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的丰功伟绩 用事实说话

时间:2022-06-22 08:13:13

我没有见过乔布斯本人。在众多苹果员工当中,我见过Woz、John Sculley,以及其他一些产品部门的人,而乔布斯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那个。

作为一个从Apple II开始便坠入苹果生态圈的人来说,我最初听到关于他的评价是“他是个对已有产品不屑一顾的家伙”。在Mac诞生后,乔布斯对Apple II的鄙视人所皆知,无论这个产品在90年代前是如何的风靡一时,又或是它为苹果公司创造了多少的财富。

我仍然记得1985年乔布斯被苹果扫地出门的情形,原因是他太过于天马行空,而许诺的产品并没有成功问世。在当时,苹果并不觉得乔布斯的离开对公司来说是个多大的损失,直到公司销售和推广出现严重下滑,导致1987年至1996年间,苹果股价一直徘徊在低迷的5到10美元之间,无力反弹(没记错的话有段时间更糟)。

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后,就干了一件震惊董事会的事情,他这头刚答应当时的CEO Gil Amelio不变卖公司股票,转头又把之前卖NeXT电脑公司换取的几乎所有苹果股票统统抛出,他甚至开始暂停Mac电脑的技术研发,为的是使Mac平台更为独特。

当他最初演示Finder程序时,形式也是十分独具一格。比如说,他只会用Column view的格式来演示(这种格式与NeXT研发的File Manager界面十分相似),而将图标视图比作为菜鸟模式。他想把当时的AppleScript脚本替换为用C语言写的脚本,这遭到了软件商的极力反对,因此乔布斯放弃了。

无论在1985年乔布斯离职时曾遭到了公司内部何等的不解与非议,在他1997年回归后,没人敢对他的言行提出质疑。尽管当时来自库比蒂诺(苹果总部)的间接传闻仍将乔布斯诋毁得一无是处,认为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怪人,但有一样东西是发生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的――这有可能是来源于乔布斯之前潜心经营的Pixar电影公司。这间电脑绘图工作室在乔布斯手下华丽转身为一家电影工作室,并出品了动画影片《玩具总动员》及《虫虫危机》。

Spindler和Amelio两人根本搞不定的技术层面的事,乔布斯做到了。如果之前我对听到的传闻信以为真,那我也将是那群擅自踢开意见不合的同事的帮凶。乔布斯坚持在iMac系列一体机上,除了保留USB端口外,不配置标准化的并口和串口,没有SCSI,没有卡槽。他还说,人们愿意花400美金买一个iPod播放器,那是因为iTunes更容易管理文件,而且它几乎能存储所有你喜欢听的音乐。

当然,他说的并不总是对的,比如说PowerMac G4Cube,以及半透明的菜单栏设计……但乔布斯所做的一切,却是再次为科技产品行业引入了新鲜的血液。他经常鞭策研发人员要更努力地工作,因为如今的用户体验一定要更加简易化。而这样做的结果是,我们的研发成果已然超越了Unix系统,这着实让人不得不给乔布斯写个服字。

平凡中的不平凡

2011年8月末,乔布斯卸任苹果CEO,正是他离世前6个星期。用某些“专家”的话来说,乔布斯对苹果现今的产品没有太多影响,公司将继续运作下去。换句话说,他们认为乔布斯已经为未来10年产品的设计做好了计划,所以这些产品将会良好地继续创造销量神话。听起来容易,但其实不然。首先,乔布斯没有设计这些产品,其次,他也没有写过代码、设计过产品外形,又或是研发了芯片。他所做的只是一件很平凡,但其实又不平凡的事,那就是果断地指出一款产品的好与坏。

乔布斯清楚自己想要在生活或者办公中使用怎样的产品。他知道哪些设计太累赘,哪些功能不够给力。他想要那些看着简单,但能真正好用的产品。他想告诉大家,什么叫事半功倍!

他同样想教导我们如果想要做出一件满意的产品,研发团队需付出的努力要远大于用户。例如,一体式铝制结构对于研发生产来说,是件难事:研制专用于iPhone和iPad屏幕的钢化玻璃,也不容易:把Unix系统装入手持设备,并且还要保证它能保持10小时左右的电池续航时间,更是难如登天!正是这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让苹果创造了销量神话,而我们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用户不惜花费大价钱,只为了拥有一款好产品。

乔布斯去世后,一些关于他对于技术敏锐度的故事浮出水面。例如,他曾经跟一个去拜访NeXT电脑公司的人争论关于C语言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一路走到了停车场。在大多数公司里,CEO通常不会有这样的行径。但值得一提的是,乔布斯虽然称不上一个优秀的电脑工程师或程序员,但他对于技术设计一直有着旁人未有的嗅觉。谁都不会想到,iPhone的诞生,其实是因为乔布斯想将iPod系统的功能更好地放大,于是,一个拥有通话功能的iPod就这么降临人世。

乔布斯是一个有远见的战略家,并且很执着于他的理想。苹果其实在2006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研发iPad,但乔布斯选择先将技术理念用在iPhone上,是因为当时iPad的设计并不合他心意。他有着坚定的信念,沉着冷静地将iPad完善成为划时代的电子产品,而不是一部动力不足的平板电脑,最终贻笑大方,就像最初的Newtons那样。

不仅是iPad,乔布斯还曾想推出一个删除了所有第三方软件开发包的简化版iPhone。这种想法有助于巩固iOS,上面只有苹果自己的软件。一方面乔布斯很小心地提防其他厂商盗取苹果的理念,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急功近利。直到一年后,才为iPhone推出SDK开发包,这一切只为确保它是正确的。

在Mac克隆产品宣告失败后,摩托罗拉退出与苹果的合作。之后,乔布斯邀请IBM为他生产PowerPC G5电脑。后来IBM拒绝继续研发电脑芯片,因为3大电视游戏厂商都想入货静态版本的G5处理器。乔布斯大刀阔斧地,将Mac平台换为英特尔,用以跟上电脑时代的大潮流。

在当时,我并不认为那些芯片足以支持PowerPC电脑的仿真技术,但那些人认为可以。虽然说用户并不在意处理器的不同,但这却造成了技术空窗。比如说,如果你买了一台Lion系统的Mac,你将无法运行任何一款PowerPC软件,又或是任何一款Classic的软件。幸运的是,2006年之前基本没人在意这些细节。

面对可以获得暴利,但却没有自己品牌特色的产品,乔布斯依然果断地选择开发创新性的产品。无论是个人电脑还是智能手机,甚至是网页浏览器,都彰显着独属于乔布斯的特质。就像苹果研发Safari的原因,只是因为Mozilla和其他浏览器都还不够好用!

我并不了解乔布斯,我只是了解他所创作的一切,那些他曾许下并最终实现、真正地改变了世界的美好诺言!我相信,世界少了乔布斯,将会变得不一样。虽然我不能盲目崇拜一个我并不认识的人,但我绝对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生活因乔布斯而变得精彩!

上一篇:笨,就别当贼! 下一篇:NVIDIA的江湖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