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家中矫治的早期乳牙“地包天”

时间:2022-09-12 09:17:27

可以在家中矫治的早期乳牙“地包天”

临床中发现,小儿乳牙期发生“地包天”畸形的较多。过去认为,“地包天”多与父母的遗传因素有关。如今发现,现在小儿中很多乳牙期“地包天”的发生不是遗传因素造成的,而是与婴幼儿时期喂养不当有关。

因此,年轻的父母们一定要注意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法,特别是,奶瓶奶嘴不要按压在小宝宝娇嫩的上嘴唇部位。如果母亲奶水不足或因特殊情况改用人工喂养时,更应特别嘱咐带孩子的家人注意,奶瓶奶嘴切不可久压在孩子娇嫩的上嘴唇部位。因为上嘴唇所处的位置,正是孩子的上颌上牙床骨骼生长发育处。

乳牙期“地包天”医学上叫乳牙期前牙反牙合,这是一种较常见又比较严重的牙颌畸形。这种畸形的早期表现就是孩子的乳上、下门牙之间的关系和牙齿的位置发生了颠倒。如照片所示,孩子上面的一排乳门牙被下面的一排乳门牙所覆盖。这种早期发生的前牙反牙合“地包天”畸形,随着孩子逐渐长大,畸形会向严重复杂的方向发展。受害最严重的首先是孩子的上颌上牙床骨骼。由于下面一排乳门牙的阻挡作用,孩子的上颌上牙床骨骼的生长发育受到了抑制,上颌骨骼的凸度、宽度生长发育得不好,就会影响孩子新换的大小门牙的生长、萌出与排列。不少孩子的上牙床骨骼出现了缩窄变形(收缩,变形),唇侧的骨板凸凹不平。其次是不少孩子的下颌骨骼出现了过度的(长度)的生长,下颌关节(髁状突)习惯性前移,最终导致下颌前突(大下巴)畸形。不少“地包天”的孩子最终发展演变成比较严重的牙颌(骨骼)、面错颌畸形,孩子美好的五官容貌及心理健康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给孩子和家人造成了终生遗憾。

父母在孩子1~2岁期间应注意观察孩子上面、上颌中间的乳门牙萌出的情况(穿破牙龈)。当孩子上门牙牙冠长到1~2毫米时,要特别注意观察这几颗上面乳门牙萌出的位置是否靠里(舌的方向),上下乳门牙相对合时,下面一排乳门牙萌出的位置是否靠前(下嘴唇方向)。如果上乳门牙靠里长,下乳门牙列在前,这就提示孩子的乳牙期有可能发生前牙反牙合“地包天”畸形。如上所述,孩子的上乳门牙从刚刚破龈而出到乳牙冠伸长,至1~2毫米这个阶段,就称为乳牙早期(始发阶段)“地包天”。因为孩子的乳上、下门牙还没有建立上下门牙的咬合(相对)关系。

并且父母们如果能及时发现并抓住这个关键时机,在家中就可以自己采取矫治措施,将“地包天”扼制在萌芽状态。

矫治的方法:

妈妈洗净手后,每天可用右手食指裹上细软纱布或戴上医用乳胶指套,用食指指腹向前(唇的方向)按压孩子上乳门牙牙根部位的牙床骨骼(牙龈),用柔和的间隙力,每天按压1~2次,每次1~2分钟。因为小儿的骨骼软,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娇嫩的上颌上牙床骨骼向前(唇的方向)生长,增加上牙床骨的凸度,直到孩子的上乳门牙超过并覆盖住下颌的下乳门牙为止。但千万别按压孩子上面刚刚萌出的乳门牙,以免损伤乳门牙的牙根。

上一篇:不加防腐剂的婴儿食品如何保鲜 下一篇:专心读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