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制造业思考

时间:2022-06-23 01:35:05

第三次工业革命下的制造业思考

《信息化建设》:谭院士,现在大家都在提“第三次工业革命”。依您之见,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否真的已经来临?

谭建荣:其实,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个新话题。早在40年前,一个名为托夫勒的美国人就写了一本书――《第三次浪潮》。在这本书中,他预计信息技术将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起点。但很遗憾,讲了40年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是没来到。最近,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词再次被炒热。为什么?原因就在于出现了引发新技术革命的前沿科技:大数据场、智能化生产和移动网络技术,这三大技术将引发新的科技革命,从而催生第三次工业革命。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和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很大的不同。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都是一元技术驱动的,其中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代表,第二次是以电动机的发明为代表,这两次工业革命都落在能源动力上;而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多元技术推动的。大数据和移动网络的结合,最典型的例子是阿里巴巴,仅“11・11”(光棍节)一天的产值就达350亿,数字非常惊人。它不但颠覆了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商品买卖模式,也触动了整个产业链成长方式的转变。而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生产,则颠覆了传统的制造业,3D打印不仅仅是指制造技术从减材制造向增材制造的转变,它的意义在于更强调定制设计、定制生产。

《信息化建设》:面对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第三次工业革命,我们国家也在不断地提及“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那么,我们具体该做些什么?

谭建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制造业的很多产品总量已位居世界第一,如汽车、手机、彩电、发电设备……但是,很多领域却很少或没有掌握核心技术。我们离真正创新型的国家还有很长路要走。

从制造业来看,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产业效率和效益较低,单位产值能耗居高不下,创新能力薄弱,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产品附加值低。

因此,在新的工业革命到来之际,我们不能不思考中国制造业的未来,思考中国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作为,思考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思考如何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朝着“四个化”――数字化、智能化、拟人化和绿色化转变,实现智能制造。什么是智能制造?我经过研究,认为智能制造有三个标准:一是要有知识库,判断什么是智能的;二是要能动态传感,能够实时收集和更新数据;三是能够自主决策。

《信息化建设》:谭院士,这四个化和三条标准都似乎跟信息技术有关?

谭建荣:你理解得没错。从长远来看,制造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从机械化到自动化,从智能化到脑控化。机械化是人畜替代,自动化是按部就班,智慧化是随机应变,脑控化是心想事成。而心想事成是制造科学发展的最高境界。

智慧化的典型代表是最近美国人发明的波斯顿大狗(四足机器人),这一发明,震惊了世界。它能背负几十公斤的装备,自主决策、随机应变,逢水过水、逢山开山。今年巴西世界杯的开球由装有假肢的残疾人踢出,则是脑控装备的典范,是信息技术与制造科学的完美结合。

《信息化建设》:制造业的主体是企业。谭院士,作为企业,他们该如何创新?

谭建荣:创新型企业,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具有良好的创新管理和文化,整体技术水平在同行业居于先进地位,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和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拥有知名创新型企业比较多的国家是美国、日本、德国、韩国等发达国家,如美国有GE、Intel等,日本有丰田、三菱等,德国有西门子等,韩国有三星、LG等企业。我个人认为,中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定要有一批创新型企业,而创新型企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

对这些创新型企业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建设创新型企业的策略主要在7个方面:一是企业要建立自主创新组织保障机制、法律法规体系;二是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强化品牌创新;四是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五是建设一支自主创新的人才队伍;六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七是政府要为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创新环境。

《信息化建设》:谭院士,您觉得企业应该专注哪些领域的技术创新?

谭建荣:经专家研究,未来15年推动我国产业发展最重要的核心技术有12个: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数字化、智能化设计制造与管理技术;小于45nm极大规模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关键技术;微米/纳米制造技术;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设计制造技术;流程工业绿色制造与自动化技术;节能轿车和新能源汽车技术;高速铁路成套装备设计制造技术;绿色制造技术;深海资源开发装备设计制造技术;关键基础件设计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

上一篇:长满数字的老树 下一篇:电子政务该如何拉动“三驾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