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3 01:25:06

【摘要】目的:探讨转移因子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方法:治疗组采用转移因子,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每周2次,4周后每周1次,12次为1疗程,随访6个月。结果 治疗组40例患儿在疗程结束后哮喘发作的次数明显减少,发作时症状明显减轻,病程明显缩短,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转移因子注射液;小儿

【中图分类号】R77.2【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50-01

小儿支气管哮喘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它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共同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性炎症。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咳嗽和呼吸困难。目前全球统一采用的是吸入疗法。我院门诊从2006年6月~2008年4月在吸入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免疫增强剂转移因子注射液,于三角肌处皮下注射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40例,并与对照组40例作了比较,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入选的病例按就诊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1]。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2~13岁,轻度哮喘18例,中度哮喘22例。对照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13岁,轻度哮喘24例,中度哮喘16例。2组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7年。2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采用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转移因子注射液,于上臂三角肌处皮下注射,每周2次,4周后每周1次,12次为一个疗程,3岁者6mg/次。全部病例在一疗程结束后均接受定期随访6个月。记录疗程结束后哮喘发作次数、病情程度及用药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有效:治疗后观察6个月未发作或仅有不用治疗的小发作;显效:治疗后发作次数、程度和对症药的用量比治疗前减轻或减少2/3以上;好转:治疗后发作次数、程度和对症药的用量比治疗前减轻或减少1/3~2/3;无效:治疗效果不明显。

2 结果

治疗组40例患者中有效24例,显效12例,好转4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40例中,有效16例,显效8例,好转15例,无效1例。有效率60%。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9.600,P=0.002,

3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以持续的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为特点的疾病。多与接触变应源有关,在反复发作的过程中,一部分属于免疫功能低下、长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由于感染与免疫功能低下可互为因果关系,所以导致哮喘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在吸入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转移因子注射液,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转移因子注射液是一种免疫信息传递物质,为免疫调节剂。是细胞免疫反应的激活剂和增强剂,能将细胞免疫信息传递到正常淋巴细胞,通过淋巴细胞受体的调节而产生作用,使非致敏的淋巴细胞转化为致敏的T细胞,增强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了体液免疫IgE水平,并且转移因子有促进干扰素释放,增强机体抗感染,抗过敏能力的作用。选择性地转移细胞免疫力,可将细胞免疫性转移给患者,以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2],从而起到预防和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本文治疗组40例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也证明了这一点。该药价格低廉,皮下注射简易操作,亦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常规.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2] 万瑞香,隋忠国,李自普.新编儿科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07

作者单位:163416 大庆油田总院集团五官医院

上一篇:医院临床科室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分析 下一篇: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宫颈癌46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