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附瓜藤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2例

时间:2022-06-22 07:15:29

桂附瓜藤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2例

【摘 要】目的:观察桂附瓜藤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桂附瓜藤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进步13例,有效6例,无效3例,有效率占90.63%;对照组显效7例,进步12例,有效5例,无效8例,有效率占75.00%。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桂附瓜藤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关节炎,类风湿;桂附瓜藤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学“痹”范畴。孟河医派传人、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对风湿病的治疗具有很深的造诣,笔者曾有幸聆听朱良春教授的教诲,通过文献复习及临床病案的总结,自拟桂附瓜藤汤联合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RA患者32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门诊及住院RA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男8例,女24例;年龄20~56岁,平均(36.12±15.26)岁;

病程3~7年,中位数5.01年。对照组男9例,女23例;年龄20~58岁,平均(37.22±14.78)岁;病程2~8年,中位数5.4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标准按照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2009年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1],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有关痹的标准。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且属风寒湿阻型:关节肿胀疼痛,痛有定处,晨僵屈伸不利,遇寒则痛剧,局部畏寒怕冷,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沉紧者,可纳入试验病例。

1.4 排除标准 ①晚期肢残、畸形、丧失劳动力者;②年龄 < 18岁或 > 60岁;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合并有心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⑤精神病患者;⑥未按规定用药,无法评定疗效,或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者。

2 方 法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予美洛昔康口服,每次7.5 mg,每日2次;甲氨蝶呤每次7.5 mg,每周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另予自拟桂附瓜藤汤,药物组成:桂枝10 g、制附子(先煎)10 g、木瓜10 g、青风藤10 g、薏苡仁30 g、威灵仙10 g、延胡索15 g、白术12 g、伸筋草10 g、寻骨风10 g、姜黄10 g、鸡血藤15 g、细辛3 g、蜈蚣2 g、甘草5 g。风偏胜,加用独活12 g、海风藤12 g;湿偏胜,加苍术12 g、千年健10 g。两组均治疗12周后评定疗效。

2.2 观察指标 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晨僵时间(min)、双手平均握力(mm Hg)、疼痛10 cm水平视力对照表数值

5项主要症状体征及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

2.3 疗效评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3],整体改善率是指以上5项指标改善百分率,即[(治疗前值-治疗后值)/治疗前值×100%]。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 75%,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正常或明显改善或接近正常。进步: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为50%~75%,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为 < 30%~49%,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有改善或无改善。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整体改善率< 30%,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无改善。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 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4 讨 论

RA是一种病因未明、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病,该病好发于手、腕、足等小关节,呈对称性分布。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生物制剂、激素等,这些药物均有一定疗效,但某些药物有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的缺点。而从中医学中找到一种方药联合西医的基础治疗方案治疗RA,如果疗效确切,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桂附瓜藤汤方中桂枝发汗解肌,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附子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木瓜舒筋活络,且能化湿;青风藤祛风湿,通经络;辅以薏苡仁化湿除痹;鸡血藤活血舒筋;姜黄破血行气,通经止痛;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延胡索活血散瘀,理气止痛;白术补气健脾,燥湿利水;伸筋草祛风散寒,除湿消肿,舒筋活络;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蜈蚣祛风湿,通络止痛。诸药合用,共奏祛风化湿、散寒通络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桂枝中桂皮醛有组胺释放作用,能调节免疫反应,还有一定的镇痛作用[4];附子煎剂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炎症,对甲醛、蛋清、组织胺、角叉菜等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乌头碱类生物碱也有抗炎作用,可能是通过兴奋下丘脑CRH神经细胞所致增强肾上腺皮质系统作用有关[5];木瓜能减缓细胞的生长,降低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6];青风藤所含有的青藤碱对大鼠甲醛性和蛋清性关节炎有显著的消炎镇痛作用[7];寻骨风所含有的毛马兜铃挥发油及提出的总生物碱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有明显的防治作用;从薏苡仁热水提取物中获得的中性多糖葡聚糖混合物及酸性多糖Ⅱa-1,2,3,Ⅱb部分均显示抗补体活性;蜈蚣水提液可以提高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抑制抗体生成而调节免疫功能[8]。从另一方面也佐证了该方的免疫调节、抗炎的作用。

现代医学对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免疫抑制剂治疗RA的疗效是肯定的,但是由于其副作用的存在影响了患者的接受程度,而且有时单一药物的应用无法控制病情的发展,需要多种免疫抑制剂的联合应用,在提高疗效的同时也带来较多毒副作用。中医中药的参与有望通过增效减毒解决这个比较棘手的难题。

笔者运用桂附瓜藤汤联合美洛昔康、甲氨蝶呤治疗RA,通过临床观察比单纯西药组有较好疗效,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5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4):265-270.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7.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18.

[4] 方琴.肉桂的研究进展[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3):249-252.

[5] 周远鹏.附子及其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和毒性[J].药学学报,1983,18(5):394-400.

[6] 谭允育,陈浩,黄守雄,等.29种中药免疫药理活性的初步筛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4,17(2):28-30.

[7] 张欣.青风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新医药,1982,17(9):20-21.

[8] 蔡永敏,任玉让,王黎.最新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89-409.

上一篇:弥漫性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与炎症和自身... 下一篇:试论工程清单计价模式下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