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教学模式的探索

时间:2022-06-23 03:29:56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教学模式的探索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教学模式的探索

郑健江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中国 重庆 409000)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传统的课堂填鸭式教学已经不适应现代高等教育,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给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将MOOC理念嵌入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形成翻转课堂,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计算机基础

1 MOOC背景分析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4G移动技术的普及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时代正席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高等教育成为国家文化和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停留在单向嵌入高校学生群体,急需主动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与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有机融合。

2012年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很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MOOC)作为一种新型在线教育模式闯入人们的视野,给互联网产业及在线学习、高等教育带来巨大影响。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陈旧

目前高校的教育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在学习方式上表现为“接受式学习”,就是教师将学习材料作为现成的结论性知识加以传授,而不重复人类发现、形成有关知识的过程。

1.2 学生学习模式单一

高校现在的教学只是简单的课堂上进行传授,学生学习只能通过被动的计算机知识,大学生如何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4G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等应用也在改变着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模式。

1.3 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目前大多数学生主要通过课堂上学习知识,离开教师就不能自主学习,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独立学习能力及计划能力。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对于学生分析思维能力、演绎推断能力、系统思考能力以及受纳知识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有着很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它的缺点是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创新素质。

2 MOOC研究现状

目前MOOC只是从大环境中有宏观认识,但具体细节还没有,特别是针对某一门课程的MOOC目前在国内还比较少,如表1是在中国知网中搜索相关信息的统计表:

表1 CNKI网数据库统计数据

因此,目前国内高校尚欠缺基于MOOC模式的课程,精品课程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精品课程只是简单的将课程资料整合在一起,是静态的,对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多大用处。希望通过对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应用,建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MOOC在线课堂,一方面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处理信息、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对教学进行分析,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3 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教学模式的探索

3.1 构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MOOC学习模式

以《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制作MOOC在线课堂,以大规模互动参与、借助互联网开放获取资源目标的在线课程,提供视频、教材、习题集等传统课程材料,同时也提供交互性论坛,并为学习者、教师建立学习社区,让大规模的学生,在共同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和先备知识的驱使下组织起来。

建设计算机基础课程MOOC在线课堂,可以克服以往教学模式单一、提高其实用性,满足现代学习者个性化、自主性和实践性的要求,为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促进MOOC在线课堂与传统教学的融合。

3.2 将MOOC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相融合

将MOOC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相融合,能够为每一个渴望学习的学生提供无时间和地域要求、无费用的学习环境。

(1)学生利用MOOC课堂可进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多元的学习支持,可有更多学习内容的选择,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

(2)教师将MOOC作为课程内容的主要传授方式,形成翻转课堂。

(3)将MOOC作为课程的强化与补充,形成混合式课程。

MOOC教学重复体现了教学对象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实现课程教学中的师生互动。MOOC在线课堂在教师、学生之间建立起一个以课堂和互联网为纽带,以数据库为基础、以网站为门户的MOOC在线课堂建设,用快捷的信息反馈机制和优质的教学服务、学生在线互动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处理信息、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教学研究,2013(2):53-57.

[2]胡洁婷.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以“计算思维”微课程为例[D].上海师范大学,2013,4.

[3]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1):85-93.

上一篇:浅谈服装设计实践教学中的情感体现 下一篇:新疆哈族食管癌血清MicroRNA初步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