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时间:2022-06-22 12:58:59

浅析小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

摘要:多媒体同其他教学媒体一样,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而走进学校融入课堂的,它只是教学手段而不是教学目的。面对多媒体教学,我们要认清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要知道多媒体取代传统教学媒体的必然性;摆正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遵循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才能克服弊端,顺应形势。

关键词:多媒体;优势;问题

多媒体教学采用了一种新的图文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多媒体不仅是教学的手段方法,而且成为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乃至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学校只重视硬件建设,却忽视软件建设,使得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率不高。作为一位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师,笔者时常帮助其他学科的老师(按照他们的教学思路)制作多媒体课件,从中感受颇深,认为现在县级及以下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和教学中存在较多问题。那么,与普通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在哪里?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直观、生动、形象地呈现教学内容,表现力强,具有感染力,能突破视觉的限制,多角度地观察对象,学生感官刺激更为强烈,有助于集中注意力,利于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易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人机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合理设计交互界面;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并通过创造反思的环境,增加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有利于反映概念及过程,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和克服遗忘;多媒体计算机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多种人机交互手段。其次,多媒体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具有精确性;多媒体课件克服了因教师口音不正和板书不清造成的信息误传和漏传,大大提高了教学信息传递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3.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上一些枯燥无味、死板僵化的情景以形象、直观的方式或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与传统的黑板书写、模型演示、挂图示意等教学方式相比,多媒体教学具有节奏快、大信息量、大容量性、表述清晰、内容精练且易于更新等优点,节约了空间和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

4.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共享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正在进入网络教学阶段。多媒体课件作为多媒体教学的核心载体,既可以便捷地通过网络获取本学科的新内容和新消息并及时地反映到多媒体课件中,又可以长久保存并通过网络或其他通讯手段传播,实现多媒体信息的传递和名校资源的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二、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1.形式和内容难相容

在课件具体制作过程中,学科教师由于缺乏计算机知识和多媒体技术,只能提供想法,而不能参与制作。计算机专业人员又缺乏教学经验,不懂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很难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这样的课件,就很难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实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是经过自己反复揣摩精心制作的,即便借鉴别人的课件,也要进行一定的删除、补充、修改并融入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方法,使之真正适合自己、适合自己所教的班级学生,这样才不至于脱离实际。

2.人机互动不足,教师一言堂

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交互性的课件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教学内容,实现人机互动。但实际上,由于机械地使用多媒体,使得大多数多媒体教学过程变得枯燥乏味,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兴趣。主要表现为:教师埋头演示课件,没有形体语言,没有师生眼神的接触与碰撞,无暇顾及学生的反应,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幕布上,只能被动地接受,弱化了人机互动和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只图方便省事。

3.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于消化吸收

多媒体集文、图、声、像于一体,几乎无所不能,优势之一就是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增大了课堂教学密度;与传统的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张嘴”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具体的多媒体教学中,过分强调加大教学信息量,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动画功能,造成语文数学课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内容多,节奏快,思考少,消化难,学生被太多信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深层的思维活动,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教师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材料尽数罗列,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浪费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特别是语文教学本来就是以语言文字为主的,如果教师淡化语言教学而强化多媒体的声像,这样会背离语文教学的本意。

4.课件质量难以体现多媒体自身优势

主要表现在:(1)界面设计不尽合理,影响教学信息的展现。教师往往过分注重视觉效果,过度渲染屏幕和音效,冗余信息过多,重点、难点不突出,学生的注意力落在了多媒体本身,而非教学内容。(2)内容编排跳跃性太大,阻断了学生的连续思维。多媒体教学优于传统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它可以对知识内容进行非线性网状结构设计,将丰富多彩、复杂多样的信息通过浏览、查询、注释等操作进行展示。(3)形式简单呆板,不能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由于教师大多对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及制作软件不够熟悉,加之课程资料储备较少,导致课件利用多媒体技术单一。

5.强化手段,忽视方法教学

优秀的文章,语言优美、形象丰满、哲理深邃、意趣横生,可带给我们无限的遐想,留给我们广阔的思维空间,这是语文学科的特点。但是,不是任何语言文本的教学环节都适宜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果不加选择地滥用,既不利于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又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然而现在不少教师却脱离传统教学手段,忽视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地位;不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多媒体教学,而是忽视了传统教学在处理教学内容、对象、环境、师生交流等方面的优点,不再注重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导致课堂驾驭能力差,对多媒体照本宣科,教学枯燥无味。学生感受到的不再是语文,而是影视和音响。其实这样做无疑过分强化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而忽视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也容易造成因学生对图像产生依赖而形成思维的惰性。许多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没有把这种教学手段的改革同提高教学质量的总体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因此,教学方法改变了,但教育观念、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评价模式等教学过程的其他组成部分却依然如故;同时,授课过程弱化了师生互动,缺少了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致使多媒体教学成为一种形式,失去了它应有的教学利用价值。

上一篇:中学物理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 下一篇: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