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今城市居民的交往行为

时间:2022-06-23 06:27:23

试论当今城市居民的交往行为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城市居民的心理意识也起了一定的变化。由此而来,城市居民的交往作为其社会行为的一个重要形式,也具有了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征。本文将以城市居民交往的几个决定性因素为出发点,对城市居民交往的特征进行分析。随着时代的进步,城市居民对于交往的需要必将越来越高。发展潜力巨大。

关键词:城市环境;居住空间;居民交往

1 城市居民的交往

城市居民的交往从心理学意义来说,其实质就是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城市居民这一社会群体的社会心理的具体体现。因此,城市居民的交往具有社会性,它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形成并发展的,是社会的产物。同时,从人的需要层次来分析,交往又属于人的心理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城市居民交往的制约因素

我们知道,环境是产生心理的一个重要基础,人的心理和行为都是与其长期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结果。那么,人的交往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和社会心理的具体体现,其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制约,具体就城市居民而言,其决定性作用的则必然是城市环境。城市环境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并不是笼统的,而是具体体现在各种环境因素对居民交往的直接作用。下面,将这些环境因素综合为三个方面,即个人背景、文化背景和动态环境,分别加以论述。

2.1 个人背景

城市中的每一个居民从出生到成长,都有其特定的个体环境,包括遗传特征、出生环境、家庭状况、地域差异、民族差异,乃至父母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条件等。上述的这些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对城市居民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他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包括交往对象、交往形式、交往的积极程度等方面。例如,居住在别墅区的高收入居民,其交往的对象往往以同等条件的居民为主;而一般的普通居民其交往的对象则又以中等收入的居民为主;对于居住在城市中的外来民工这一较为特殊的城市居民群体来说,交往的对象也有其特定的范围。

可见,个人背景作为城市居民的个体存在条件,对于每一个居民的交往行为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而无数个居民的个体交往行为构成了城市居民的群体交往。那么,以下两方面的环境因素就主要体现了对城市居民群体交往的影响。

2.2 文化环境

广义地说,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全部产物,它设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体现。就文化的内容来说,一般认为可以包括三种类型:①物质文化,即在各种物质产品中体现的文化。从城市居民的角度来说,包括住房、公共设施、道路、广场、居住小区等;②精神文化,即在各种精神产品中体现的文化,如文学艺术、哲学及其它论著等;③行为文化,即在一个社会中,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规范和行为方面体现的文化,如价值观、习俗、法律、公德等。上述三种文化是密切联系形成的一个整体。

文化对于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极为重要,因此,它往往是形成城市居民交往的一个决定性条件。文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2.2.1 城市的物质环境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

城市的物质环境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对其交往影响最大的往往体现在居住空间(包括私密、半私密、公共空间)、居住区的配套设施、居住区的区域位置等方面。其中居住的公共空间和半私密空间对于城市居民交往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目前大量兴建的某些高层住宅为例,由于片面追求高容积率和由此而来的高投资回报率,忽视了空间过渡的层次,尤其是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的过渡。从物质空间上剥夺了居民进行交往的权利,阻碍了居民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尤其是居民与邻里的相互交往与互助。正如单调的居住空间会阻碍城市居民的相互交往,高质量的居住空间就能促进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例如某些传统的居住模式,往往能够形成紧密的邻里关系。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居民的交往范围具有一定限度。一般来说,居民之间的有效交往范围为80~100人为宜。[3]因此,居民的日常交往场所应该具有一定的半私密性和半公共性,以避免过分的公共性。目前某些居住区一方面公共绿地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居民的交往行为极为松散的原因就在于此。试想在目前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中,除非有特殊的闲暇时间,普通居民是很难有心情在近千平米的公共绿地中散步,并与连名字都叫不出的旁人交流的。

让我们再以两个生动的例子来说明这一问题。在某些传统的居住区中,局部的特定范围内居民之间的交往极为频繁和密切,其原因就在于在这些居民的日常生活空间中存在着极有效率的过渡空间(半私密空间)。首先,以在上海地区最为常见的居住模式――石库门为例。在石库门建筑的入口处,一般都有一个天井,而再天井之后又存在着一个规模为10平方米左右的前厅。从石库门设计者的初衷来看,仅仅将一户家庭看作是一套石库门住宅的合理居住规模,因此其所谓的天井和前厅仅仅是住户的内部空间。然而,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目前的石库门住宅中一般都至少居住着四、五户居民。由此便打破了设计者原先的意图,使得天井与前厅成为这几户居民日常生活的公共空间,包括洗衣、煮饭、聊天乃至生煤炉等活动,形成了一个既有效率,又充满趣味的空间。而且一方面这个空间对于其中的居民来说具有公共的开放性,而另一方面对于其他居民和路人来说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有效地避免了那些所谓的数千平方米的公共绿地对于城市居民交往的消极因素。

接着,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种传统的居住模式――简屋。由于其在布局建造时的随意性,往往形成了大量的下场的空间――弄堂。而这些弄堂并非只负担单纯的交通功能,同时在局部地段还是居民进行某些日常活动的空间。由此而来就形成了一个过渡层次的空间,而对于的居民和路人,由于弄堂空间场所造成的相对的封闭感,一般是不会也不愿闯进的,只有最熟悉的人才会进入。

由此可见,塑造过渡类型的空间对于促使城市居民交往行为的发生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先决条件。

2.2.2 城市文化(群体文化)对城市居民(城市群体)交往的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同一个群体文化中的人,在认知、情感、态度、需要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带有一定群体的烙印。因此,群体文化对群体成员的交往行为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城市居民属于城市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的一部分,他的交往行为与城市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城市文化就是随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群体文化。近代城市是随着工业化的步伐而发展的,因此初期的城市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然而,随着人类社会步入“后工业时代”或者说“信息时代”,现代城市中传统工业已失去了往日的地位,城市已越来越成为信息、技术、资金、人口等多元化的集聚体。因此,现代的城市文化也越来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

2.2.3 亚文化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

亚文化是指除社会群体的主要文化特征外,在人种、年龄、社区等方面所形成的某些具有独特文化特征的生活方式。亚文化因素使得同一城市中不同社区居民的交往产生了差别,造成了城市居民在交往行为中的多样化。例如,在旧上海,就存在着“上只角”和“下只角”等对不同居住区的称呼。[1]再譬如,以前生活在老式石库门地区的居民与生活在多层居住区的交往也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2.2.4 传统文化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

传统文化是指有社会影响的历史文化遗产。传统文化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尽管不直接,但却不可忽视,因为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往往在潜移默化中悄然形成。我国古人非常强调城市居民交往,“远亲不如近邻”的古训就是最好的例证。

2.2.5 现代文化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

现代文化主要是通过大众传播的方式来影响受传者的。大众传播的媒体包括书籍、报纸、刊物、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形式。现代文化对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是强有力的。例如,互联网对城市居民的交往在实践与信息量上的冲击是极为巨大的。甚至终有一天,互联网将成为城市居民交往的代名词,从根本上取代传统意义上的居民交往。

2.3 动态环境

广义地说,整个社会环境都是动态性的。这里所说的动态环境因素是狭义的概念,是指在社会的一定时期发生的社会现象,如舆论、从众、流星等对大众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城市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它的动态环境往往是多变和多元的,因此,动态环境对于城市居民交往的影响是短暂的,不稳定的。

3 城市居民交往的特征

综上所述,城市居民交往受到了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目前城市居民交往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松散的

造成城市居民交往处于松散状态的原因主要是单调的居住空间所造成的,具体说,就是由于大部分的居住空间缺乏从公共到私密的过渡层次所造成的。大部分居住小区注重了对于公共空间的开发,一般在小区中心都拥有面积很大的公共绿地或广场,同时对于居民的私密空间(住房单元)的设计也是力求尽善尽美,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缺乏有效的中间层次的空间类型――半私密或半公共空间。

②――非连续的

由于城市生活的快节奏,普通城市居民的闲暇时间较以往大为减少。同时现代文化对城市居民的强大冲击,使得电脑或互联网的使用占去了城市居民绝大部分的空闲时间,削弱了城市居民对于相互交往与互助的需求,造成了城市居民之间的交往行为呈现出非连续性的特征。具体地说,就是城市居民的交往已退出了居民的日常生活,而成为非日常性的,时断时续的行为。

――潜在的

尽管目前城市居民交往从表面上看比以往受到了削弱,然而,正如本文开始所指出的,交往作为人的心理需要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绝大多数环境条件下都是难以回避的。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于交往的需要必将越来越高。因此,城市居民交往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具有一定的潜在性。

上一篇:对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营林工作对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