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

时间:2022-06-21 10:08:54

探索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难点及对策

摘要: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质量。市政排水工程的质量不仅影响到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的排放,还有道路积水的排放、工厂污水的排放,这些污水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细菌病毒,如果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工程施工不合格,污水任意排放到水体或土壤中,将会使水体或土壤受到严重污染,甚至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导致水体污染或富营养化。虽然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工程,但是可以通过克服施工技术难点、制定一套详细的施工对策来完善市政排水工程施工。

关键词:排水现状;施工技术难点;施工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9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b)-0000-00

一、市政排水现状

市政排水系统的作用是及时将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的废水、污水以及工业废水通过排水管道进行汇集和输送,并且对部分可以再利用的水源进行沉降。目前,许多城市的排水系统网络陈旧落后,排水管道陈旧老化,排水网络布局不合理,导致城市居民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排放和处理,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一些城市的排水系统出现故障,暴雨天气的时候路面排水不畅、路面积水深,有的积水可以达到几米深,地下人行通道被淹没;有的污水管道设计不合理,污水最终排放处不合理,一些污水不经过任何处理被直接排入河中,对水体和水中生物造成了毁灭性的灾害。由于城市排水系统覆盖面广,要想实现全方面更新换代休整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物资以及先进的排水工程施工技术,所以城市排水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二、市政排水工程施工技术难点

1.测量误差

市政排水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测量精准,尽量减少测量带来的误差。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足以说明测量精准的重要性。排水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值和原先设计的数值出入太大,导致排水系统设置的位置产生偏移,管道衔接位置发生偏移,给施工带来不便之处。

2.沉降问题

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管道的各个接口以及地面基础都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严重的时候可能造成沉降不均匀现象,甚至会使得管道渗水和漏水现象,污水排放过程中,污水出现渗漏,导致污水污染管道以外的地方;并且配件的质量也无法得到保证,导致基础下沉加剧,填充料和含水量的控制情况不合格,是施工完成以后造成一定的沉降问题。

三、市政排水工程施工对策

1.严格按照规格施工

对于排水工程经常出现的排水管道位置偏移或者产生积水的现象,解决的有效方法就是排水工程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质量规格进行操作,以防止测量误差带来的严重后果。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排水网络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的规章制度来设计,详细检查其中可能会出现的错误,确认方案无误才能全面展开施工。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因贪图一时的方便,自认为一点点的误差并不会出现大问题,其实不然,施工过程中必须要精准计算,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环节都要切实按照原先设计方案实施,严格按照相关的规定实施工程。提高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固定一个时间段对施工人员开展技术与安全培训,培养工作者对本职工作尽心尽责,严格按照规定施工,科学合理地进行相关操作。

2.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和合理使用填料

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会出现沉降不均匀,导致渗水、漏水现象。要想保住市政排水工程得以顺利展开,必须加强原材料的质量监管手段。在原材料购买环节加强人手监察,严令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材料,合理地选择材料供应商,对材料抽样检验,检测合格才能使用。对于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填补处理,采用稳定性能好的调料进行填充,避免使用淤泥、树枝等调料,保证基础的稳定和安全。

3.检查井盖安装状况

为了防止井壁破损、井体发生下沉等不良状况,需要认真检查排水井的基层和垫层的设置情况,增设流槽,防止排水管破裂造成污水泄漏。对井体设施进行严格的检查工作,对井盖进行合理地配置和安装,井盖底座浆料要保证足量。井盖的安装也要考虑到安全问题,有的安装不合格,经过积水的浸泡,对井盖产生一定的浮力,当重力作用在井盖上时,井盖可能就会出现塌陷的情况,对居民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威胁。

结语:市政排水工程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它是衡量一个城市建设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合理的排水工程对居民的正常生活水平起着极大的作用。完善市政排水工程中的技术施工缺漏,维持城市的日常排水合理,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仲鸾,杨波. 浅谈市政排水系统的建设与完善[J]. 科技资讯. 2012(01)

[2] 徐梁辉,王道善,江沛华. 城镇区域排涝与市政排水水文计算分析[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20)

[3] 王亦江,罗岳标. 浅谈我国市政排水设施改造的方案及选择[J]. 科技资讯. 2006(17)

上一篇:中职学校电工、电子实践课教学方法浅析 下一篇:浅议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