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深圳大望村水源保护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时间:2022-06-22 01:09:49

从深圳大望村水源保护看我国生态补偿机制

摘要:深圳大望村位于深圳罗湖区,其中的深圳水库为深圳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在对水库进行一系列生态保护,划分生态控制线,产业转型;对村民的经济补偿等一系列经济措施——生态补偿,力图让生态环境与当地经济协调发展、相互平衡,使该区域以及周边产生更多的发展可能性。本文重点从大望村的生态补偿制度以及其实施角度为出发点,总结归纳分析了大望村现行的各种补偿制度,并且以其为对象,是探讨我国的生态补偿制度,以大望村为例,试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使生态补偿这种促进城市经济环境和谐发展的方法能更完善。

关键词:生态补偿;空间句法;大望村;深圳

中图分类号:S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研究背景:

深圳水库为深圳市的一级水源保护,其水质以及周边区域的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政府采取针对水库影响较大的紧邻水库的大望村进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措施,产业转型;政府补贴;引入文化产业等等。从水库建立到划分生态控制线,到现在,每个时期的措施都具有其特点。下文笔者将对每个时期的生态补偿政策进行总结分析,最后将其归纳,一方面试提出其有效实施且理想制度,以完善我国生态补偿制度;另一方面,提出不足的建议,以方便将来的生态补偿制度实施能得以借鉴。

2、大望生态补偿实例分析

2.1水库兴建时期

为解决深圳市自身饮水需求,1958年开始兴建深圳水库。

1965年扩建水库时征收了400亩地,以每亩水田2年的产量作为赔偿。

80年代,开始兴建深圳经济特区,因二线建设及市政建设对大望村征地500多亩;随后建设梧桐山风景区又占用其500多亩土地;同时水库边300多亩耕地被划为一级水源保护区,该区域内村民已建成的房屋也被强行拆掉,经各方商议,东深供水公司决定每年补偿大望村60多万,作为对失去耕地的赔偿。

1984年深圳出台《深圳水库水源保护条例》——村里开始控制工厂的兴建,大望的经济发展又一次受到了阻碍。1987年,深圳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控制大望村继续发展新项目的通知》,从保护水库水质角度出发,提出了大望村搬迁的问题。在这一时期大望村为水源保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村民的生活也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转变。而早期政府给予村民的补偿确是寥寥无几,生态保护只是单存的单方面进行区域改造保护,忽视了大望村自身的发展,没有考虑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也没有过多的考虑通过生态补偿模式对一级水源保护区进行更有效的可持续保护。

2.2大望村内工业发展时期

90年代后,大望村自发性的吸引了各种工业带动自身经济的发展,因此也引发严重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产生了矛盾。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深圳市罗湖区政府集中投资实行异地工业发展。根据其发展方式、规模布局及产业等,可将大望村工业发展划分为两个时期:

(1)自发性工业:“三来一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工业、私人作坊、低端的商业。由于大望村房租低廉,许多外地的制衣人士纷纷入驻大望村租房置办加工服装产业,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制衣产业链。

(2)政府投资建设工业区:政府从生态保护角度出发,实行异地发展,按照一比一的厂房拆迁比例,投资建设工业区。

3、小结

纵观大望50多年的发展历程,政府对大望的补偿措施可以分为两类:财政补偿以及产业补偿。初期兴建水库,各方的生态补偿意识还很薄弱,政府并没有作出相应的补偿措施;到后来产业转移与转型期间,政府各方的生态补偿措施逐渐成熟,采取了多种补偿措施,以控制大望村与水库的经济与生态的平衡发展,并且获得了一定的积极效果,积极的方面是其实施效果促进了大望村经济的发展、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等,另一方面仍然存在不足,总结如下:

(1)财政补偿方面: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中,而东深供水公司每年补偿量却没有根据经济发展、通货膨胀率进行调整;

(2)大望村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匮乏:大望村对外联系仅依靠大望桥连接沙湾公路,这也是大望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瓶颈;

(3)村民生态补偿意识较差:根据调查走访,无论是原住居民或外来人口,他们对生态保护、生态补偿的了解甚少。

总而言之,大望村在经历了数次转变后,经济发展已逐步明确方向,村民生活稳定。未来大望发展的重点是继续朝着文化创意方向发展,逐步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制定合适优惠政策,将大望与梧桐山片区统筹规划,形成完整的文化片区。期望假以时日,能逐步发展成为第二个“大芬村”。

4、 结论及展望:

通过对大望的生态补偿过程的研究,可以知道其生态补偿的方式是具有多样化的:包括了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资金补偿以及产业补偿;一次性补偿和持续性补偿。

从现状的发展来看,大望对于生态补偿的各种尝试正在走入正轨,逐渐成熟之中,是一个相对成功的案例,从中笔者总结并结合我国其他生态补偿案例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综合思考,对生态补偿机制提出了一些改善意见:

改变单一的补偿模式,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方式,以求补偿的多样化,打破只从经济上进行单一的至上而下的补偿模式。从大望村早期的经验得出直接的经济补偿方式,只是在短期内改变了村民因土地征收以及产业迁移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但是并不能形成一种可持续的自身循环模式。一方面,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一次性补助的资金来维持其发展;另一方面,持续性的资金补助对于政府或市场而言,最终都会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因此,就需要多样化的补偿方式,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形成一种可持续性,使其“自力更生”,最终达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适宜的增加补偿资金来源,将补偿市场化。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而随之产生的一系列生态问题,在重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保护区域及其周边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环境是互相联系、影响,不可缺一的大系统,若是只重视其一而忽视其它因素,系统将变得不平衡,就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因此将生态补偿部分市场化,结合城市社会的发展,让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很好的斜街,即外部性内部化;

(3)依据国情,制定符合具体补偿对象的标准;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域的情况进行标准制定;即就是保护水库的政策不能等同于保护森林的政策,保护东江的政策不能用在保护大望村。在进行生态保护、改造以及补偿等等一系列措施之前,应该对其区域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不能简单的“拿来主义”,像是早期的大望村的工业引进以及其后的工业迁出,对大望村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在进行改造之前详细的实地分析,能更好的节约各方面的资源,并且产生更好的效果,更快的找到适合该地的补偿模式、发展方向。

(4)对基本支撑制度的完善。国家政府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以后的生态补偿提供更为全面的理论支撑。

(5)加强生态保护的意识。政府需要大力以平民化、简单化的方式宣传生态保护的知识,培养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环境科学大辞典》编辑委员会.环境科学大辞典 .

【2】李劲松,李林杰.环境经济政策伦理审度论——以生态补偿机制为中心[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2).

【3】孙新章,谢高地等人.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资源科学,2006,28(4).

【4】张敏.保证深圳水库水源造福深港千万人民[J]. 特区之窗 .

【5】王翠然,田炯.基于生态补偿的社会经济发展调控研究——以深圳水库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08,34(3).

【6】芜菁,汪金武.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制度的思考[J].生态环境学报,2010,19(3).

【7】李宁,丁四宝 .我国建立和完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度建设初探[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1).

作者简介

李文杰女出生年月:1986.6学历:江西农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规划师

上一篇:空港城经济开发区规划探索 下一篇:高层建筑基础的选型及布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