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彪生死情谊成就创业梦

时间:2022-06-22 08:02:44

罗彪生死情谊成就创业梦

优秀的本领是创业的根本

年轻就敢想敢干,和其他年轻人一样,罗彪迈出了自己的创业征程。这一步,却踩得牢牢的,让身边的朋友都刮目相看。

在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教练王云龙眼里,罗彪是个对登山运动极为痴迷,非常刻苦用功的学生。“他是一个阳光男孩,性格倔强,不拘小节,执着严谨,体能充沛,谦逊随和。”

优秀是创业的根本,丰富的登山经验给罗彪打下了创业的基础。

2005、2006年,他连续两年登顶慕士塔格峰,此后多次在慕士塔格峰担任高山协作、联络官、攀登队长等;2007—2008年,他以优异成绩从中国登山协会高级人才培训班毕业;还曾获得第一、第二届全国滑雪登山比赛冠军,并入选国家队参加亚洲滑雪登山比赛。

回想当时的创业,罗彪还是觉得挺冲动的。他喜欢“喜马拉雅王子”罗塞尔,羡慕罗塞尔的探险公司。每每和朋友们聊天,大家都表达着共同的梦想:想做罗塞尔那样的探险公司。他说:“朋友都认为我的条件还蛮成熟的,建议想到就去做吧,不要以后后悔。”

于是,罗彪开始行动了,2011年3月创办了新疆凯途高山户外运动公司,从此,手机24小时“醒着”,“压力还是蛮大的”。

“凯途”,罗彪解释说,是“凯旋的旅途”的意思,“拥有凯旋的旅途是我们所希望的,就有了凯途高山的名字”。

创业理念至关重要

创业,没有退路。罗彪比较幸运,CMDI的培训经历给他创业的成功带来决定性的影响。

“攀登的理念也在这期间形成的吧。”罗彪讲到,在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的那两年,他学会如何将技术转化为教学,如何将所学传达给学员。对待学员和对待客户是一个道理,都需要有很强的服务意识。

每个创业者,都要面临资金、管理和运行问题。

罗彪不差资金,探险公司需要投入的本钱不是很多,朋友们也愿意慷慨资助。但他毕竟在公司管理、运行方面是零基础。“一开始并不会控制成本,就租很大的办公室,置办些昂贵的装备,慢慢发现资金问题,只能当交学费了。”

罗彪的初创团队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负责公司日常事务的,有3人;第二部分是短期雇佣,如厨师、后勤人员;第三部分是临时雇佣,如高山协作和帮厨等,不同的山峰公司会请不同的教练向导。

“目前,最需要的是市场策划和宣传人员,以及能够独立完成整个活动的领队,或者说项目经理。现阶段基本由我担任多职,越来越忙不过来。”罗彪说。

公司的客户情况算相当不错,大多数是罗彪熟悉认识的,所以一直以来,凯途是靠口口相传积累了客户资源。“自己登山只要考虑自己的体验和控制自己的安全。”罗彪感觉到,如何安排客户有更多的登山体验,就是很费脑子的事情了。

凯途公司的理念是“安全、体验、服务”。罗彪认为,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客户的体验是第二位的。他希望做一个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目标的公司——能最安全地体验到登山的乐趣和精神。

除了保证服务的质量,罗彪认为态度是首要的,要真诚待人,感受客户所想。“活动一开始,大家就不再是公司和客户之间的关系了,而是一起为了一个目标而努力的团队。”谈到公司的未来,他很坦诚地说:“终极目标现在还看不到,但现阶段先做到国内最好之一,这也算是个五年目标吧。”

国内高山探险业务增长快

高山探险,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谈到这点,罗彪有点激动:“那种乐趣是当经历了苦难之后,站在顶峰的那一刻,你发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中国的高山探险也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的阶段,爱好者越来越多,罗彪感觉管理部门有点跟不上高山探险的发展形势了。

“高山探险最大的危险是自然环境的不可控和不可预知。不怕山峰、地形有多难,怕就怕突变的天气,像落石、雪崩等等这些意外。”他举例到。

罗彪谈到三点现实困难,一是现阶段服务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其实是没有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去规范,不能很好地去要求和培训从业人员。这样导致不能正确传达登山理念和控制登山过程的安全。

二是管理部门高额的登山管理费导致探险公司比较难做,这笔费用并没有任何服务,只是行政审批费用,也会阻挡这个市场的发展。

再者,登山服务人员也就是国内绝大多数职业登山从业者都在登山学校和圣山探险公司。公司聘请协作教练,都需要从其中聘请。这部分市场并未打开,就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比方说操作的规范性等等。

“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客观看待登山这件事,登山者的理念和思想就会更加健康,管理就会更加科学和规范。”这是罗彪心里的一个期望。

慕士塔格峰之行遇车祸

慕士塔格峰(Muztag Ata),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与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交界处,海拔7546米。它像一位须眉斑白的寿星,雄踞群山之首,故有“冰山之父”的美称。

罗彪曾多次登顶这座山峰。危险性小、市场认可,这两个原因使得罗彪的探险公司事业从此峰开始。

2011年,凯途组织了一个登顶慕士塔格峰的大型活动。不过,进山路途中,罗彪却遭遇到车祸。

“也是怪自己什么都着急,都想计划着来。在快到喀什还有一百多公里的路吧,天已经黑了,着急赶路,就开夜车,并且把方向盘交给了并不熟悉的人。刚刚交给别人15分钟,车就出事情了。我当时在后排睡觉,腰椎骨折。我以前的同事周鹏第二天就赶到了喀什帮助我指挥整个登山活动,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好兄弟谢磊第二天也赶到喀什照顾我的生活,几天后以前的老领导马哥也到达喀什坐镇,这样才保证了公司的正常运转。”

回想往事,罗彪有表达不完的感激之情。“同事、朋友真的帮了我很多很多。每个人都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都在尽心尽力,那么没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

出事之后,他两个月没有离开床,心理也有了成长。本来以为公司算是完了,后来又开朗了,想着完了就完了吧,都是身外之物。身体上的痛苦,导致心理上的无助感加重,“真的是很害怕,怕自己会就此告别登山”。不过,亲人、朋友无微不至的照顾,温暖了罗彪,一切的一切都随之好转。

罗彪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告诫登山爱好者不要盲目追求登顶率。只要身体OK,一起都可以再来。

他最大的感悟就是,热爱登山的人如果没有了双腿,就会像钢琴家没有了手,音乐家失去了听觉,那是多么痛苦的事情。

2008年营救迪力夏提

2008年10月12日,中国登山协会在青海玉珠峰的一次高山技能训练过程中突然遭遇雪崩,在第一梯队里开路的新疆登山协会高山教练迪力夏提被雪流冲下400多米,却奇迹般生还。

当时同为高山教练的罗彪,在那次救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回头的时候,迪力夏提已经在雪堆里了,”雪崩发生之处,距离罗彪有60米。

在登山救援中,若遇雪崩,一般会采取沿着登山绳索找人的办法,而且速度要快。如果能在15分钟内找到被雪埋的人,那么,被埋者生还的希望就很大,这个时间是救援的黄金时间。

15分钟,也是考验罗彪和其他人的时候。罗彪和队友将自己的背包连接起来做了一个临时担架,抬迪力夏提下山,结果只行走20米,就累得走不动了。

然后,队友改变方法,用防潮垫将迪力夏提裹住,然后用绳子捆好拴好,前面两个人拖,后面一个人控制方向。这样,坚持到了1号营地。想到当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刻,罗彪很庆幸,自己的不正规操作其实拯救了他和另外一个队友周鹏的命。

那次登山,周鹏、迪力夏提和罗彪负责修通4900到5400米的路。当时三个人每人一段,罗彪是第一段,周鹏第二段,迪力夏提最后一段。因为路线对他们来说不是特别困难,所以没按照正规操作。

“一般修路,大家都会结组,互相保护,相当于大家串到一根绳上,互相用身体保护。但我们各自爬各自的。当迪力夏提快到顶的时候,由于人为的运动触发了雪崩,这时他随着路绳被雪崩卷下去了。如果那天,我们三人结组在一起,那么都会被卷进去,也就不会有后面的救援了。”

死里逃生的经历,让罗彪感受到一种可贵的情谊,而这种情谊是其他感情无法比拟的。

他说,大家在山上的行动,真的是用身体、用命在互相保护的。两个人连在一条绳上,只有这种生命的寄托和信任,才可以去搭档。路线越难,这种依托更加强烈。共同经历了生死,那么还有什么不能互相交心。

最大理想是有个农场

在采访结束之际,罗彪谈到了自己的最大理想——“有一个农场,种自己吃的菜,养自己喜欢的动物,自给自足。到处去走走就好了。做一个快乐的人,大家有着我前面提到的那些兄弟朋友一样和睦的关系,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大家之间的温情,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

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教练王云龙在2005年认识了罗彪。

《山野 中国户外》:罗彪在你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云龙:他是一个“一见英语”和“一不登山”就头疼的阳光男孩,他执着、严谨、谦逊、随和。

2005年某天,我当时在新疆登协的大院子里,收拾第二天准备上博格达的装备。罗彪突然出现在我面前,他刚从慕士塔格峰下来,晒得黝黑,略带羞涩,感觉跟下乡的知识青年没啥区别。后来他就跟着我们去了博格达学习高山技能。

他对登山知识的学习如饥似渴,极其刻苦,干活任劳任怨。当时我就觉得他会是登山界的后起之秀。

《山野 中国户外》:据你所知,罗彪对老师、对长辈是怎样的态度?

王云龙:马哥(中国登山协会培训部主任马欣祥)在登山方面绝对是他的启蒙老师,无论是当初还是现在,只要一进山,他就要先给老师报告,登顶了第一时间给老师报喜,回来了第一时间给老师报平安。因为他明白,只有老师和朋友给予他的,才是最真的关心,他也以同样的方式回报着大家。

《山野 中国户外》:你认为,他创办“凯途高山”户外探险公司,具备怎样的优势?他在工作时,是一种怎样的状态?

王云龙:他的最大优势就是年轻,年轻就敢想,敢想就敢干,敢干就具备了成功的前提。其次,他自己扎实的登山技术和稳定的心理状态都使他可以在登山领域拥有一席之地。工作中的他基本很忘我,常常干到半夜。

对于他的职业轨迹,我认为现在更适合做运动员,再过10年适合做高山向导,退休前后可以考虑做个登山方面的教师。运动员绝对是吃的年龄饭,这没的说。高山向导除了具备高超的技术外,还要具有很强的心理素质和领导力,这方面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磨砺的。教师嘛,首先要有兴趣,其次要乐于传授,这些方面我觉得等他自己爬够了再考虑吧。

上一篇:登山事业后继有人 下一篇:潜探亚马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