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06-22 11:02:56

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 要】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不同阶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均经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干预组总优良率93.3%,对照组优良率80%,干预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

【关键词】护理干预;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2-0141-01

髋部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损伤,如股骨颈骨折,股骨粗隆间骨折等。老年人骨质疏松,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髋部骨折,临床上常常将老年人髋部骨折称为濒死骨折,主要是由于老年人一旦发生骨折,保守治疗多数患者需长期卧床,而长期卧床所引发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故此目前临床上治疗多采用早期手术治疗,可以使患者尽早下地活动,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手术治疗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创伤,对老年患者身心健康及术后恢复影响较大,适当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病人恢复有良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来本院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龄60~78岁,平均72.6岁,股骨颈骨折3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2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干预组30例,干预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71.4岁,股骨颈骨折1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3例。对照组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9―79岁,平均72.1岁,股骨颈骨折14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2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文化程度、性别、年龄、治疗方法、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出院时、出院后的不同的阶段实施综合护理干预。

2.1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老年人易感到焦虑、孤独、恐惧和寂寞,骨折后,这些心理尤为突出,护理上根据患者不同的经历、文化程度、生活习惯、业余爱好,采取不同的护理办法[2],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赖和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状态。

2.1.2病情护理

2.1.2.1饮食和日常护理:老年患者的体质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治疗及术后的康复,依据患者体质差异,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加强营养,以提高手术耐受力[3]。术前尽快帮助患者习惯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及家属正确放置便盆的方法。

2.1.2.2牵引护理:牵引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的常规治疗方式,通常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选择皮肤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对于皮肤牵引,主要应注意松紧度的问题,过松无法起到牵引作用,过紧则会影响血液循环。骨牵引则应注意观察牵引线是否滑落,牵引锤是否着地,足底有无抵触床尾,针眼是否感染,可每天用75%乙醇棉球擦涂2次,并指导患者每天做好伤肢的足背伸、跖屈活动,以促进静脉回流,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及防止肌肉萎缩。

2.2术后护理

2.2.1术后病情变化观察:患者术后返回病房首先应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恢复期间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并禁食,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穿防旋鞋。术后24h内,患者疼痛较明显,而老年人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应视情况及时采用药物止痛。同时观察术后患者切口渗血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的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

2.2.2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老年人髋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压疮,肺部及泌尿系感染及下肢静脉血栓等。a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后常需长时问卧床,易发生褥疮,尤其是骨突部位,因此密切观察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的发生[4]。b老年患者呼吸道黏膜萎缩,气道分泌物易于滞留,容易发生肺部感染。可行肺活量锻炼(如缩唇呼吸、行吹气球功能锻炼等),并拉吊环每日3次,每次5~l0下,以增加肺活量;鼓励自行咯痰。c床上行大小便易致泌尿系统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增加尿量以达冲洗膀胱的目的,尽量鼓励患者自行排尿。d老年患者下肢骨折后因下肢制动,血液循环减慢,极易形成下肢静脉血栓。可抬高患肢30cm,鼓励患者早期行股四头肌收缩及足背伸等锻炼,以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肿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同时可给予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

2.3出院指导及功能锻炼护理:术后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完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后功能恢复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术后第1天指导患者做患肢远端功能训练及双上肢活动,定时按摩下肢肌肉,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和深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2天即指导患者屈伸踝关节、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术后l周可在床上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伸直膝关节,背屈踝关节,足跟离床20cm,空中停顿5~10s后,放松,如此循环;鼓励患者扶拐行走,先用双拐,再用单拐,要避免屈髋大于90°,3个月后弃拐自由行走。

3 结果

两组患者均经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干预组对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对患者仅行常规护理。对于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采用Harris评分经行评分,优良(≥80分),尚可(70-79分);差(

4 讨论

老年患者有其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年老体衰,骨质疏松,易于发生髋部骨折,加之并存基础疾病多,骨折后对于患者生理,心理影响较大。老年髋部骨折后卧床时间长,易出现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危害患者生活质量,手术治疗可以尽早使患者下地活动,改善患者身体机能,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但手术本身也是一种创伤,存在一定风险[5],故围手术期正确、完善、科学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的关键,通过科学的护理干预,使患者在术前达到良好的状态,有利于老年患者平安度过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并于术后正确指导患者行功能康复锻炼,对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学梅.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的护理.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4):49―50.

[2] 韩媛媛.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91―92.

[3] 段峰.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7):41―42.

[4] 林慧玲.预防老年髋部骨折压疮护理管理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1):72―74.

[5] 徐莉,张红.高龄髋部骨折围手术期46例护理干预及肺部感染风险评估.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268―1269.

上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下一篇:使用VSD治疗骨科感染伤口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