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研究

时间:2022-06-22 02:47:52

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研究

摘要:节能建筑的墙体、 门窗 、屋面的保温隔热施工是节能效果的关键,所以务必要施工单位各部门 各工序严格按设计和材料施工工艺的技术措施执行,做好各质量控制点的验收。本文阐述了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探讨了建筑施工节能技术。

关键词:建筑;施工;节能技术;意义

Abstract: energy-saving building walls, Windows and doors, roofs of thermal insulation construction is the key energy saving effect, so be sure to construction unit department each working procedure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and materials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technical measures to carry out, make the acceptance of the quality control poin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ication,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Keywords: architecture; The constructio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significance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应用的意义

随着全球范围内对于能源节约的广泛重视,建筑节能在这个大背景之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当前大力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而建筑施工节能正符合当前的政策。工民建筑施工节能技术对于减少我国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有效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 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强调的是对于传统能源的节约利用,而是尽量多的应用太阳能 、自然光线、 天然材料等无污染的可循环资源,这也就无形中减少了人造建筑材料的利用,自然也就在客观上减少了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投入,对于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是极为重要的。 工民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也是极其重要的。 建筑工程施工所涉及的技术类型比较多,包含多个专业的学科知识与理论,并且相互之间也是紧密联系的,因此,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绝不是单一技术种类的表现,而是引起发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他技术种类集体爆发的一个起点,其具有连结与带动的意义和作用。

二、建筑施工节能技术

1、墙体施工

(1)空心砖墙体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沿竖直方向、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砍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

(2)空心砌块墙体

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这些不利因素的消除或减免。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混凝土小型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等。提高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从砌块质量、砌筑砂浆的质量和灰缝饱满度、砌块的整体性和均匀性、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措施。在砌块与构造梁柱交接处、门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儿墙、有集中荷载的应力变化处、墙面曲折和突变等重点部位更需要重视。

2、墙体保温施工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且要占有室内使用空间,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

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以各种轻骨料( 如膨胀珍珠岩、 膨胀蛭石、超轻陶砂 、聚苯乙烯粒 、浮石 、火山灰、 粉煤灰等)加入水泥、 石灰、 石膏、 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并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 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 门窗框 、管线施工不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 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 ,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 保温砂浆抹狄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中应注意:(1)基层作清洁 、修平 、湿润处理 。表面不易粘贴的混凝土墙、 梁、 柱等部位应打毛或刷粘结剂。(2) 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 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 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饼、 冲筋。(3) 每次抹灰厚度10mm 左右为宜 。当底层初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施工下一层 。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4) 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 防裂、 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随着新型保温产品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科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机械锚固使用。 目前只有少数外墙保温系统采用纯粘贴施工工艺。 挤塑聚苯板 、水泥聚苯板、 岩棉板、 玻璃棉板、 珍珠岩板都采用水泥砂浆、 聚合物水泥砂浆、 化学粘结剂粘贴,并用尼龙锚件 、膨胀螺栓将外层的钢丝刚水泥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 粘贴复合保温墙体,可分为内置式保温 、夹心保温或外置式保温3 种。 内置式和外置式粘贴复合保温应用面在不断扩展,施工工艺日趋成熟,施工中尚需注意以下环节:

内置式保温将保温层粘贴或加机械锚固时,需在内墙表面设平薄板、 钢丝网粉刷层 、胶粘剂加耐碱玻纤网抹面层等防护层 。施工时应保持粘贴面平整、 清洁 、湿度适宜,且屋面防水层完好和上层无施工水下渗。 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从阴角开始。 粘贴前应做好踢脚线和门窗洞护角 。挂镜线位置间隔从墙体中预埋木块穿过保温层用于固定挂镜线。 厨房 、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墙体防护面层应考虑防湿防渗和便于贴面。 在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踢脚线处易形成“ 热桥” 或结露滴水,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上述部位加强保温效果。

外置式保温,通常将聚苯乙烯板 、玻璃棉板、 岩棉板 、水泥聚苯板等保温板用粘结剂或锚固件将其与面层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面层内设加强网,聚苯板作保温层时用耐碱玻纤网聚合物水泥砂浆作面层,岩棉板、 水泥聚苯板等用钢丝网防水水泥砂浆作面层。

3、门窗节能技术

(1)采用新型玻璃

低辐射玻璃是在表面镀上一层半导体氧化物、一锡氧化物等涂层薄膜制成,主要特点是反射率低。这种玻璃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的透光率较高,反射率较低,可大量获得太阳辐射能,但对常温下的长波红外热的透光率很低,反射率较高,因而保温性能很好。 如制成中空玻璃,传热系数可低至普通单层玻璃的 1 /4 -1 /3,特别适于以采暖为主的北方地区使用,夏天也有一定的隔热效果。

(2)提高住宅外窗的气密性

如设置泡沫塑料密封条,使用新型的、 密封性能良好的门窗材料。 门窗框与墙间的缝隙可用弹性松软型材料、 弹性密闭型材料 、密封膏以及边框设灰口密封;框与扇的密封可用橡胶、 橡塑或泡沫密封条等;扇与扇之间的密封可用密封条、 高低缝及缝外压条等;扇与玻璃之间的密封可用各种弹性压条等。

(3) 门窗工程节能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a)门窗固定在砌块上严禁用射钉枪固定;

(b)框与墙体间缝填嵌的材料宜采用发泡聚苯乙烯(或聚苯板条)等弹性材料,并应嵌满压实,表面应光滑,平整无裂缝,缝隙表面用嵌缝油膏嵌实。

(c)中空玻璃的安装时余隙,嵌入深度要符合最小安装要求 玻璃安装时的弹性止动片应安装在玻璃相对的两侧,间距不应大于 300 mm,压条连续镶入槽内时,第一个弹性片应距槽角50 mm。

4、屋面保温施工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容重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此种屋面保温层施工的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注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注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夏热冬冷地区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

总之, 建筑节能施工中采用了大量新技术、 新材料、 新工艺,这将对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带来深刻的影响。同时,建筑节能工程的实施也将带来建筑施工工艺及标准的适当改变。

参考文献:

[1] 张伟平. 浅谈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要意义[J]. 上海建材, 2011,(03)

[2] 郭士峰. 浅谈建筑节能的措施[J]. 山西建筑, 2010,(36)

[3] 郑拥军. 优化建筑施工技术降低建筑能耗[J]. 建筑知识, 2010,(S2)

[4] 刘宁, 王玉磊. 建筑节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09)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发展策划思想在概念性规划中的运用 下一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