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处罚孩子的高招:暂停

时间:2022-06-23 08:06:58

美国人处罚孩子的高招:暂停

美国人教育孩子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做法,叫做“time―out”。这词本用于体育比赛中,表示“暂停”,然而在美国家庭及幼儿园中,这是一个人人知晓的词,是父母及老师用于“惩罚”一时不守规矩孩子的方法。可译为“计时隔离”,有点像中国的关禁闭。

在一所学前幼儿园中,有个小约翰。他是一个很热心的孩子,曾主动给我和新到的孩子讲解示范各种玩具的玩法,而且有问必答。第二个星期的上午,我进门时发现他一人坐在门堂里,样子很孤独。其他孩子都在午休。我问他:“你怎么一个人呆在这儿”他怏怏地说:“我在计时隔离。”他受罚的原因是在午休时滔滔不绝,事后很久我还记得他那既伤心又严肃的样子。

据我所知,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家里,“计时隔离”对美国孩子都有效力和威慑力。这是为什么呢?

从我的观察和体验来看,这与社会文化环境等因素有很大关系。美国法律规定,小孩子必须随时有成人陪伴或看护,幼儿园还明文规定老师的职责,包括给予孩子充分的关注,不能凭老师的意愿随便遏制孩子的要求和想象。在那样的环境中,小孩很少感到被冷落或孤立无援。然而,一旦被隔离和“冷落”,就自然会对孩子产生一种强大的威慑力。

其次,隔离还使孩子感到自己与别的孩子被区分对待了。孩子对此其实是非常敏感的。一次,我与一位年轻的母亲及她的两个孩子驱车外出。一开始,母亲只忙着跟6岁的大儿子交谈,过了一会儿,3岁的小儿子就开始在座位上故意发出响声,甚至还用脚尖蹋前面的座位。母亲明白了,对我悄声笑着说:“他不高兴了。”然后,立刻向小儿子道歉,并且马上改换谈话题目,让两个孩子都感到妈妈很关注他们。看来,“计时隔离”之所以奏效,主要是因为这种做法与孩子们平时所受到的待遇反差极大,因而能在心理上给孩子很大的震动。

另外,让淘气的孩子与别的孩子分开,可以令他自己去反思自己的行为,而且又不会再去影响到别的孩子。这样,“计时隔离’也就成为美国父母的法宝。

童言稚语

女儿恬恬现已五岁,从牙牙学语开始,她就用她特有的思维和想象丰富着她的语言,让人惊讶,令人喷饭,而她无所顾忌的逻辑推断有时甚至从哭笑不得。

我去上班,恬恬挥手跟我说再见:“妈妈,走好――”我刚答应,她又追出来,喊道:“当心汽车、摩托车撞你啊!”

恬恬要拿“大宝”往脸上涂,我说:“‘大宝,是大人用的,你用‘小叮当’。”她说:“不嘛,我要用‘小宝’。”

恬恬洗澡时在水里不肯出来,说:“今天我不高兴洗‘一会儿’,我要洗‘两会儿’。”

看见电视里医生给病人接氧,恬恬“羡慕”地说:“我也想试试。”奶奶对她说:“小孩不要接氧的。”恬恬说:“那我来给你接氧吧!”

恬恬吃牛肉干撒了一地,还告诉我:“地板很饿,我想给它吃点儿。”

我去发廊染了黄头发,恬恬见了对我说:“哇噻,妈妈真是:超级变变变’。”

朋友来做客,吃菜时说:“这花生米可真大,我从来没见过。”恬恬说:“这有什么?人在长大,花生米它也要长大的啊!”

恬恬班上有两位老师都是我的同事。一次,我和同事合影时,恬恬班的邵老师正巧不在。陪恬见了照片,在找到了她的王老师之后,对我说:“我知道邵老师一定在帮你们拍照,我才没找到。”

恬恬的老师发动小朋友收集果冻壳,因为果冻壳可以当容器,放在自然角做“种子发芽”的实验,很漂亮的。恬恬回家兴奋地告诉我:“原来果冻真的可以种的!以后你别扔掉果冻壳,老师要帮我们种,以后可以生出好多好多果冻来呢!”

恬恬说:“乌龟小时侯是蜗牛,蚯蚓长大了就变成了蛇。”

上一篇:同孩子快乐起航 下一篇:让孩子走出忧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