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人人都要提防的7大心理健康陷阱

时间:2022-06-22 10:08:58

独家调查:人人都要提防的7大心理健康陷阱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一些不健康心理的困扰,尤其是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在,压力无处不在、人际关系更加复杂,生活中“心理陷阱”更多,容易受到某种不健康心理的“纠缠”。如果处理不当,问题就可能变得严重,甚至造成心理和躯体疾病。

正因为心理问题与每个人健康息息相关,本刊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前夕发起了“影响你最深的不健康心理”专题调查。调查在新浪网和本刊官网同时进行,广大读者、网友积极参与,最终评出了7种影响一个人最深、最多的影响健康的“心理陷阱”。本刊特别邀请多位资深专家,从不同角度畅谈他们对这些不健康心理的的看法,并用通俗、简炼的语言告诉大家怎么处理对待它们,摆脱烦恼、减轻压力。

独家调查:人人都要提防的7大心理健康陷阱

专家简介

崔丽娟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上海市社会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及常务理事、上海市老年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社会心理学、老年心理学等。

我的心理格言: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子”,他们会在你需要的时候提供心理支持给你。

耿文秀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上海市婚姻家庭研究会副会长。擅长临床心理学、法律心理学、性心理学、女性心理学、心理健康等。

我的心理格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是心理平衡与健康的“灵丹妙药”。

傅安球 上海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美国催眠师考试委员会催眠治疗导师。擅长应激障碍、神经症、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心境障碍等心理问题的矫治。

我的心理格言:遇到压力时,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你会豁然开朗。

张杰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特聘教授兼院长,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学终身教授,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NIMH)项目主持,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特聘教授及博士生导师。

我的心理格言:在感到“纠结”的时候,不妨有所放弃,那样才能化解“扭力”――一种复杂的压力。

师建国 西安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行为医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常务委员,陕西省医学会精神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恐惧症、成瘾疾病的治疗和心理咨询。

我的心理格言:完美要适度,过度追求或处处追求完美,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

王振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身心科副主任医师。长期从事临床心理工作,在强迫症、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心理应激与心理创伤的临床治疗与病因研究领域具有较深的造诣。 在人际交往指导和工作压力管理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我的心理格言:生活小事带来的自认为无足轻重的不良情绪,也要及时疏泄,否则日积月累会导致情绪慢慢变得不稳。

本刊与新浪网联合调查:影响人最深的7大心理健康陷阱

根据个人经历和体会,以下哪些负面心理对你产生过较深的影响,以至给你带来麻烦?

逃避问题 13.3%

冲动易怒 12.0%

无聊空虚 11.4%

急于求成 10.7%

懊悔自责 8.8%

心存侥幸 8.8%

报复心理 6.8%

…… ……

逃避问题:别做现代社会的“鸵鸟”

逃避问题的心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一个学生为了逃避学习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而迷恋上打电脑游戏,一个白领为了逃避工作压力患上了网络成瘾,一个销售人员逃避工作中的人际交往,导致“社交恐惧”症状……

心理学上,逃避是指个体面对问题和困难、或遭受挫折后,不敢面对现实、正视问题,而是采取避开问题的处理方式,以至放弃现在的任务目标,而撤退到“比较安全的地方”去。研究发现,很多成瘾性问题,都与逃避心理有关。游戏成瘾、网络成瘾,可能只是表面现象,其根源却是现实生活中碰到了问题、困难和挫折,当事人选择用打游戏或上网的方式来暂时忘却生活中的问题。逃避问题的心理可以出现在很多方面:工作、生活、学习、婚姻、人际交往等等。

由于生活节奏快、竞争日趋激烈,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压力普遍较大,致使逃避问题的心理更加普遍。之所以逃避,是因为遇上了困难,而个人又感觉很难克服困难,从而选择了逃避。逃避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人会转移注意力,有的人可能会自责,有的人可能会主观上忽略问题,等等。

逃避问题的心理如果长期存在,由于问题本身得不到解决,压力却越来越多,焦虑情绪得不到解决,可能会让心理问题更加复杂化。若是一味选择逃避,还可能引起习惯性退缩。心理咨询中发现,因为逃避各种问题和压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不在少数。

据说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进沙里,故有人把逃避问题的心理称为“鸵鸟心态”。

克服指南

理性分析所面临的问题。在纸上列出问题中所有的困难,以及其中比较容易解决的那些方面。让自己对整个问题有一个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

想一想过去的成功例子。遇到困难和问题时,逃避者首先想到的可能是自己做不好事情怎么办。与其这么想,不如想一想,自己还是能把事情做好的。把自己过去成功的例子一一写下来,放在自己的面前,这样有利增强信心。

3.试着去挑战一下极限。逃避是没有用的,总有一天是必须面对这些问题的。不妨在遇到大的困难的时候,尝试着去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或许你会发现,问题其实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困难。当你冲破了这个障碍的时候,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增强了。

4.不要过分讲究完美。一些完美主义者,由于希望自己把事情做得非常完美,而现实是那样做非常困难,于是干脆选择逃避。其实,世上本来没有完美的事情,不妨把目标降低一点,这样困难也许并不那么可怕了。

5.走出第一步。面对困难时,与其想象问题有多么可怕、多么难,不如行动起来,走出第一步。当你害怕做算术题时,不如选择最简单的课后练习题做起;当你害怕别人与人谈话的时候,不妨先拿起电话机……

6.休息好。有时候,由于工作繁忙、压力大等原因,人休息不好,甚至出现失眠等。这种情况下,由于人体处于疲劳的状态,面对困难时,容易因为体力和脑力不支而出现逃避退缩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不妨放下手头的工作,好好放松休息一下。比如,睡个充足的好觉,到外边打一场球,等等,让身体得到彻底的放松和休养。然后再面对任务时,也许就不觉得那么难了。

7.清理一下。有时,环境中的杂乱无章,可以给人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干扰,也会分散个人的注意力。当你发现自己有逃避心理时,不妨干脆放下手头的事,清理一下桌子、居室,保持一个整洁的环境。也许你的心情就因此会更加平静,有利于你全心全意对付目前的问题。另外还要拔掉网线,关掉手机,以使自己受的干扰更小。

8..正面的自我对话。对自己说:“我可以完成这项任务”“我能解决这个问题”“我可以克服这个困难”……正面的自我对话,有利于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反之,有的人内心总是对自己说:“这个问题好难”“不好解决”……这项负面的自我暗示,会打击个人的信心,促成逃避心理。如果自己经常有这种负性的自我提示,一定要用正面的自我肯定的话代替掉它们。

手机成瘾等成瘾行为的背后,可能是逃避现实当中的问题。

延伸阅读

阿Q精神:另角度看逃避心理

阿Q精神,也叫精神胜利法。它来自鲁迅小说《阿Q正传》。主人公阿Q是一个横遭压迫、备受屈辱的流浪汉,但他却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安慰自己,都自以为是“胜利者”。虽然他的生活在别人看来很苦,但他的心情却一直很好。这种阿Q精神便是精神胜利法。说的是当你放弃了那个目标之后仍然感到很愉快,因为阿Q在任何困境之中都是很愉快的。

其实,阿Q精神也是一种逃避问题的心理表现。逃避心理虽然有其负面作用,但却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保护机制,可以使当事人在当时避免承受过大的心理压力、打击。当面对的困难极大,根本无望解决时,逃避心理或阿Q精神也未必没有正面的意义。生活中有一点“精神胜利法”,对即时减轻心理压力还是有意义的。当然,这并不是鼓励满足现状和不思进取,应该说人们要实事求是地量力而行。

冲动易怒:当心不良情绪积少成多

人们常说“冲动是魔鬼”,生活中经常遇到因“一时冲动”而造成的各种不愉快甚至悲剧,但许多人却经常重复着这种冲动的言行,即使经常事后后悔,却改不了自己的“坏毛病”,因此而懊恼于自己的“性格冲动”。那么,冲动到底是什么?所谓“冲动”,多指做事鲁莽,不考虑后果。心理学上的冲动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发突然、缺乏理智而带有盲目性、对后果缺乏清醒认识的行为,是一种情感特别强烈,理性控制薄弱的心理现象。

冲动现象可见于各种年龄段,但未成年人的冲动行为往往会被大众所包容,因为在人的心智发育未成熟的情况下,当面对突发的状况或个人愿望未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容易表现出不理智的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和对规则、规范的认知,这种未成年人中常见的冲动行为往往会逐渐减少。

成年人的冲动行为则可能给他人和自己都带来很大的危害:较轻者可能影响到人际关系、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不愉快,如有的人言语冲动,容易出口伤人;较重者行事鲁莽、遇事脾气暴躁、不顾后果,甚至造成人身伤害,如有人因小事争吵也会失控摔东西、伤人;更有少数人还会因此而导致犯罪行为。

对于平日行为稳重、没有冲动性格的人,如果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容易冲动、行为鲁莽,则可能是由于急性心理压力或精神心理疾病所致,如工作不顺导致情绪不稳者容易对周围人发火、产生冲突等,而躁狂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患者也可以表现出冲动情绪和言行。

延伸阅读

冲动是否是天生的?

多数的冲动是由于性格使然,这种冲动往往是由与生俱来的生理因素和童年期的成长过程共同造就的。人的大脑中有多个脑区与冲动情绪和行为相关,这些脑区的活跃程度在不同的人中可能存在先天差异;但后天的培养和学习也会改变部分脑区的功能活动,从而调整人的行为使之更适合环境,冲动现象将得到改善,这也是多数人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个性变得“成熟”而较少有冲动的原因。通常成年后,这些区域的功能趋于稳定,没有特别的干预不会发生大的变化。但也有很少一部分人,自幼行为冲动就比同龄人多见或严重,常违反各种纪律或约束,并一直持续到成年,这可能属于“冲动型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为情绪不稳定及缺乏冲动控制能力,暴力或威胁的突然爆发也很常见。

来自知名游戏“愤怒的小鸟”的启示

不要当愤怒的小鸟

不要做欺负人的“老大”

愤怒情绪易于传播

不要采取不正确的泄愤方式

愤怒引发报复

克服指南

1. 平日疏泄情绪、减少情绪垃圾。即使性格冲动的人,真正冲动行为的发生也往往不是只因为某一件事情引发。往往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自认为小的事沉积在心里,日积月累情绪慢慢变得不稳,当遇到稍微大些的不愉快时,便爆发了冲动。因此,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带来的自认为无足轻重的不良情绪,也要及时疏泄。

2. 改变认知、遇事克制,缓冲情绪。冲动,或不良情绪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别人无恶意的一句话可能造成你的不快。这种不快往往是由于个人本身对那句话的错误理解,或者说“负性”理解造成的。因此,要善于换角度看问题,当要发火时在心里多问一句自己“还有没有其他可能”“或许我误解了”,给自己10分钟的思考时间再发火。这样10分钟的缓冲之后,往往火气就减弱了。同时,利用这一缓冲时间也可以思考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转移注意,化解情绪。预防冲动要及时转移注意力。大量事实证明,冲动情绪一旦爆发,很难再对它进行调节控制,所以,必须在它尚未出现之前或刚出现还没升温时,立即采取措施转移注意力,避免其继续发展。比如,离开引起愤怒情绪的场所,尽力让自己想一些无关的事,做一些具体的活动,让大脑不需要马上去处理不良刺激,此即所谓“眼不见,心不烦”。但需要注意的是,事后需要静下心来思考和处理相关的事情。

4. 经常提醒防冲动。对于特别容易冲动的人,有时需要给自己一些特别的提醒,可以是周围的朋友,也可以是摆放些物品、书画等。如有特别容易对家人生气者在家中悬挂“莫生气”的字画,林则徐就曾经在自己书房显眼的地方贴上“制怒”的条幅。

5.对于前面提到的有精神心理疾病者,虽然上述方法也有一定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及时治疗相应的疾病。

改变冲动易怒的性格

鸟巢:找一个安静、平和的地方 气球样深呼吸:缓慢和深沉地呼吸

TIPS

让生活中少点“扭力”

现在大家对心理压力谈得很多,我想特别提一下“扭力”。所谓扭力即“不协调压力”,它与简单的压力不同。压力只是一种单向的现象,只要有一个压力源即可产生压力,而扭力的形成至少包含了两种压力源或者两种相对立的社会体验。通俗地说,扭力就是大家经常说的“纠结”。只有在压力和另外一个不同方向的压力同时出现时才会有纠结或扭力。比如,当你非常想成功,但丝毫没有成功的基础和环境时,你面临的是重大纠结或是理想与现实不协调的扭力。如果扭力没有能够及时降低或消除,后果将是不愉快、沮丧、痛苦,甚至绝望,而简单压力对多数人来讲不会产生痛苦和绝望。解决扭力需要消除、放弃或降低其中一个压力。比如,在面对成功目标难以实现的纠结时,或者更加刻苦学习、工作和锻炼,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改善环境,或者是干脆放弃那个不切合实际的成功目标,这样扭力才能缓解、消除。

无聊空虚:学会发掘简单的美

现在网络信息发达,经常能听到人们在网上发出感叹:生活好无聊、空虚!事实上,有调查表明,这种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也有网友说:“是你生活太好了,才会无聊。”的确,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根据心理学的原理,人只有在低层次的基本需求(吃喝穿住)满足后,才会考虑高层次的需求(精神需求)。无聊、空虚都属于精神层面的感受,所以,这是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的一种问题。进一步分析后会发现,无聊空虚与生活缺乏目标有关。正因为不用为吃穿发愁,就没有这方面的目标,而更高的目标,自己可能又达不到,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无聊无目的”状态。

心理学研究者总结后发现,无聊空虚通常发生在两种情景之中:一种是物质条件优越,无需为生活烦恼和忙碌,习惯并满足于享受,看不到也不愿看到人生的真实意义,没有也不想有积极的生活目的。另一种是“心比天高”,对人们通常向往的目标不屑追求,而自己向往的目标又无法达到而难以追求,结果是无所追求,心灵虚无空荡、精神无从着落。

克服指南

1.适度降低目标。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大多数人受条件的限制,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而很难有突破,这是客观的现实。所以,目标不宜过高,否则因为无法企及会失去生活目标。“无聊无目的者”首先应该做的是下调目标,着眼于眼前的事。不要高不成、低不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本来就很平凡。与其追求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如静下心来,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去获取生活的成果。

2.从平凡中发现美。学会欣赏那些平常、重复、看似枯燥甚至辛苦的事情,从中发现一种简单的美。那样,就会调动自己去做这些事的积极性,使自己的生活充实起来。

3.发展爱好,与人接触。现在社区里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有各类兴趣爱好小组,不妨试着去参加。尽量参与跟别人一起做的事情,因为人本身是社会的人,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社交圈子。不建议在网络上参与兴趣活动,因为缺乏人与人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4..不要做让自己感觉更空虚的事。长时间的上网、看电视会让空虚、无聊感更加明显,所以,要有意控制自己尽量少采取这些消遣方式。

消除无聊空虚感,让生活充实、情绪积极,才能身心健康。

高能量

焦虑 行动

消极 积极

抑郁 平静

低能量

TIPS

建立自己的心理支持“圈子”

人是社会的人,生活中在社会群体当中,都渴望有群体归属感。人要走出家门,融入到社会中,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满足,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社会支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我们每个人,要保持完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就应该努力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社会支持圈子。这个圈子包括家庭、朋友、同事、业余爱好团队等。当遇到心理压力的时候,你的社会支持圈子就能发挥作用,帮你克服渡过难关。

急于求成:目标适度才能心理平衡

现在,急于求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从小的方面讲,现在流行所谓“快速高效”,大家都希望能短时间完成手头的任务,这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有一定关系。从大的方面讲,多数人都希望能快速取得成功、快速致富――这种现象在年轻人当中尤其普遍。目前社会上流行所谓“成功学”。其实世界上并没有真正的“成功学”,因为成功没有窍门。但这种说法的流行,说明大家对成功、财富的渴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

现实中,金钱至上的观念很流行,很多人都失去了精神上的追求。由于攀比心理的存在,大家都希望迅速有钱、有地位、有房、有好车……如果达不到这些目标,就会有失落和不安全感。在这种背景下,急于求成的心理便普遍存在。而且,为了尽快实现成功的目标,日常生活中处理具体事务时,也难免会出现急于求成的心理――当然这与工作压力、工作节奏等关系也非常密切。

急于求成的心态,容易给人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事实上,现代人生活压力大,也与此有关。为了快速取得成功,有的人会加班加点、透支体力干活,并因此导致各种身心疾病。

目标 现实

只有目标和现实相称时,心理才能达到平衡

克服指南

1.从当下做起。希望成功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欲速则不达,急于成功、急功近利的心理,只会增加个人的心理压力、降低工作效率。记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还是要靠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其想着成功,不如活在当下,做好眼前的事情。只要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就会为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2.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迷失了自我,不要想着挣那么多钱。有的目标可能并不切合实际,徒增心理压力。仔细分析一下个人的处境和能力,制定适合自己的成功目标。当然,目标可以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个人能力的提高而不断调整。

3.平时多去做一些平和、节奏缓慢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拳等。这些运动,会让人体会到慢节奏是怎么回事,有助于调节浮躁的心态。

4.学会欣赏做事情的过程。不要过多地考虑某项任务的结果,也不要考虑花多长时间才能完成任务。学会欣赏做事情的过程,欣赏完成任务过程中的那种感觉,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此时此刻在做的事情上。

5.多给自己一点时间。任何目标的实现,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得到。房屋都是一砖一瓦砌起来的,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才能完成。耐心一点,多给自己一点时间,只要继续努力,也许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

耐心能缓解压力 急躁会增加压力

TIPS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目标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们普遍有些浮躁,也承受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其实,压力与我们自身的定位息息相关。如果自我定位不准,就会招来压力。因此,一定要找准自己的位置,制定适合自身能力和条件的目标。如果在实践中感觉目标过高、难以企及,就要及时调整、降低目标。只有适度的目标,才能带来心理的平衡和宁静。

懊悔自责:别过分苛求自己

现实生活中,大家每天都要做很多事情,而其中一些事情难免就没有做好。于是,有些人就会为没做好某件事而感到后悔、自责。这是正常的心理活动,一般任其自然就可以了。但有的人却经常地懊悔、自责。这是怎么回事呢?

临床心理学的实践中发现几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平时经常做错事情,于是导致他们经常发生懊悔和自责心理――因为这种心理是伴随“做错事”而发生的。另一种情况,则出现在完美主义者身上。他们事事追求完美,容不得自己出错;一旦做得不完美、有瑕疵,就要自我责备。还有一种情况,见于抑郁症患者。他们过分自责、懊悔,其程度经常与实际上发生的事的后果不相称。一般地说,懊悔自责导致的心情低落持续2~3天,以至于更长时间,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如何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月,就应该考虑是否有抑郁症的可能。还有种情况,就是患冲动性人格障碍者,他们经常有攻击,而过后又为自己的行为而感到后悔,但下次遇到同样令他们不满的事,攻击行为又照发不误,然后又会懊悔……这种人格障碍者需要矫正不良人格,才能改变这种恶性循环。

在世界杯赛场上,如果球员不小心失误,导致对方进球,产生自责懊悔心理而不能及时调整过来,肯定会影响此后在比赛中的发挥。这种例子很常见,也是一些球队心理顾问必须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克服指南

1.顺其自然。要认识到,犯错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不断犯错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所以,不必为出了错而过分自责、懊悔,对这种心理,大可顺其自然。当然,如果是经常性出错,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就要反思、总结一番,争取下次不再出同样的问题。

2.要建立自我意识。有时候,懊悔自责的心理会形成为一种模式,在你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发生了,就像一种习惯一样。比如完美主义者,苛求自责自己似乎就是一种习惯。对此,一定要建立一种自我意识,就是要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自责模式”。一旦建立了自我意识,就有办法克服这种心理陷阱。

3.找出懊悔自责的内容。问问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自责懊悔,这样到底值不值得?自己在懊悔自责上面花的时间,是不是对个人精力和时间的一种浪费?这么做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通过上述自我剖析,会对整个问题有更明确、清晰的认识。

4.多点“自我同情”。人们一般是把同情心指向别人的,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自己也保持一份同情心。想一想,自己可能并不是有意要做错事的,可能事情的难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等等。要多点“自我同情”,学会宽恕自己。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自己不需要总结。事实上,在心理上要对自己多点同情、鼓励,在行动上,则要更加努力,学会从错误中汲取教训。

5.如果懊悔心理长时间存在,导致个人心情低落等,则要注意抑郁症等心理疾患。应该去正规的精神卫生机构接受咨询、诊治。

懊悔自责可以成为一种沉重的心理负担,如果长时间如此,要警惕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可能。

自责

TIPS

换个角度方能想得通

生活中的压力、烦恼、不良情绪,多与我们主观上对问题的看法有关。心理调节的关键在于调整自身对问题的看法,即换角度看问题――这可谓最有效、最简便的心理调适方法了。比如,失恋造成了痛苦,且恋情无法挽回时,很多人沉浸在“失恋”的思考和痛苦之中。这时,不妨换个看问题的角度,问问自己:失恋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还有新的机会去寻找新的恋爱对象?原来自己可能想“一切都完了”,现在换了看问题的角度,变成“可能还有更好的机会”,这样看问题,可能失恋就没原来想象的那么严重。换个角度方能想得通。而聊天、读书等措施有利于发掘新的看问题角度,在承受心理压力时不妨尝试尝试。

心存侥幸:勿滥用“自我心理防护”

侥幸心理在生活当中非常普遍。最常见的比如买,以至于“炒股”、考试前的压题,甚至一些贪污犯罪也是出于侥幸心理。就医学方面来讲,有一些人患病后心存侥幸心理,不去医院认真检查、治疗,认为疾病自个儿慢慢会养好,或者认为自己年轻、身体好,有点毛病也不会出问题,等等。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健康问题可能会变得严重起来,再去治疗往往失去最好的治疗时机。

侥幸心理是很常见的,其危害也是显而易见。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心存侥幸?因为他们希望获取意外的收益,毕竟任何事件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何不押一次宝呢――侥幸者都是这么想的。不过,遗憾的是,凡事都有一定的常态、规律。绝多数情况下,获取意外收益是不可能成功的,概率是极小的。

需要指出的是,侥幸心理一些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的心理反应。比如,考试前很紧张,“压题”虽然是出于侥幸,但却可以缓解一下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增加一点信心,让自己多一份安全感。虽然面对危机、焦虑,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侥幸心理往往具备一定保护自己的作用,但如果经常性地持有侥幸心理,就可能过分依赖于它,使之成为一种“心理”。事实上,生活中凡事心存侥幸,把好多结果都压在上面,无异于,最后受损失的是自己。

将100%的行动押在90%失败的可能性上,是所有侥幸心理者的特征。

克服指南

多点自知之明。既然侥幸是“压宝”,就要接受其结果。进一步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愿意不愿意接受那样的结果呢?毕竟多数情况下,靠“赌”是不行的。在做一件事前,不妨认真考虑一下成功的概率,然后考虑一下自己对不同结果的承受力。然后在两者之间找个最佳的平衡点。

有意减少侥幸的做法。侥幸心理有时具备自我保护的作用,但如果经常如此,面对生活中不断的失败,则会造成心理疾病。要告诫自己,偶尔拥有侥幸心理不要紧,但决不允许其成为常态。当然,这只适用于结果不严重的情况,如考前压压题等。

相信行动最有说服力。努力多少就会得到多少,没有行动一切都是空谈。因为大多数时候事物是公正、公平的,靠“运气”就想取得大家都想得到的,并不现实。总之,心存侥幸者应该记住:一切来自行动,不努力肯定是得不到的。

学会排解焦虑。面对生活中的焦虑情绪,要通过倾诉、听音乐等方式缓解,不宜依赖于侥幸心理的“自我欺骗”。比如,体检中查出问题,心理不免要焦虑、不安(有时自己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时要正确对待。一方面,这种不安可以理解,不妨与知心的人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另一方面,不要心存侥幸而回避问题,应遵守医嘱进一步检查,如有必要应接受治疗。

报复心理:换位思考能平复心情

说起报复心理,大家都觉得很可怕,这与媒体报道一些后果较严重的报复性事件吸引了大家的关注有关。其实,报复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是指在社会交往中欲以攻击方式对那些曾给自己带来挫折、不愉快的人发泄怨恨、不满的一种情绪体验。具有一般报复心的人并不鲜见,且多数不一定有公开的报复行为,仅存在一定的报复心理。

具有强烈报复心且采取报复行动的人只是少数,但有些人由于采取的手段具有极端性,如恶意中伤、造谣诽谤、施以暴力,甚至残害性命,故可导致严重的后果,害人害己。这种不计后果的报复心理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①消极性,即从性质上看,无论是这种心理的本身,还是即将产生的后果,都是不良的。②潜伏性,企图报复何人,采取何种方式,一般是不可告人的。③目的性,报复的对象很明确,达到的结果也很清楚。④综合性,可有不良的嫉妒心理、猜疑心理及虚荣心理等,这些都可以引发或加重报复心理。

在愤怒、心理不平衡的时候,想象美丽的蓝天中飘飞着五颜六色的气球,这些气球飞得越来越高,在蓝天中看着越来越小、越来越远……这样有助于心情的平复。

让它去吧!

克服指南

1.脱离导致报复心理的现场。心理学实践证明,发生某种心理刺激,迅速离开现场,有利于淡化这种刺激。所以,应该第一时间脱离现场,那样,报复心理导致行动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2.提醒自己,给自己一点时间。正常人报复心理多多少少会有一点,并不会引发报复行动。可能当时因为气愤等产生了报复心理,但这种报复念头随着时间推移一般会自然消失。提醒自己,不要过分计较,甚至付出行动,那样反而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对自己反而不利。在人际交往中,不可能没有利害冲突,能化干戈为玉帛者是机智坦荡的人。此时,可以转移注意力,参加引起自己兴趣的活动,比如去打球,或者找人聊天。正常情况下,报复的心理会随着时间推移烟消云散。

3.做一次换位思考。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境遇之中,想想自己会怎么办。通过心理换位思考,也许能理解对方的一些苦衷,正确看待他人给自己带来的挫折或不愉快。当然,这样做也可能是无效的。

4.用无后果的方式宣泄一下心中的不平。例如,可击打一些无用的物品,来让精神放松。可以买一个玩具(最好是毛绒玩具),在心情烦乱的时候充当发泄的对象。或者走到一个无人的地方,将对方痛骂一顿;或写一封“不寄出的信”,用文字抨击你不喜欢的人,等等。

4.如果自己有实施报复行为的想法,一定要问问自己:“这样处理问题理智吗?”“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可以列出一张表,写下这么做能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和害处,然后客观地比较一下利弊。这样做有可能让自己冷静下来,克服“豁出去”的想法和做法。

5.如果感到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通过理智告诉自己,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通过专业的咨询、治疗手段,多可以帮助化解心中的不忿。

产生报复心理时,可以通过捏塑料球等方式放松一下精神状态,让心理向平衡状态恢复。

TIPS

完美主义要适度

人人都会有一定的完美主义,但过度追求完美或处处追求完美,常常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心理压力。不妨退一步,将完美控制到适度、学会接受一定的瑕疵,那样会生活会变得更轻松、惬意。

上一篇:中职议论文写作立意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试论“英语专业学生与非英语专业学生互助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