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2 11:57:47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治疗组, 2007年在本院住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纳入标准均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治疗组20例为基础治疗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20例为单纯基础治疗。通过观察其5天后腹部症状、体征缓解,血清淀粉酶、血钙、血糖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判断为治疗效果显著,其结果治疗组显效14例,占治疗组70%,对照组显效5例,占对照组25%,两者比较P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大承气汤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WM treatment used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LIU Da-li,LIU Qing-feng,TONG Tao.Surgical Department,The Znd Hospital of Changtu County,Fieling City,Liaoning 11251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Observation of clinical efficacy of TCM-WM treatment used in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Methods 40 cases who were in-patient with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between 2007 and 2008 were chosen. Treatment group 20 case and control group are 20 cases. The criteria of the cas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pancreatic surgery group. Treatment group, 20 cases for basic treatment+ herbal medicine treatment, control group.20 cases for the simple basic treatment. By observing the abdominal symptoms, signs,serum amylase, serum calcium, blood glucose whether returned to normal after 5 days and if no complication happened judged as a significant treatment effect.Results As a result, the treatment group 14 cases markedly, accounting for 70 percent , five cases of the control group markedly, accounting for 25percent, taken by the χ2test,P=0.0044 (P

【Key words】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TCM-WM treatment;Compound dachengqitang

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约占急性胰腺炎的10%~15%左右,起病急骤,病情笃重,常合并较多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高达20%~30%[1],仍是目前较为棘手的急腹症之一。其预后与早期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目前,临床上普遍认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可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本院应用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结合外科综合措施治疗SAP患者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治疗组,年龄19~45岁,男8例,女12例。2007年在本院住院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20例为对照组,年龄18~57岁,男性13例,女性7例。两组患者纳入标准均参考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1996年第2次方案制定的《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及分组标准》[2]。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既往史评分、伴发疾病评分等经χ2检验,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纳入20例给予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采用血管扩张剂(山莨菪碱10 mg),参脉注射液20 ml(或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50 ml)静脉注射,3次/d;应用H2受体阻滞剂(雷尼替丁或法莫替丁)及生长抑素(奥曲肽或生长抑素十四肽)抑制胰液分泌;使用钙离子拮抗剂(维拉帕米、硝苯吡啶)改善胰腺血流,阻断腺泡细胞钙超载,防止磷脂加速降解。早期吸氧或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营养支持(必要时可选用TPN治疗);早期选用有效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以后针对培养出的细菌及其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镇静、解痉、止痛处理。

1.3 治疗组 纳入20例患者除上述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加减(生大黄30 g、厚朴10 g、炒莱菔子10 g、枳壳15 g、川芎10 g、桃仁15 g、丹参 15 g、赤芍10 g、芒硝20 g后下),水煎200 ml,经胃管分3次/d注入。治疗期间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每1~2 d测定血清淀粉酶、电解质、血糖、白细胞1次,每3~4 d测定肝功、肾功1次。5 d内腹部症状、体征缓解,血清淀粉酶、血钙、血糖均恢复正常,无并发症发生者判为治疗效果显著。

1.4 主要观察指标 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钙,血糖,血白细胞,腹痛,肠鸣音,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SS 10.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

2 结果

2.1 纳入病例数量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6例。

2.2 治疗5 d后,治疗组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例,心律失常2例;对照组并发ARDS 2例,心力衰竭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

2.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效果见表1。

治疗组显效14例,占治疗组70%,对照组显效5例,占对照组25%,两者经χ2检验,P=0.0044(P

3 讨论

3.1近年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 SAP不是一个局部疾病, 而与全身炎症反应相关, 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的释放、细胞凋亡的发生以及胰腺微循环障碍是胰腺炎的主要诱因[3], 其发病的病理生理过程复杂, 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异常激活的胰酶造成组织坏死, 大量渗出、继发感染等因素可激发体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及免疫系统, 释放大量内源性炎症介质,引起机体炎症反应, 这些炎症介质进入血循环后激活机体其他炎症介质, 与消化酶、坏死组织液一起输送到全身各脏器, 引起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 这是造成SAP 多种并发症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SAP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的重要病理基础,而MODS则是SAP最常见的死亡原因[4]。

3.2 中药治疗SAP是我国抢救SAP工作中的一大优势,可使SAP的病死率降到最低,其疗效主要表现在对MODS有肯定的预防作用,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减少肠源性感染,可改善腹腔脏器的血供,减少炎性渗出,促进炎性反应的消散。新近的研究表明:①中药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变, 改善胰腺微循环: 中药如川芎, 丹参, 山莨菪碱等在改善实验性AP的血液流变学方面有较好的效应, 川芎具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可显著增加实验性AP时胰腺的相对血流量及灌流量[5]; 丹参用于实验性AP时, 也可改变胰血流状况, 病理损害明显改善[6], 山莨菪碱可扩张血管, 改善胰腺微循环, 稳定溶酶体作用, 山莨菪碱的治疗已应用于临床, 并取得较好疗效[7], 中药栀子在改善AP时各脏器血流状况时, 对胰腺的影响最明显[7]。②中药的通里攻下、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功效: SAP病程早期往往具有中医阳明腑实证的特点, 临床常采用通里攻下法治疗。通里攻下法对于SAP的早期治疗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有效的通里攻下可促进肠蠕动, 减少腹胀, 改善心肺功能。对肠源性内毒素有直接清除作用。对肠机械屏障、免疫屏障和生物屏障有保护作用。③中药的抑酶, 抑制细胞因子,清除氧自由基: SAP时大量胰酶被激活, 使得胰腺及周围组织被胰酶自身消化, 同时产生大量的炎症因子及氧自由基, 加重胰腺的病理损害, 现代研究证实[8], 大黄具有抑制胰酶活性, 增加胰液的排出等作用。④中药保护肠黏膜, 防止细菌及内毒素移位。

3.3 本实验采用的复方大承气汤有促进胃肠道蠕动功能增强、恢复胃肠道动力和再吸收的功能,可使胃肠道排出积粪、细菌及内毒素,减轻和避免内毒素血症。川芎, 丹参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改善胰腺微循环,枳实、厚朴、玄明粉能增加小肠蠕动;生大黄有促使结肠蠕动的功效,药物总的作用是增加胃肠动力减少腹胀,对肠源性内毒素有直接清除作用。生大黄能抑制胰酶活性,并可抑制巨噬细胞过度激活及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炎症细胞因子及自由基的释放,还可抑制血管通透性,松弛Oddi括约肌,维护肠管屏障功能,免除肠菌异位。本实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可明显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同时能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常规(草案).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7,6(13):232-237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学组.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分组标准(1996年第2次方案).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2):773-774.

[3] 张延龄.重新认识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的意义.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1):29-30.

[4] 常静.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8,25(2):157-158.

[5] 王兴鹏,徐家裕,袁耀宗,等.川芎嗪对急性胰腺炎大鼠细胞保护作用的机制.中华医学杂志,1996,76(11):860.

[6] 张建新.复方丹参对急性胰腺炎大鼠胰腺血流量的影响及治疗作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1998,(4):168.

[7] 贾玉杰.栀子对大鼠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内脏血流的影响.中国医药杂志,1993,7:431.

[8] 陈光远,詹文高,黄宗文,等.大承气汤对犬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红细胞免疫影响的实验研究.湖南中医药学导报,2003,9(4):94.

上一篇:子宫腺肌病11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与临床表现不符的血清CA19-9异常升高1例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