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事业和产业化:高校体育产业属性再商榷

时间:2022-06-23 04:59:34

公益事业和产业化:高校体育产业属性再商榷

[摘要] 辩论与再商榷高校体育产业属性的正反观点,支持较为科学合理的观点意见,即高校体育产业属性是以高校教育教学主客体(学生和教职员工)为主体,以承担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和保持高校体育产业化可获利部分的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合理性为原则的产业门类。

[关键词] 高校体育 公益事业 产业化 商榷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高校体育事业改革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越来越多,同时也越来越尖锐。2005年4月4日,《国务院关于2005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近两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科学实施宏观调控,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但是,宏观调控的实践也表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仍未消除,推进改革十分重要和紧迫。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高校体育经济纠纷的出现不是偶然现象,它是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高校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深化高校体育制度改革,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基于此,有必要对高校体育产业的归属问题和如何分配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二、高校体育产业化属性辩论误区

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是公益事业,产业化是不合法的。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当然也不能产业化。高校开放场馆,收点费用,以补贴消耗,这有情可原。但这种收费现象还远远不能称之为一种“产业”,至多也就是一种“准盈利行为”。一种经济现象能称之为产业至少需要三个标准,一是规模、二是规律、三是规范,即要经营行为要有一定的规模、要有能把握的规律、要有明确的行规。学校体育场馆收点费,算哪门子产业?把一个不合法的且没有真实存在的现象作为研究对象,这就属于对“假问题”的研究。因为这种现象在体育研究中比较普遍,不予以遏制,体育学术就很难提高。

学校体育资源包括软资源――体育老师和硬资源――体育场地设施两个方面,目前,政府倡导学校体育资源对社会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领域体育资源的部分市场化”,理由是:什么是市场化?所谓的市场化就是市场要对体育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简单说就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但是,现实是学校体育资源的开放是在政府的宏观控制下进行的,作为学校体育资源的供给者――学校并不能按照市场规律来为“体育产品(服务)定价”,而是按政府规定,价位一般都要低于市场价(所收的费用只是为了维持场观设施的维修),并未实现利润最大化,学校体育资源的开放是为周围人群健身提供方便、推动大众体育的开展,而不是为了赚钱。所以,体育资源的对方开放并不是部分教育资源的市场化。更有甚者极端地认为,高校体育产业化,无非就是为了学校、老师多挣些外快。

三、是公益事业还是产业化:高校体育产业化属性再商榷

社会人士苦于没有场馆锻炼身体,而高校体育场馆除了上课和训练时间(一般是晚上和双休日以及寒暑假闲置不用)大都放置等着发霉,为何不能两方面结合,实现双赢呢。这不仅仅是增加教职工薪酬待遇问题,而是高校体育社会化进程(植根社会、服务社会)的具体举措和路径选择。当然,对产业化不能仅仅理解为创造财富,也可以认为是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和质量提升的过程,实质上受惠最大的是高校教育教学主客体(学生和教职员工),在这里,突出强调了“社会责任”,即是考虑社会边缘群体的体育需要,高校体育通过产业化运行成为社会发展的有机部分并更好更快的促进社会发展。

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美国是一样的,只是学生和教师更多的受到学校关照。不愿付费参与俱乐部的学生,学校提供有免费的选修课程或免费的运动俱乐部项目以及辅助的各级各类竞赛活动,亦有一些专项健身计划。美国是高校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我们应该从中得到启示。大家对这个核心问题有偏见,总是以为高校体育产业化就是为教职员工谋取意外所获的福利,实质上更为重要的是,产业化是连接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桥梁,更好地促进了课内外一体化,更好地使学校融入社会,更好地培养社会人,学生在其中是适应社会并且自主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如大家理解的被剥削的对象。

学校产出的科研成果也属于公益性教育资源,这个不可否认。用国家的经费搞科研(当然科研经费里有部分是个人、社会捐赠的除外),譬如985工程、211工程建设、各级各类课题经费资助、教育性补助等,这样生产出来的科研成果,国家是非常提倡科研转化的。在满足教学、群体、训练工作的前提下,引入产业化这个市场运作体制,对可盈利部分实行产业化,最后补助公益性教育事业的发展,并未与教育法形成冲突。譬如说,寒暑假期间,场馆闲置,这是对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为何不能产业运作,获利后更好地投入公益性体育事业呢。

参考文献:

[1]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黄璐,杨淼,兰健等.高校体育产业化的社会责任[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1):135-140.

[3]鞠成军.美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3,10(2):140-142.

[4]任保国.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滨州学院学报,2005,21(2):1-7.

[5]茆宝荣.高校体育产业发展现状与社会价值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5,19(6):72-74.

[6]黄璐,杨磊.中超联赛是公共产品?――对《足球联赛产权与公共产品供给》一文中支撑基本观点的决定性理论的质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1):18-20.

[7]黄璐.浅谈高校街舞队的体育营销策略[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22(4):39-41.

[8]黄璐,付小春.试论“丁俊晖模式”金牌产权的归属与收益分配[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5):92-97.

[9]黄璐.文化体育建构[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9(3):116-120.

[10]王学实,汤起宇.论体育的市场机制引入――“体育可以产业化而不能市场化”质疑[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3):211-213.

上一篇:对高校定向越野选课情况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高职护理实训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