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手记 第4期

时间:2022-06-22 07:24:40

母亲手记 第4期

喂,老兄

小儿子长大了,在机场拉一个小箱子跟在拉一个大箱子的妈妈身后,有模有样的。爸爸不在家时,与其说是妈妈带儿子出去玩,还不如说是儿子陪妈妈。多数时候的寒暑假,是儿子和妈妈一起出去旅游。周末,在校园他自己命名的“森林”里,我们总是又追又跑,玩得很开心。小儿子的照相历史是从4岁开始的,爸爸妈妈总是他的模特,妈妈的相册里有他的专版“儿子镜头里的妈妈”。看着照片中儿子往妈妈身边一站,让人不得不感慨:“儿子长大了!”

儿子变了许多,但有件事一直没变,对爸爸的称呼总是跟着妈妈学。小时候他对爸爸吆喝“公良”,“陆公良”!妈妈只得改口跟儿子一起叫“爸爸”。儿子刚上学时外公来照顾他,我又改叫儿子爹为“老公”。有天晚上大家在看电视,让儿子去妈妈房里拿一件东西。小家伙回来时轻手轻脚一脸坏笑,耳语说:“老公在小屋打呼噜呢!”从此,“老公”也成了他对爸爸的当面称呼。有时他也跟着爸爸叫妈妈的名字。最近,不知从哪个电视里学来的,他对大家都以“老兄”相称,连对爷爷也是如此,他的口头语是:“喂,我说老兄……”

儿子上学了,因为写自己的大名陆羽皓,他又多了一个名字:“陆习习白告。”没上学时他表示宁愿呆在家里不去上学。经不住妈妈吓唬说不能独自呆在家里,只能从“长托”学校和“日托”附小中选一个。小家伙想想,还是选择了附小。很快他就喜欢上学了,很快他又发现他认得了许多字,拼音比妈妈强多了。

嘀嘀,呜――

“嘀嘀,呜――!”从小就没有什么能比这个更能吸引小山山的了。只要你说带他上街,看“嘀嘀”或者坐“嘀嘀”,他就是从没见过你,也会张开两只小胳膊,让你抱他走!平时他拿着汽车的图片,左看右看可以不声不响地琢磨好半天。走还走不稳的时候他就会抱着大大小小,新新旧旧五六个宝贝“嘀嘀”,在家里到处跑。小山山学会认数字,也与汽车有关。如果看见哪儿停了一辆车,他就跑过去把车牌读一遍。开始时只能认个别数字,不久就全认识了。

最受欢迎的故事是汽车的故事,最爱玩的也是他那些各式各样的一堆汽车。几乎所有种类的车型都可以在他的玩具里找到,好些车都让他给玩得散了架。托儿所带小朋友们去了一趟天安门,回来问他:“看见什么了?”“大Bus。”“还有呢?”“小轿车,小Bus……”“还看见什么啦?”“自行车!”――他看见的全是车!时常傍晚时他要拉我到校门口马路边一站就是好半天,对所有的汽车都行注目礼,嘴里还念念有词,一点也不理会呆在一边守大门似的妈妈!即便是在动物园,看着看着动物,突然还是要上街看“嘀嘀”。

小山山5岁开始学游泳时,老师随手奖给这个最小的学生一辆微型小汽车,不到2厘米长。这是小山山拥有的最小的汽车;最复杂的汽车是爸爸给他的遥控越野赛车,约30厘米长,需要9节电池来灵活控制其运动;最有创意的车是他自己画的,从车轱辘开始,有模仿,也有自己的想像发明;最精致的车是7岁时在美国的姑姑专门带回来的,1∶18的比例,红色的宝时捷911型敞篷车。宝时捷的前轮可跟着方向盘转,车门、机罩、行李箱可开关,座椅、安全带、遮阳板等可调整,十分气派。可最让爸爸妈妈觉得对不住姑姑的是:这辆气派的宝时捷几乎原封不动地被冷落在高高的玻璃门书柜顶层。“嘀嘀,呜――!”小山山对汽车的热乎劲儿已经开过去了。

奥特曼

小山山6岁左右最爱看的动画片是“宇宙英雄奥特曼”之类。自己边看边录,然后一遍遍看个没完没了,最后连片头的日文歌都能绘声绘色唱几句。奥特曼的彩色画书也有好几本,都是叔叔阿姨们投其所好给买的,书都让他给翻烂了。看够了开始自己模仿英雄打斗,嘴里念念有词。打够了再画“奥特曼”、机器人和怪兽之类,给他们设计出打斗的过程和结尾。

但是学“英雄”都是纸上谈兵。有一段时间小家伙却不敢独自去厕所,怕怪兽从便池中“冒出来”。开始时他拉着妈妈说:“咱俩一起去吧?”妈妈让他自己想办法,要么不再看“奥特曼”了。老听那片头音乐,妈妈的耳朵都快要过敏了。小家伙想了想,端着自己的冲锋枪独自进了厕所。大概是觉得老端着枪麻烦,过了一段时间,他不端枪了,画了好些大大小小的骷髅贴在厕所里和房门上,算是自己的护身符吧。

过了两年,整理他的书柜时,我问他那堆奥特曼还要不要保留?是不是可以送给其他小朋友了,小家伙想了想,还是把那些宝贝塞到了书柜顶层。

又过了两年,我们在商店的书柜上看到全套的奥特曼光盘。

“要不要再买一套?”妈妈逗他。

“唏”他对这种小儿科表示嗤之以鼻。

上一篇:新生命,新围产(上) 下一篇:“手里没有时间,怎么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