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问题探究

时间:2022-06-23 03:12:03

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问题探究

【摘 要】商业标识的种类很多,获取权力的途径也不同。如果相同或者近似的商业标识分别获取不同类型的知识产权,那么就有可能因相互混淆而产生矛盾,这就是商业标识的权利冲突,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商号和商标的冲突问题。文章从商标和商号的权利冲突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出发,深入分析了两权冲突的原因,并试图探究解决两权冲突的基本原则和途径。

【关键词】商标;商号;权利冲突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7-155-01

一、商标与商号

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记,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具有便于识别商品或服务来源的显著特征。商号是被商事主体用来在营业活动中彰显自己,以区分不同的市场交易主体的具有显著特征的字号。商标和商号都是标识,起基本功能都在于为客户提供识别标记,引导消费者选择,扩大自己的市场优势,为企业管理和经营服务。但商号与商标的区别也很明显:首先,两者的主要职能有区别。商标的职能是识别和区分不同的商品和服务项目,它必须与特定的商品和服务相互联系,不脱离后者而存在。而商号最重要的职能是在商事交易中明确表现它的主体——商人,所以商号是识别不同商主体的,它与商主体的营业不能分离。其次,两者在构成形式上不同。商号必须由文字组成,而商标由文字、图形或者其组合构成,商标的构成比商号的构成要复杂、丰富得多。另外,两者适用的法律不同。商标主耍依照商标法来调整,而商号则使用关于商品的法律规定,这就使得两者在许多具体事项上存在区别。

二、商标与商号的冲突

商标与商号的冲突,是指讲他人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名称中的商号登记使用,或是把与他人企业名称中的商号相同或相近文字作为商标注册,从而使两种权利之间产生冲突的情形,又称商标权与商号权的重叠①。对于企业来说,商标权与商号权都是十分重要的权利,很多企业都将企业字号同时作为商标注册保护,例如,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公司的“同仁堂”既是字号,同时也是企业的注册商标。尽管商标是商品和服务的标记,而商号是企业特定化的标志,但在实践中这两种权利既相互交叉又彼此包容,在我国的法律制度下对两者的保护却是相互分离的。由于没有交互检索的系统,在商标领域对商号不予保护,在商号领域则只对驰名商标予以保护,使得商标权和商号权的冲突成为必然。

(一)商标与商号的冲突的原因

1.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根源于我国企业名称登记于商标注册的保护方式。

在我国,商号保护欲商标保护没有统一于知识产权法体系下,商号与商标登记按级别区域进行,其相关日常管理和保护由不同的部门管辖。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商标注册由国家商标局统一管辖;商号归入企业名称的登记管理范围,而企业名称登记分别由国家与地方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局分别登记。因此,商标权效力范围是全国的,商号权效力范围则有全国范围和地方范围之分。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性企业与地方性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并没有地域范围的界限。于是,一些企业抓住这种保护范围分割的缺陷,恶意利用知名企业的商标或字号,从而引发了商标权与商号权之间的冲突。

(二)现有的相关法律规定不完善

目前对于如何解决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主要适用于《反不正当竞争法》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解决商标与企业名称中若干问题的意见》两份法律文件。该意见虽对解决商标与商号法律冲突提供了依据,但其规定较为概括、原则,缺少具体操作的可行性。并且,该意见立法层次明显偏低,在司法实践中,尤其是进入到审判过程中,不能被直接予以适用。

(二)商标与商号的冲突的构成要件

权利冲突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第一,商标与商号在具体构成文字等元素上的相同或相似;第二,由同一客体衍的多项权利应归属于不同的主体;第三,由同一客体衍生的归属于不同主体的多项权利,须具有相应的合法依据,否则,权力之间就不是冲突关系,而是简单的侵权关系;第四,一方权利主体的权利的行使阻却了他放权利主体的权利的实现。

这种冲突的结果使企业面临这样的风险:一种风险是在申请商标时并不考虑已登记在先的商号,商号的一部分一旦被他人注册为商标,企业只能在商标公告发出后提出异议或是在商标核准注册后申请裁定撤销该商标,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种风险是根据《驰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规定》,只有当商标是驰名商标时,才能制止其他企业将其作为商号的一部分进行登记。这样就要首先证明其商标的知名程度并得到商标注册管理机关的认定,这又是一个负责而繁琐的过程②。

三、商标与商号冲突的解决

(一)遵循“保护在先原则”

目前我国在知识产权权利冲突解决原则中,确立“保护在先权利”成为立法和学界的共识。在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案件中,我国适用这一原则与其他解决权利冲突原则应即在充分考虑知识产权法理基础的前提下探讨“保护在先权利”的限制性及其与其他原则的协调问题。建立其商标商号权利冲突解决原则的利益协调机制。

(二)加强商号立法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商标的制度建设规范较为完备,而对于商号的法律保护只是在《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等法规中有几条原则性的规定,这些规定不止十分混乱,甚至在内容上也往往是相互脱节,甚至会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通过立法从法律只对上对商号、商标的许可使用和转让及侵犯商号权应当承当的责任等方面予以明确规范

(三)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商事主体可以采取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

商标与商号都属于商业标记范畴,是工业产权保护的对象。二者相同之处甚多。如能将二者统一起来使用,经营者在商事活动中表彰商品的同时又能宣传企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注释:

①董炳和,谭筱清.商标法体系化判解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237.

②范健.商法教学案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31.

上一篇:论债权人撤销权 下一篇:浅谈民事诉讼第三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