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酒正在咕咕作响

时间:2022-06-23 07:52:21

糯米的甜香是一个信号,年节就要到了,福建省连城县芷溪村的村民开始为新的一年做准备。那一天通常是冬至,按照习俗,每家每户要在此时酿造过年期间的酒水。

杨天吉的奶奶通常负责家中米酒的酿造,先是糯米上锅蒸制,拌入酒曲,然后倒入缸中等待发酵,一杯米酒往往需要10道工序。如今,34岁的杨天吉对《人物》记者回忆起幼时年节的气氛仍然感到兴奋,蒸好的糯米团成团子,是孩子们最爱吃的小点心。等到腊月二十五左右,缸中慢慢渗出琥珀色的澄明酒水,就是回外婆家的时间了,父母会带着孩子,拎上一壶酒、一只公鸡,回母亲的娘家“送年”。 米酒正在发酵

芷溪距离厦门市区需要3个多小时的车程,这是一个万人建制的客家村落,康乾年间一度非常兴盛,村里至今依然保留不少古雅的老建筑和传统习俗。自打杨天吉离开家乡去泉州上大学后,他再也没有看过“像我们那么大的一个村落,又那么的安静、宁静,不被外界所打扰”。但传统的消逝往往是一个沉默的过程,如今一家几口拎着贴好红纸的年货走在乡间小路的景象,已经很少再能见到,杨天吉的小婶快言快语,现在回娘家都是“直接送钱”。

研究生毕业之后,杨天吉进入广告公司工作,他在厦门娶妻生子,与家乡愈加疏远。但他在家里常备着从老家捎回的米酒,困乏或者苦恼的时候,他都习惯喝一杯,“抒发一下那种情感”。

工作进入到第8个年头时,杨天吉越来越觉得现在的工作就是“帮别人做嫁衣”,恰好那个时候,老家余庆堂里一块几百年的牌匾被偷了,当时村民另盖新房,村里的古建筑开始倾圮倒塌。他小时候的住所、曾经气派的“三大门楼”,如今院内杂草丛生,早已被两只野狗占领。作为家中的长孙,杨天吉想为家乡做点贡献,同时也改变一下自己的生活,这时他想到了最熟悉的米酒,决定和同样在都市生活中感到迷茫的弟弟妹妹一起在淘宝上创办米酒店铺,他自己设计了一只贪酒喝的小狐狸形象,给店铺起名为“酒狐”,这个名字还有另外一层寓意,“酒狐”的谐音是“救护”―店铺开始盈利后,他立刻用赚来的钱为余庆堂重新制作了那块失窃的牌匾。

杨天吉的米酒团队全部由亲人组成,做广告出身的他自己负责品牌运营、文案策划,弟弟天鑫负责摄影和设计,妹妹晓慧负责在线客服,小叔小婶则负责接单发货。店铺上线之前,杨天吉也做过一些调查,当时淘宝上销售米酒的不少,但他对芷溪的米酒相当自信,因为它甜度适中,口感清爽,用纯粮酿造,加上老家的水质在整个福建都排得很前面,“一定会有市场”。他为米酒写的第一条文案是:“三个野孩子,家乡的只砖片瓦,青草晨露,才是梦的全部。”仅用7个月时间,这间网上酒铺就收获了第一枚“皇冠”。杨天吉拒绝了公司老板的挽留,辞去公司副总的职位,专心经营这家米酒店,他相信“当你善待家乡的时候,家乡会从某个方面给予你更多的帮助和力量”。 酿造米酒要经过浸米、蒸发、淋饭、拌曲等10道工序 黄保丰酿酒时炉灶里的火整天都不能熄灭

尽管采用的是现代社会的推广营销技术,但在酿酒的技法上,杨天吉坚持保持原汁原味。为此,他特地去拜访村里62岁的酿酒老师傅黄保丰。黄保丰清瘦、黝黑,从1980年就开始在村里酿酒,至今已有35年。酿了这么多年酒,他自己却滴酒不沾,“皇帝来,我都不会跟他、陪他喝一点酒”。他的双唇总是紧紧地闭着,不怎么主动说话,只是一杯又一杯地帮记者满上面前的茶。他的酿酒作坊位于村里一处破败的祠堂内,30多年来,他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早上6点多起来生火,把浸好的糯米上锅蒸制,此后一天,炉灶里的火都不能熄灭。

黄保丰在村里颇受信任。1977年从部队转业回来之后,一直做村里的出纳,现在还是,或许这是因为他不耍花样。面对《人物》记者,他也说不出自己的酒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村里酿酒的,祖祖辈辈都是这样酿,想来想去,大概是自己加水略少一点,其他人1斤糯米加一斤半多的水,他只放不到一斤半的水,尽管水加少了成本会高一点儿,但是酿出来的酒会更浓郁、更好喝。

酿酒的手艺是黄保丰从县城酒厂的一位老师傅那里学的,那时候县城酒厂出的米酒在整个龙岩地区都很有名。到了1990年代,啤酒开始盛行,县城酒厂就转作啤酒厂了,但一个县城酒厂的啤酒又哪里能和大品牌竞争,黄保丰听喝过的人说,“地瓜味很重”,没过几年,酒厂就倒闭了。

即使在芷溪村,米酒也开始衰落了。1990年代,黄保丰一年要用3万斤米,村里年节庆贺、喜事丧事,都要用米酒,那时候酒的销路大,生意也好。到了近些年,米酒的生意渐渐惨淡下来,过去的人们坐在一桌喝酒,心里想的是一定要喝醉才有意思,现在人们的生活不同了,“一抬起碗就说不敢喝醉”。即使摆酒,也不像过去只有米酒一样,白酒、红酒、啤酒、饮料都有,过去赶上一场喜事,黄保丰可以卖出三四百斤米酒,现在只有几十斤。

杨天吉重新回到芷溪村时,黄保丰的生意已经快做不下去了。2010年之后,几乎没有人来找他买酒了。他永远待在祠堂里,也不出去主动推销,“嘴巴太短,不会做生意”,他觉得自己“没有本事”。生意最差的时候,只有村里一个老屠夫会上门来买酒,他就专门做给老屠夫一个人喝,“一个人跟我喝酒,我都会再做”,该有的工序一道都不会少。

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放弃时,他感到有点奇怪,似乎这从来就不成为一个问题。那如果没有收入呢?他的回答是:“我们的消费是很低的,有钱的时候我们的消费也是不会很大,没有生意我照样可以生活下去……我们的生活很艰苦的。” 黄保丰已经在村里酿了35年的酒,他说只要还有一个人喝,就会继续酿下去

杨天吉请黄保丰酿造的第一款酒是山糯甜米酒,“要甜”,这是杨天吉提出的要求。芷溪人爱喝老辣的水酒,糯米出酒浆之后会接着加水发酵。但杨天吉感觉到,面对全国的消费者,而且大部分是女性消费者,必须酿造一种更甜的酒。

黄保丰觉得这个要求很简单,“不放水就甜”,也就是加水发酵之前的酒液,就是浓郁香甜的。这款米酒放在网上之后立刻大受欢迎。接着,杨天吉听说地瓜酒在日本很受欢迎,就请黄保丰开发紫薯米酒,黄保丰同样觉得很简单。接下来是老姜米酒,黄保丰试着把姜切片、捣碎、榨汁,来研究酿造的口感,尽管不善言辞,但老人对杨天吉的到来表示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开心,他很清楚,“做酒我是内行,卖酒他是内行。”

2013年,“小而美的电商品牌”开始形成一个潮流,南食召、把文翰的食材店等店铺出售乡土特产,逐渐被媒体关注,他们用足心思,营造一个美丽、有设计感、有主题的店铺,用图片、文案等营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你只有在生于这个地方,你才能够构建出你想要的这种东西。”杨天吉说。起初他对于怎么介绍自己的产品没有自信,制作流程是参照绍兴黄酒的制作流程写的,但是,现在自己的米酒受到欢迎之后,他越来越发现家乡的米酒是独一无二的。如今,“酒狐”已经是淘宝米酒销售类的第一名,每个月发货上千件,占当地快递90%以上的业务量。

得知淘宝将要举办年货节的消息之后,杨天吉立刻开始准备,他嘱咐黄保丰师傅多酿一些畅销的甜米酒,他希望纯手工的乡野米酒能让人们想起逝去的年代里,质朴但浓郁的年节气氛,“因为在我们看来,以前工业不发达,没有添加剂,没有香精,没有现在的浮躁。而是宁静、手工、朴素,这些是以前的美好。”

他非常高兴自己的行动成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以前的人觉得,一定要走出去,到大城市才有出息,生活才有出路,而现在不这么认为了。“酒狐”的成功,有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就是,坚持农法,坚持手工,做出来的农产品、土特产,可以通过淘宝等平台销售出去,也能实现发财致富。”现在村里有了十几家淘宝店,卖米酒、卖山货,一个小伙子申请开了农村淘宝服务站,为村民从网上买各地的货物回来,也替村民卖土货出去。有些种地瓜、挖笋、做花生酥的农人也会来和他接触,希望通过酒狐把这些原生态的食物贩售出去,人们开始再次相信农作的价值。

杨天吉的小婶过去是村里的小裁缝,后来成衣越来越多,很少有人再去买布裁衣,小婶失业了,家里盖房又欠了一屁股债,她经常在家里唉声叹气,念叨着要离开芷溪,去市里打工。就在那时,杨天吉回乡做米酒生意,他给小婶每月发工资,请她帮忙负责产品的把关、装瓶、发货。如今,小婶还针对女性消费者,研发出一款在淘宝店铺里特别热销的玫瑰米酒。

尽管米酒的售卖方式变了,但杨天吉要求黄保丰尽量使用古早的工序,不能使用塑料桶,全部要用酒缸,也不能使用过滤器,而是用最传统的方式,用一种名叫“降黄”的古老技艺,让酒液自然沉淀,然后倒掉底部的沉淀物,这种方法看似简单无奇,但酿出来的米酒才会有那种润的口感。“传统米酒呢,它是类似能够达到说像红酒一样,它可以有轻微的挂壁现象的……那过滤器的话,那它就过滤了杂质的同时,也把那种,也把那种润润的东西过滤掉了,我不知道那个是什么,所以口感就完全不一样了”。杨天吉说。

黄保丰正乐得如此,他抛弃了过去使用的塑料桶,购入146个酒缸。自从他酿的酒在网络上重新找到销路之后,他的生活再次变得充实起来,去年一年,他用掉26000斤糯米。这使得他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待在祠堂里,守着持续燃烧的灶火,祠堂里,一百多个盛满酒液的褐色酒缸陪着他。杨天吉请记者静下来听,米酒正在密闭的缸中发酵,发出轻微的咕咕声响。

上一篇:超高层钢结构施工技术探析 下一篇:浅谈室内结构与收纳空间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