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三步曲”

时间:2022-06-22 06:52:09

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三步曲”

摘 要:思想品德讲评课“三步曲”是指:充分准备、科学讲解、及时反思。

关键词:及时;到位;科学讲解;方法得当;反思

九年级的考试因为中考的临近,愈来愈带上了“预演”的色彩,在此背景下试卷讲评课就显得尤为重要,那怎样才能上好一堂思想品德试卷讲评课呢?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三步。

第一步:充分准备

1.阅卷要及时

每次测试后,教师一定要抓紧时间阅卷,及时讲评,越快越好。这样,学生就能在第一时间内了解到自己的测试情况,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听教师讲评,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最短的时间内批阅完试卷,在分析完试卷后与评分标准一起下发到学生手里,要求学生自我纠正错题。这就为试卷讲评的高效化奠定了基础。

2.批改要认真,分析要到位

批改过程要做到认真仔细,写好评语,让学生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做得好,要发扬。搞好试卷分析和评价,分析试题与教材、考纲的结合点,命题的意图,解题的方式;分析不同类别的学生在各类题型,各道小题上的得失分情况及其失分的原因,从而对试卷反馈信息作出整体的质量分析,便于讲评时做到有的放矢。

3.备课要认真

每次阅卷,我都将学生答卷情况做好记录,记清哪些试题答得好,哪些试题失分多;哪些是因知识掌握不牢失分,哪些是因技巧不当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等。通过统计和分析,写好试卷讲评课教案,确定哪些题必须由教师讲解,哪些题可以让学生讨论解决;哪些题该重点讲解,哪些题可以点到为止。这样讲评时才能做到有备无患,切中要害。

第二步:科学讲解

1.先后要有序

首先,教师要在讲评课开头几分钟,简单地向学生介绍本次考试的具体情况,公布分数统计结果、学生得失分情况、卷面规范情况,使学生对自己的考试水平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在这一过程当中,教师应当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以表扬激励为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考试中出现的错误要以引导为主,对考得不好的学生应该帮助他们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尽量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进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要求学生依据评分标准自我分析试卷,做到心中有数。最后,教师先讲有代表性的题型,重点讲普遍出错的题;而那些没有多少参考价值的题,以及学生普遍做得好的题则宜略讲甚至不讲,对个别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可以单独辅导。

2.快慢要结合

如果试题比较简单,学生基础又好,得分也很高,那么教师在讲评时,整个进度就得放快。一些题可以点到即可,一些题甚至可以不讲。教师讲评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知识的归纳、比较以及解题思路上。如果试题比较难,学生得分不佳,则讲评的速度不宜太快。

3.重点要突出

在讲评课之前,作为教师应当对题目进行选择取舍,重点讲评错误普遍、失分较多的试题。既要分析错误的原因,又要探讨纠正的方法;既要归结答案的要点,又要指导答题的规范;既要讲解共同存在的问题、考查知识的范围、考查的能力层次,又要讲解理论与知识的欠缺处、答题的思路、解题的方法;评一题多问、多题一解。帮助、启发学生找到差距,培养他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使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解决,需要采用不同的矫正方式。如,集体矫正、自我矫正、小组矫正等方式互相结合。最终要让学生对试卷的整体结构、基础题型以及测试目标和已经达成的目标有一个总体上的认识和把握。在纠正学生答题中各种错误的同时,把重点讲透,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对每一道题涉及的知识点应有一个基本方法的归纳。

4.方法要得当

教师在讲评试卷过程中应教会学生解各类题型的方法和技巧,应特别重视主观题的解题方法指导。要教会学生审清题意,如审题干、审题肢、审设问的技巧;学会找出关键词和关键句,联系课本知识点解答问题;注意答案的简明有效等。教师要对试题按知识结构板块进行梳理,有意识地借助试题引导学生把遗漏的知识点联系起来,加深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完整而又牢固的知识网络,使他们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够迅速判断和提取相关信息。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找出错误的症结,弄清哪些题目错得较多,错在哪里,学生需要何种帮助等。

第三步:及时反思

试卷讲评结束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试卷中普遍问题的复习工作,应把这些问题加以整理,做好笔记,为下次考试命题做好准备。同时,要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思想等实践活动进行有效的反思,对学生考试中错误相对集中的试题,要反思自己是否漏讲,是否讲透,并主动了解学生对讲评的反应,进而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力争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一堂优秀的试卷讲评课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得失、扬优补缺、巩固双基、熟练技巧、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08.

[2]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6.

(作者单位 山东省栖霞市翠屏中学)

上一篇:也谈中考满分作文技巧 下一篇:新课程下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