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CPAP治疗后血浆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时间:2022-06-22 08:40:26

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CPAP治疗后血浆抗凝血酶Ⅲ\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摘 要 目的:探讨CPAP治疗前后的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40例多导睡眠图确诊重度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前后和40例健康对照组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的变化,并比较其差异性。结果:重度OSAHS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反应纤溶活性的抗凝血酶Ⅲ降低,D二聚体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以上两种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OSAHS患者经CPAP治疗后抗凝血酶Ⅲ升高,D二聚体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重度OSAHS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CPAP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患者高凝状态,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抗凝血酶Ⅲ D二聚体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一种最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多项研究表明,OSAHS是冠状动脉疾病事件及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1,2]。本研究对重度OSAHS患者血浆抗凝血酶Ⅲ及D二聚体水平进行了观察,并分析CPAP治疗对其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09~2010年收治经Alics型多导睡眠监测诊断为重度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40例为OSAHS组,符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即符合睡眠时间≥7小时,呼吸暂停次数≥30次,呼吸紊乱指数(AHI)≥40次/小时的SAS的诊断标准,符合重度OSAS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0人,选择同期在本院就诊的,行多导睡眠监测提示AHI<5次/小时,年龄、性别比例及体重指数匹配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OSAS组年龄28~77岁,平均49.18±12.11岁;对照组年龄25~76岁,平均43.8±7.7岁。两组年龄及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98,P=0.098),(X2=0.069,P=0.775);OSAS组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除外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及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并且无口服抗凝药物史等,并在进行睡眠监测前均获得入选者的知情同意。

多导睡眠监测(PSG):采用Alice-5系列睡眠监测系统进行夜间睡眠监测,监测时间9:00~18:00。

凝血指标测定:所有受试者在清晨觉醒时进行血标本的采集。抽取静脉血3ml,采集管为枸橼酸钠抗凝的真空采血管。立即送检查D-dimer及AT-Ⅲ。D-dimer检测应用散色凝固比浊法,应用配套试剂,经由ACL-9000全自动凝血检测仪进行测定;AT-Ⅲ检测应用发色底物法,试剂采用STA-stachrom AT-Ⅲ试剂盒,上述项目均应用STA-R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检测。重度OSAS组经3个月CPAP治疗后再次行上述指标的检测。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3.0软件,检测所得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两组均数的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重度OSAS组与对照组比较,OSAS患者血液中反应纤溶系统活性D-dimer升高,抗凝血酶Ⅲ复合物(AT-Ⅲ)降低与对照组比较两个指标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重度OSAS组在经CPAP治疗后,D-dimer降低,抗凝血酶Ⅲ复合物(AT-Ⅲ)升高,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讨 论

ATⅢ是参与生理性凝血并控制凝血的首要因子,属于α2球蛋白。当血浆中ATⅢ活性小于70%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就会增加,D2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比纤维蛋白原具有更强的抗原特异性,它的升高特异性地表示体内有继发性纤溶出现,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本研究显示重度OSAS组ATⅢ及D2聚体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重度OSAS由于睡眠时反复间断的严重低氧血症,且睡眠的连续性遭到破坏,增加了交感神经的活性,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和内皮素等分泌增加,小血管收缩;另一方面红细胞代偿性增多,红细胞压积增高,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循环血中低氧血症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本研究表明,重度OSAS患者体内存在继发纤溶活性亢进,使机体处于高凝状态,综上所述,重度OSAS患者由于存在易栓情况,使其成为心脑血管血栓栓塞性疾病的危险因素。CPAP是目前非手术治疗中较为推崇的一种治疗方法,患者长期依从性高,对绝大部分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重症及手术失败的患者仍有效。其作用是当通气气流经下气道时,可反射地使下附的咽肌劈开,阻止肌塌陷。不少报道CPAP对轻、中、重度OSAHS均有效,甚至认为CPAP是治疗OSAHS的首选方法[3]。经CPAP治疗后,低氧血症被纠正,交感神经兴奋性减低至正常水平,血管张力和阻力下降,高血压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CPAP治疗减低了胸内负压,减少回心血量和心脏的后负荷,肺动脉压力减低,心功能得到改善,同时缺氧纠正,内皮细胞避免进一步受损,使凝血与纤溶状态再次达到平衡。使患者高凝状态得到纠正,延缓动脉硬化的进展。参考文献

1 Peker Y,Hedner J,Kraiczi H,et al.Respiratory disturbanceindex: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of mortality in coronary arterydisease[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0,162:81-86.

2 Shahar E,Whitney CW,Redline S,et al.Sleep-disorderedbreathing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cross-sectional results ofthe Sleep Heart Health Study[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1,163:19-25.

3 Weaver TE,Grunstein RR.Adherence to 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pressure therapy:the challenge to effective treatment[J].Proc AmThorac Soc,2008,5(2):173-178.

上一篇: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筛查异常者318例与组织病理... 下一篇:台儿庄城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