权利,特别是侵犯学生人身方面的权利和自由以及学生文化教育方面的权利。忽视侵犯学生的权利,必然会导致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师生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紊乱,表现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为学生筹划一切,包办代替。这从表面上看是教师事事关心,实质上是忽视学生的独立性,不让学生履行自己的义务。这些都不利于课堂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它严重扭曲了人格的独立性,不利于创造生动、活泼“百家争鸣”的课堂氛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创新精神、实战技能和创新能力。如果在学校里创造了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间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亲切、和谐的关系,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

创新学习,来源于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善“问”,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指导学生解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基础。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这样的课堂,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接收讯号的收音机,学生的听课效率将大打折扣。实践证明,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产生认识的冲动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可以想像,没有了问题意识,课堂将会是一潭死水,永远激不起美丽的涟漪。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根本目的是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面对适当的难度,经受锻炼,尝试成功。借此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之中,提高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卷入度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有很多章节都提到让孩子们多读书的问题。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教导我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单凭语文教材那仅有的几篇课文,是不足以使学生的阅读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进行课堂改革中,我们组全体老师都吧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作为主要任务。我们可以借助教材中的课文,给学生架起一个阅读的平台,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在阅读教学中,我没有一味地挖掘、分析每一个词语,在解决生字词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课后,精选几本补充读物,让学生独立阅读。。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因此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只要有相关的资料,教师都应向学生介绍与这篇课文有相关内容的课外书,让学生去阅读,并指导学生怎样读。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六册第9课《寓言两则》时,因为学生以前接触过寓言故事,所以,在上课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读寓言故事有哪些好处吗?同学们说:“每一个寓言故事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我说:“对,寓言故事虽然简短,但它所蕴涵的道理是深刻的,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本课两篇寓言,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令我惊喜的是同学们对这些小故事读得特别投入,道理说得也很深刻。于是,我赶紧趁热打铁,说道:“同学们,你们想了解更多的寓言故事吗,本周的阅读课上,你可以把自己搜集的寓言故事说给大家听,看谁说得最多”。于是,课后同学们搜集了很多《寓言故事》,阅读课上,同学们津津有味地读着自己喜欢的寓言,他们争先恐后地想要说给大家听。随后,我又让他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寓言故事记在《日记本》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会大大提高,读书的热情也会随之提高。

总之,要提高课堂效率,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讲究科学方法,建立确实可行的评价机制。我们的课堂才会学越来越有效、越来越精彩。

上一篇:初中物理优化课堂教学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课之任务驱动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