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管控模式的探究

时间:2022-06-23 01:16:06

建设工程质量管控模式的探究

摘要: 本文根据政府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职能由原来单一的工程质量监督和竣工质量验收评定转为对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的管理, 对建设工程参与各方主体行为检查以及监督竣工质量验收等为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监督模式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技术市场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成为了国民经济不可轻视的骨干产业。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关乎人民的生活品质,关乎城市的整体环境,同时也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经济运行质量。随着建筑工程技术应用的不断成熟,建设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工程建设的周期越来越缩减,况且,建筑市场由于效益明显,投资主体也进入到激烈的竞争境地,由此也导致工程技术和施工质量出现很多的问题,如何探索一条适合符合现实和符合地域的我国程质量监督管理新模式,既能够保证施工技术的正常发挥,有能够保证工程质量,着显然需要建筑企业管理人员有效的合作和探索,从而推动现代工程建设向技术先进化,质量高端化迈进。

一、现行建设市场中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纵观我国建设市场发展变化的过程,相对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质量管理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而现代技术市场的不断成熟和不断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设行业的健康发展。但是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在成熟的市场环境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也不免会越来越暴露出了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主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本来属于政府应该承担工程质量监督的部门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大都觉得工程质量监督核验机构承担着巨大的怎人,“谁核验,谁负责”这种倾向显然已经是走偏了。在很多时候,那些直接参加建设的责任主体单位,反而成为了一个“旁观者”,这就在实际运行当中颠倒了责任监督单位和建设单位的角色。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由于是政府授权,这种连带的关系也将政府牵涉进了工程质量责任的承担者。这种纠缠不清的角色,极大地削弱了工程参建各方的建设质量意识,而参建各方对质量意识就有依赖监督人员心理,这样局面就不利于区别参建各方人员的质量责任意识,也很容易在社会大众面前对质量监督机构的职能造成错误的认识。

2.建筑工程的建设与企业生产的流水线产品特点有所不同,建设工程体现出来的是工期长、工种多,使用的设备和材料也是品种繁多,如果仅仅依靠质量监督机构去进行监督,其他参建单位尽管也有所监督,但也不会去真的尽职尽责,自然会无法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准确的核验、评定,对各种技术要求和质量要求无法实现有效控制。。

3.质量监督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总体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政府监督部门的权威性。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人员总体素质的欠缺,主要还是体现在监理工程师的知识素养不足,有的人员缺乏实战经验,在工程管理、法律知识以及现场的控制能力也存在不足;还有的监理单位知识单纯依靠技术手段设备去开展质量检查,缺少了经济手段和合同手段的有效把控。这些问题的存在自然会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力度和深度有所减弱,归根结底就是降低了政府监督的权威性。

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要不断改进把控手段

新时期的建筑工程企业,应该主动应用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技术越是先进,设备使用的越来越好,就会对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管理有新的挑战,在具体的建设中,质量刮泥和监督部门要积极探索新思路、采用新方法,创新工程质量控制方法,大胆进行机构改革,将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上升到执法的层面上,让新的监督管理贯穿建设的整个过程。

1.政府构建的工程质量管理部门是建立在法律体系基础之上的,充分利用施工图审查制度、施工许可制度、工程监理制度等法律规定的条款,对建设工程责任主体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全成监控和巡查,同时要认真落实竣工备案制度和验收制度,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2.采取以人为本的监督管理方式。监管单位一定要将建设施工单位的质量行为作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主要内容,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控制理念。我们知道,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不仅要进行施工前的控制、施工中和建设完工后的控制也要尽心尽力。做好这三个阶段的质量控制。就等于对工程的整体质量有了一定的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实际上要在预防上下功夫,只要做好有限的预防工作,就能为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监督部门要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严格按照建筑法律、法规来规范建设单位的行为,要实现这样的目的,如果没有高素质的人才,显然无法实现监管值得目的,因此,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在规范行业和市场运行行为的同时,要引导建设单位注重从业人员的能力建设,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

3.实施全面质量监督管理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突出全过程、全方位的对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主体质量行为的监督管理,涉及到从工程立项、勘察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使用维护的工程建设全过程的各个阶段。

三、利用现代信息手段改善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有效利用数字化信息设施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监管有利于快速对工程进行了解,同时对工程进入到那个阶段有所控制,按照信息提供的施工进度,及时进行质量监督实现监督管理,如今,网络技术和信息交互技术不断创新,对各个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建立工程信息数据库,及时注意收集整理相关各责任方的所有工程信息,让后管理部门要对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同时,建设单位的信息和监管单位的信息要实现共享。建设主管部门要在信息化使用中转变质量监督管理理念,对建设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直接指挥,更不能去插手企业内部的管理事务,要创作一个公平合理竞争环境。让建设单位能够在监督下建设好每一项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真正将建设工程纳入到监督的范畴,让每个建设工程处于透明的监督之下,集中力量履行好决策性职能和宏观调控职能,研究和制定政策,规划产业战略,促进建筑生产力的发展。使同行企业能在统一标准、条件下经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引导全行业合理发展,保证建筑业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质量监督机构不再是工程建设的主体,它是受政府委托的执法单位,应当变直接管理为重点监督,变具体指导为宏观把关,质监员是更高层次上的监督者。在日常监督过程中,工程地点往往点多面广,与有限的监督力量形成矛盾,为此应实施工程差异化管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必须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应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

总之,离开了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建设工程质量保证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作为监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与建设单位形成有效地联合,既要疏导又要监管,在监管中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汉丁,刘应宗.论建设工程质量政府监督的本质特征[J].工程质量,2002(9).

[2]王立宇.论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质量的责任[J].工程质量,2005(1).

[3]李东生.监督模式转变后如何开展工程质量监督工作[J].工程质量,2001(9).

[4]贺昌元,杨玉江.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J].工程质量,2001(1).

上一篇:湖北省内高职院校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思考 下一篇:新型城镇化与中国生态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