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lsa音乐之旅

时间:2022-06-23 05:39:24

salsa音乐之旅

现在,全世界最流行的音乐是什么?听到音乐,连身体最人生笨拙的人都想要对镜狂扭的是什么?当然是Salsa!现在就循着Salsa的足迹进行一次你从未体验过的音乐之旅

对无味食物的抗议

“Salsa”一词来源于西班牙语,原义是指一种在拉丁美洲地区特别受欢迎的辛辣酱料。

1933年,古巴著名的流行音乐作曲家伊格纳西澳・皮涅罗(ignacio pineiro,首开Salsa音乐先河者)创作了一首具有划时代意义的Son(颂乐,古巴最早的音乐流派,它结合了非洲强有力的韵律以及古巴东部圣地亚哥的西班牙农村民谣山歌,是许多拉美乐风的原型,也是恰恰、曼波、萨尔萨的源头。)――《e chale Salsita》,这是他在吃了没放古巴调料的食物后获得灵感创作出来的,它是对无味食物的抗议。在创作这首Son时,他第一次使用了“Salsa”一词来描述拉丁热舞音乐,从此,这种“加了辛辣调味品”的音乐令全世界的人们胃口大开,像妙不可言的美食一样让人着迷。

Salsa延续了Son的基本架构,加入了更强烈的舞蹈元素,―直是所有拉丁美洲国家流行的基调。Salsa与拉丁美洲人民的生活已密不可分,从俱乐部到家庭聚会甚至于街上,不管是老人还是孩童,从工人或是上流社会,Salsa没有年龄、阶级的划分,有的只是发展出来的多样风采与面貌,亦如酱汁般口味辛辣中带点酸甜的调和。

Salsa的味道叫Cuba

你可以很轻易地陷入salsa那种浓郁、热烈的气氛,却很难找到一个词来形容salsa的味道。

Salsa诞生于与世隔离近50年的古巴,一个加勒比海上的岛国,你可以在Salsa音乐中闻到古巴全球品质第一的雪茄的醇香和朗姆酒的馥郁,于是恍然大悟,“Salsa的味道叫Cuba(古巴)”。

古巴历史的演变对Salsa音乐的发展影响深远。

两百年前,古巴是西班牙殖民者运输金矿的航海转运站,船队停泊时就用木制钉子将所有的船连结起来,西班牙水手及非洲奴隶敲打钉子的声音,像变魔术般转变成奇妙的节奏,这就是现今拉丁音乐韵律节奏的起源。

19世纪,古巴是世界主要的糖业出口国,因农业劳力需求,大量的非洲奴隶被贩卖于此,非洲鼓乐以及崇拜多神的非洲祭祀典礼也因此传入古巴,成了今日Salsa音乐的主要推动力。

上世纪30年代,巴蒂斯塔(Batista)执政期间与美国的关系十分密切,全国的主要产业皆由美国资本家垄断,一时间涌入了相当多的美国观光客及从事投资的商人。哈瓦那的酒吧、夜店成为当时上流社会的交谊场所,在大环境的刺激下创造出结合了多种元素的Salsa,并藉此推向美国及全美洲。

70年代,古巴革命的成功以及卡斯特罗的令许多古巴艺人流亡至美国,更将古巴歌谣及拉丁节奏散播到全世界。纽约可以说是拉丁音乐艺术及舞蹈的大熔炉,在这里发展出纽约风格的Salsa。被誉为“Salsa女王”的库鲁丝(Celia Cruz)在纽约高唱Salsa的同时,美国对古巴的制裁丝毫未减,古巴境内乐人声音的传播受到阻碍,世界对这个随烟草、蔗糖输出无数歌谣的加勒比海岛国逐渐淡忘。波多黎各乐人取代了古巴乐人在拉美乐坛的地位,在全世界演奏商业版的古巴歌谣。有趣的是,政治上的对立也表现在古巴Salsa与纽约Salsa上,它们之间夹杂着对立与竞争关系。

90年代,随着卡斯特罗的开放观光,欧美的音乐制作人、唱片公司纷纷来到古巴寻宝,重温古巴音乐的黄金年代,以传统而非商业拉丁音乐再现世人,古巴颂乐再度闪耀于世界乐坛上。

超级优质的混血儿

作为拉丁美洲音乐的典型代表,salsa绝对是个超级优质的混血儿。

在广阔的拉丁美洲,风土、人种极其多样,在音乐方面也表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式。当地人种除了原住民之外,从地球上各个地方迁移过来的人种都在这里互相混杂,多元混合型文化是这一地区文化的最大特色。多种因素的相互混合创造出了被称为“拉丁美洲”的个性独特的音乐文化,拉丁美洲音乐是一种“混血的音乐”。但绝不是多种文化杂乱无章的并列,而是具有个性的全新独创。而作为拉丁美洲音乐的典型代表,Salsa绝对是个超级优质的混血儿。

在这些混合因素中,最重要的有三种:原住民印第安人的音乐文化,曾经征服和统治中、南美洲,以伊比利亚半岛人为主体的欧洲人的音乐文化;很早开始就作为欧洲人的农奴而被送到新大陆的非洲黑人的音乐文化。

如果从旋律节奏方面来看,可以引用尼-斯洛尼姆斯基《拉丁美洲的音乐》中的一段话来说明:在旋律上,“印第安人提供基本的五声音阶模式,欧洲殖民者的影响表现在扩展音阶、增加和弦上,黑人则增加了变化音的修饰。在节拍和节奏上,印第安人坚持短句长休止,用单调的击鼓声作伴奏。殖民者的节奏主要是西班牙的,典型的是3/4与6/8的双重节拍,结果在小节中央产生特征性的交错节奏。黑人则是在几乎不变的2/4拍内加入切分音。”

根据这三种因素的混合过程,可以把拉丁美洲民间音乐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纯粹印第安曲调,五声音阶;印第安音阶的所谓“混血化”,结果产生类同欧洲大小调的印欧混血种音阶;“混血再混血”,用非洲黑人的装饰音和变化装饰音使音阶进一步繁复。

而在今天的拉丁美洲,无论是哪个国家,也无论是哪个地区,人们都自豪地夸耀:“这是我们自己的音乐舞蹈。”

席卷世界的Salsa风

越来越多的salsa迷陶醉于激情的salsa舞会中,流连忘返。

上世纪70年代,一种带有爵士特点的改良曼波舞以热情奔放的Salsa音乐配合花式多变的舞步和旋转,在全美风靡一时。

90年代,随着瑞奇・马丁(Ricky Martin)一曲世界杯主题歌的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刮起了一阵强烈的拉丁Salsa旋风,更涌现了_一大批世界级的拉丁天王和天后,如詹妮弗・洛佩兹(Jennifer Lopez)、马克・安东尼(Marc Anthony)、葛洛丽娅・艾丝特凡(Gloria Estefan)等。在美国、欧洲等各大城市,每个酒吧至少有一个晚上是Salsa之夜,每个舞蹈培训中心都设有Salsa舞班。

几十年来,Salsa热潮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世界。从波多黎各到哈瓦那,从阳光明媚的加勒比海岸到漫漫寒冬的魁北克,纽约、洛杉矶甚至远在太平洋上的人间天堂夏威夷,每年都有盛大的Salsa聚会。成百上千的Salsa狂热爱好者们,从世界各地赶赴盛会,尽情享受salsa的奇妙魅力。近十年来,Salsa的热情在日本、新加坡、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亚洲各大时尚都市迅速蔓延发展,越来越多的Salsa迷陶醉于激情的Salsa舞会中,流连忘返。

上一篇:爱自己从足下开始 下一篇:舞艺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