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土壤肥力现状调查及培肥对策

时间:2022-06-22 01:46:24

大理市土壤肥力现状调查及培肥对策

大理市地处云贵高原西部,横断山脉南端,点苍山以东。地理位置为东经99°55′~100°27′,北纬25°22′~25°28′。全市土壤较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目前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蚕豆、蔬菜、大蒜和烤烟等。为全面掌握土壤肥力情况,2003—2010年大理市在全市耕地进行土壤养分抽样调查,并与1985年的普查结果相比较,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为指导农民培肥地力、推广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1研究方法

1.1样品采集

根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要求,在大理市辖区的11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的1.252万hm2耕地采集土样,包括10个土类、15个亚类、30个属、36个耕作土种。2003年7月至2004年4月完成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采集土样225个;2007—2010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项目采集大田土样1 775个,共计2 000个土样。

1.2样品分析方法

由云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土壤分析化验中心和大理州土壤肥料工作站土壤分析化验室承担分析化验工作,测试土样项目有:有机质、pH值、全氮、缓效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有机质用重铬酸钾-硫酸氧化法测定,全氮用重铬酸钾-硫酸消化法测定,全磷用氢氧化钠熔融-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全钾用氢氧化钠熔融法测定,碱解氮用碱解扩散皿吸收法测定,速效磷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速效钾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进行土壤分析化验全测样657个,常规样1 343个,共完成13 735项次分析化验。

2结果与分析

2.1大理市土壤肥力现状

由土样的化验测试分析可知,大理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一是有机质含量高,均值62.70 g/kg;二是速效氮含量畸高,均值407.45 mg/kg;三是速效磷含量丰富,均值30.64 mg/kg;四是速效钾含量中等,均值140.07 mg/kg;五是微量元素含量不平衡,有效锌均值3.06 mg/kg;有效锰均值16.66 mg/kg;有效硼均值0.57 mg/kg;六是耕地土壤酸碱性为偏酸,pH均值5.80。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机质含量增加,速效氮含量剧增,速效磷含量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尤其是水田,速效锌增加1倍以上,速效锰下降70%左右,速效硼略增;pH值急剧下降,最小值为3.96。了解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对制定配方施肥技术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耕地土壤存在的问题

一是过量施用化肥。农民在施肥上误认为施肥越多,产量越高,收益越大,从而造成土壤部分养分富集、污染严重;二是盲目施肥或肥料配施不当[1-2]。农民不能因地、因作物生长平衡施肥,盲目使用化肥现象普遍,造成过量施肥,各种肥料比例失调;三是土壤有机质含量低。近年来,畜牧养殖产生的有机肥减少,导致农户施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施用增多,比例严重失调,造成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黏度加大,通透性变差,耕性下降。

3培肥改良对策

(1)优化耕作制度,合理轮作倒茬。一是改变传统的种植方式[3],发展粮肥兼用、粮经复种、间套混种、水旱轮作等多种种植方式;二是适量发展反季作物栽培;三是推行科技含量高的新型栽培模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

(2)广积农家肥,增施沼气液。实践证明,农家肥是优质的有机肥料,来源多、数量大。积制施用农家肥,既可培肥地力,又能减少施肥成本[4]。根据全市沼气池基本普及的有利条件,将积聚的丰富的沼气液(渣)施放于田,逐步实现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生态环保施肥方针。

(3)大力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肥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及农作物所需的微量元素、糖、酶、激素等,具有肥效持久、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品质量、产量和功效的作用。

(4)平整规划土地,完善排灌设施。整合资源,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条件。进行沟渠统一规划,桥涵同时配套;实行格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不断提高土壤产出、持续、高效能力。

(5)加强地力监测,科学配方施肥。根据大理市不同土壤类型、不同肥力田块、土壤供肥性能、田间肥料效应试验结果和作物需肥规律,按照目标产量施肥方法,因地制宜,建立配方施肥技术模式。并运用现代先进技术手段,监控土壤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土壤养分丰缺诊断和结合作物需肥规律、提出合理配方,并按照配方合理施用各种肥料。

4参考文献

[1] 赵瑞芬,程滨,张强,等.旱作农田不同耕作土壤养分状况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893-10895.

[2] 高辉,张洪程,邢琳,等.不同土类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施肥策略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1,32(2):42-47.

[3] 王淑彬,杜传莉,黄国勤,等.稻草覆盖对红壤旱地棉田土壤肥力和生物学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1,20(11):1687-1692.

[4] 金宏鑫,裴占江,李淑芹,等.污泥生物有机肥对大豆产量和氮磷吸收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2(1):92-95.

上一篇:机械化深耕灭茬整地与秸秆还田技术 下一篇:榆林市榆阳区春玉米产区风沙土土壤养分含量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