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野逼冶一下教师

时间:2022-06-22 06:26:16

不妨野逼冶一下教师

在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尊重教师个性的今天,教师管理方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势地“逼”一下教师,给教师适当增加点压力,促使教师成长。

一、“逼”教师学习

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不学习,就会被社会淘汰。作为教师,更应是如此。青年教师不要以为自己学识丰富,教点小学,绰绰有余,在师范所学,足够学生所用。殊不知,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输迅捷,学生学习渠道宽广,教师的一桶水远远满足不了学生。所以,学校要适时“逼”教师学习。一是学校规定教师必读书籍,写读书笔记。校长可以给教师买,也可以让教师自己选择购买,教师拿发票报销。二是积极开放学校图书馆,多给时间让教师学习或组织教师学习。三是积极搭建学习的平台,让教师多渠道学习。四是多开展学习成果展示活动,促进教师积极学习。适时地“逼”教师读一些专业书籍、教育理论书籍、文娱类书籍等,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教师知识素养。

二、“逼”教师上课

上课是教师的职责,这用不着逼,而上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教研课等课,可能就不是每位教师所乐意的,特别是中青年教师,顾虑太多,总是推三推四,怕出丑。这时,学校不妨“逼”一下中青年教师,硬性规定中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主动承担一定量的公开课、示范课和优质课。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必须要钻研教材,设计教学,推敲教法等,还要反复磨课,反思教学,修改设计,打造亮点,调整心态等。让教师自觉探索,自己研究,自己实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逼”着自己学习课标、学习教材、学习理论,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和学法,收集资料、综合考虑、科学取舍、确定目标、设计过程等,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反复试教,反复修改等,这就是磨课。磨课能磨掉教师身上的惰性与畏惧,磨掉教师的幼稚与无知,磨出教师的信心和动力,磨出课堂教学经验与底气。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经历才会有思考,有收获才会有发展。“逼”教师上课,“逼”教师成长。

三、“逼”教师听课评课

“不听别人的课,永远上不好自己的课”。这句话说得一点不假。中青年教师要上好课,一条有效快捷的途径就是多听别人的课,学习别人上课。由于中青年教师教学工作繁重,听课时间较少。这就需要校长抓住中青年教师的工作特点,采用“挤”“钻”的钉子精神,“逼”教师听课评课。一是规定教师要深入课堂,认真听课。要引导教师听课要准备什么,要听什么,记什么,思考什么。二是听后要及时总结,反复比对,优点何在,不足何在,如何应对等,并写好评语,参与点评。三是从评课中获得课堂教学经验,如,课堂“特色”是什么?课堂“亮点”在哪里?课堂“所得”有哪些?课堂“疑点”在何处?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等。我们听一堂课,评一堂课,都要有明确的目的。取长补短是我们听课评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听课评课后,不要只顾说长道短,更多的是要借鉴和比对,取长补短,提高自己。

四、“逼”教师写文章

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还要求教师要认真总结,认真提炼,形成经验。逼教师写作,一是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写教学后记,总结一堂课的成败得失。二是反思学科教学,就当前本学科教学现状进行反思,写点教学案例,教学随笔。三是抓住课堂教学,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片段教学设计,写出片段教学设计。四是思考教育问题,写点教学论文。五是写点下水作文或文学作品。六是写点教育教学研究方面信息报道等。七是逼教师参加教育教学征文比赛。学校要引领教师,为教师写作搭建平台,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

五、“逼”教师参加小课题研究

每位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有些可能是困惑教师很久的问题,如何有效破解?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一是切入点小,便于教师研究。二是小课题来自于教师自己的教学,是自己教学中的热点、难点、困惑点等问题,来自自己的课堂,自己清楚研究的目的。三是进行小课题研究,一线教师比较占优势,自己的班级、自己的课堂就是实验田,便于教师研究实践。通过“逼”教师进行小课题研究,“逼”教师学习理论,设计研究方案与实施步骤,请教其他教师,反复实验,反复研究,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重庆市开县赵家街道周都小学)

上一篇:教育中不该有“差生”概念 下一篇:给“非优秀教师”也设置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