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6-22 06:55:07

出口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李亚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摘要:出口型中小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已成为我国出口及外向型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时至2013年,贸易经济环境呈现出新的特点,国际贸易竞争加剧,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既有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又有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较大;出口退税率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等问题。本篇文章深入研究出口型中小企业,分析出口型中小企业面临的缺乏创新与品牌竞争力,融资困难等难题。提出了企业自身应提高综合实力,政府机构应构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以及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等措施。

关键词:中小企业;出口;企业政府合作;改革创新

1.出口型中小企业国际环境现状

2013年,世界经济将恢复常正常增长,但欧盟部分国家的债务危机依然是全球经济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总体来看,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直接影响接近尾声,2013年对外贸易将恢复常态性增长,危机后恢复性增长的结束将会使传统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增幅回落。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将会加强出口结构中制造产品和进口结构中资源产品的比重。

2.中小企业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2.1产权和品牌竞争力不高

目前在中国多数中小企业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口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服装出口大部分是贴牌生产(OEM)。通过自己品牌出口的产品,基本上是原材料类的中间产品,在国外终端产品市场上品牌知名度很低。

2.2中小企业企业创新能力较弱

由于经济实力弱,缺乏高级经营管理和各类技术人才,导致企业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市场需求变化,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造成产品质量不高、不稳定,因质量问题发生索赔事件时有发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没有显著的产品差异化,大多更不具备品牌优势,企业间产品与服务相同,没有自己的特色产品与提供特殊的服务,这使得中小企业的产品缺乏竞争力。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正是我国中小企业所面临与亟需解决的问题,我国出口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多数采用“三来一补”,企业只能凭借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而使得企业往往忽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即产品的市场研发与升级,新的技术与服务的应用。

2.3融资对出口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

一个企业的发展始终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资金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融资方面,在目前中国的经济背景下,企业融资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是债务性融资,包括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和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方式。二是债务融资,债务融资的主要渠道主要来自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在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是通过债务融资进行。我国的出口型中小企业主要从银行贷款,而银行贷款需要担保或者抵押。其中部分企业实力弱,多数企业没有土地证作抵押,很难从银行取得贷款。从民间融资,资金适应成本很高,难以承受。

3.促进中小企业出口贸易的对策建议

3.1加强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技术创新是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创新的具体措施有:一是加强技术开发,开发和实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大力开发新产品,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核心竞争力,以新取胜。二是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保障产品质量,以质取胜。三是加强生产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以廉取胜。四是积极开展产学研联合,开发生产高新技术产品,走高端产品之路。五是积极执行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确保生产达到国家规定的各项排放指标。

3.2多措并举,提升中小企业自身融资能力

一是守法经营,企业需要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完善与健全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融资能力的与合理经营,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出口型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支持和信任,就必须要有完善的财务规章制度。二是诚信经营,加强企业内部诚信体系建设,以良好的信誉赢得银行的信赖。树立起守信用、重履约的良好企业法人形象。三是完善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是制约企业发展增添企业隐患的一个因素,出口型中小企业需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制改造,解除家族制对企业发展的束缚。企业需要进行所有权结构调整,吸收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四是转变融资观念,股票、债券、短期融资债券等现代化的融资方式是筹集资金的良好途径;也可以通过融资租赁、动产抵押、权利质押等新的筹资渠道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3.3提高产品质量,争创名牌产品

质量是名牌的内涵,是产品的生命。没有产品的高质量,企业在竞争中就站不住脚。因此,要扎扎实实夯实质量这个基础,努力提高产品质量,以优质产品赢得用户、占领市场,进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为了确保产品质量,企业要严把原材料进货关,并在全体员工中强化质量意识,按ISO9002国际标准,严格要求并实施到每一个环节中的生产过程,要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措施以保证产品的质量,使产品质量与员工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加大产品和企业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各种渠道中的服务,树立良好的信誉。通过良好的营销策略,扩大市场覆盖面。

3.4转变营销模式与目标市场多元化

出口型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销售模式的创新和国内营销渠道的发展与培养。在销售模式方面,涌现了多种新的销售模式,如团购模式,B2B或者C2C,这些新的销售模式都会为出口型中小企业节约成本,带来新的活力与商。在销售渠道方面,由于大多数出口型中小企业没有自身的销售渠道,大多数的生产厂商是通过中间商出口,销售渠道单一。出口型中小企业要培养自己的营销团队,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扩大利润,降低风险。

3.5完善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目前出口型企业要实施“出口转内销”战略想要从“订单式管理”过渡到“需求导向管理”就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分析,把握市场的不断变化,了解市场的未来走向;企业需要在内部建立管理流程,实施精细管理;要将成本战略与市场品牌战略结合起来,从而主动掌握市场。(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本文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张群,陈丽敏,骆念蓓.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加工贸易出口企业的影响研究[C].国际贸易学会文集, 2009:10-12

[2]吴振兴,袁野.危机与转机——金融风暴、经济危机下中国经济的问题、政策分析与出路[M].新世界出版社,2009:5-8

[3]罗鹏,刘英侠.我国中小企业出口面临问题的几点对策[J].现代商业, 2007,(01):59-80.

[4]朱丽娟.中小企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公关世界, 2005,(02) :52-53

[5]刘永涛.试论我国出口型企业拓展国内市场的障碍与对策[J].江苏商论, 2013,(02):60-63

[6]谢学君.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之路[J].国际商务财会, 2008,(12) :30-35

[7]程全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3,(02):80-82

[8]冯浩,玄立平.中外中小企业成长期融资渠道的比较分析[J].财会通讯(学术版), 2005,(05):35-36

[9]刘红梅,刘楚达.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境与对策刍议[J].湖南大众传媒学报, 2006,(01):50-56

[10]吴三清.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影响因素及方式选择研究[J].暨南大学, 2004 ,(03):77-78

上一篇:基于财务管理角度的企业人工成本与控制措施 下一篇:浅谈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