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理论先行

时间:2022-06-22 03:01:27

德育工作:理论先行

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应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媒介,达到提高学生思想品德实际效果的目的,为此,必须研究它的理论规律和方法,不断进行实践、提高、总结。如何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的实效性,使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以及心理教育呢?笔者认为应在以下诸方面进行探讨。

德育工作重点:受教育者

在信息很发达的环境中,受教育者有多种选择可能性。因此,积极研究接受教育者的心理,以改进传媒效果已成为传媒理论研究的重点。这就是说,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必须将重点转向受教育者。以往的研究多是从施教的内容和手段着手,忽视了接受教育的这个主体。而今应开辟一个新的视野,应把眼光从教育者转向接受者,研究重点应从教师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接受”,从“灌输论”转向“接受论”,从“动机论”转向“效果论”。

德育工作的基本规律

需求驱动律 依照大众传播学观点,群众是否接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其关键取决于信息是否满足群众的需要。同样,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需求是进行接受活动的驱动力。

灌输受动律 上个世纪中期,大众传播者盛行“靶子论”。受传者是消极被动的“靶子”,传播媒介可以把各种信息灌输到受传者的头脑,就像子弹击中靶子一样神速有效。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活动中,个人能动性和社会的制约性是相互作用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是个人能力的接受活动,又是受动的产物,这就是灌输受动律的内涵。

个人差异律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性格对事物认识存在差异。大众传播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信息的不同反映,源于个人性格、态度和差别。梅尔文・德福洛曾提出著名的“个人差异论”。德育工作过程中受教育者的认识能力、个体心理等差异,决定了对接受教育的不同反应,这也是所谓“个人差异论。”

要研究影响德育效果的不良因素

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界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

亲疏关系因素 根据客观情况分析,学生受思想教育的亲疏影响可分为三类:一是与受教育者关系最疏远的人。这些人与受教育者往往接触极少,故传递教育信息不多,但这种影响虽是暂短的,偶然的,但其影响依然存在并不可忽略。二是与教育者经常来往,但关系并不密切。这种人常常会使受教育者打下深层次教育的烙印。三是与受教育者最亲密关系的人。这些人主要是受教育者的家人和朋友、老师,他们与受教育者在情感上和理性上有双重的关系,因此这些人对受教育者的影响最大,是使受教育者形成某问题观点的重要参照系。

“虚假接受”现象因素 按照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认识、认同和实践反映,可将思想政治工作接受情况分为虚假接受和真正接受。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并非“受”而是“化”,只有把思想政治工作中接受认识“内优”为情感、意志“外化”为行为才是真正接受,不能做到“内化”,则为虚假接受。

不当的接受因素 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应积极防止受教育者产生接受性心理障碍。第一,不合时宜。例如,进行事过境迁性的热点和敏感问题教育,就不会被接受者接受;进行周期过长,信息失效的内容教育,也难以令人接受。第二,非具体。一般受教育者面对一个没有目标和指向或者距离自己遥远的信息,往往很难接受。所以,教育工作者在德育工作中,切忌“一人有病叫大家都吃药”的现象。第三,缺少理性思考障碍。教育者如果对教育策略缺乏理性思考,也很难收到实效。

影响教育效果的心理因素 首先,动机对教育效果的影响。动机是指行为主体在行为过程中所趋向一定目的主观欲望或意向,它制约着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所采取的行动。动机与效果是相互联系的,不可分割的,没有动机就没效果,没有效果也就没动机,动机有积极动机与消极动机。其次,兴趣对教育效果的影响。要提高政治思想教育效果,还要使学生对政治教育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最后,情绪对教育效果的影响。情绪是人从事某种活动时产生的兴趣心理状态,情绪分为两大类: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不同的情绪必然产生两种不同的效果。良好的情绪能使人的认识活动积极起来。情绪是可以调节的,如何调节学生的接受教育情绪呢?其基本做法:一是激发接受教育者的积极情绪。使学生的热情建立在一种稳固而深厚的状态之中,激起学生有跃跃欲试的良好追求感;二是要为学生排忧解难。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各种烦心事,教育者必须帮助他们及时解决,使学生情绪上得到稳定。这样,就可以保持他们具有良好的心态,从而增强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理论终归要付诸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以上对于德育工作的种种论述,仅是相关理论与学校实际相结合下的一点感触与总结。各个学校都应结合自身特点,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实际的德育体系。这些体系最终又会汇聚成极具中国特色的教育德育体系。

(作者单位: 辽宁省瓦房店市第一中等职业技术专业学校)

上一篇:新形势下当好农村学校校长的思考 下一篇:做馒头等面粉制品不能再用“泡打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