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浓缩

时间:2022-06-21 02:19:06

[摘要]本文以细读方法为主,间以“阅读场面调度”及“故事与说故事的方式”等电影批评方法,展开对电影《时时刻刻》的解读。借助于跨越与延续的结构、繁密亦简洁的细节,使电影开阔与深邃的主题得以彰显。通过三个女性间的精神承传,演绎了一个又一个世纪中女性的生存真实,以有限的镜头语言诠释着无限丰沛的人生迷思与生命延续,实现电影跨越时空的“浓癌”本质。

[关键词]《时时刻刻》;建构性;细节;主题

电影《时时刻刻》(The hours,2002)改编自迈克尔・坎宁安(Michael CunningIIam)的后现代同名小说。由史蒂芬’戴德利(Stephen Daldry)执导,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等主演。它以英国现代派意识流小说先驱、女性主义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virgnia Woolf)及其作品《达洛维夫人》(Mrs,Dalloway)为核心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影像交流与人生思考,片中精致得当而又波澜起伏的转场技术效果、自然平凡而又饱富深蕴的人物对话及特写镜头不断撞击着我们的心灵,沉重而开阔,繁密而简洁,确是一部结构精巧、纹理细密、思想深邃的影片,值得反复咀嚼与珍藏。

一、结构:跨越与延续

电影《时时刻刻》在镜头语言的架构上彰显出一种时空跨越、交融与延续的特质。影片依次出现的时空环境和人物主要有:

1941,英格兰,苏塞克斯,伍尔芙夫妇;

1923,英格兰,里士满,伍尔芙夫妇:

1951,美国,洛杉矶,布朗夫妇一家;

2001,美国,纽约,克拉丽莎、莎莉、理查德。

就电影话语在时空环境上的延伸而言,《时时刻刻》共时性地描绘了20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芙、战后美国的家庭主妇劳拉・布朗、新世纪美国职业女性克拉丽莎・沃恩三个女人一天的生活样貌与情思世界。可以说是集成了不同时间、不同国度、不同地点的三位女性的此时此刻、彼时彼刻与时时刻刻。它们既是各自独立的,又是彼此联结着的。1923年伍尔芙在里士满的家中构思她的小说《达洛维夫人》;1941年伍尔芙面对几乎无法治愈的精神病况毅然踏入乌斯河;1951年喜欢阅读《达洛维夫人》的劳拉・布朗在丈夫生日这天试图自杀,后放弃自杀却于当天深夜私自设计待腹中胎儿出生后离家出走;2001年的克拉丽莎兴致勃勃地要为初恋情人理查德举办庆祝其获奖的晚会,当天下午理查德跳窗自杀,晚上理查德的母亲敲响了克拉丽莎的家门,她就是劳拉・布朗。客观地说,如此大幅度的时空跨越,其叙事无论简单还是复杂,要在一部不足两个小时的影片中完成是非常困难的。做不好,就会呈现出割裂的板块式结构,三个时空,彼此独立而缺乏有效互动与联系。然而,《时时刻刻》以小说《达洛维夫人》为线索,在成功映现出三位女性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作家伍尔芙的构思过程、主妇劳拉的阅读情形及编辑克拉丽莎的命运演绎。

电影以伍尔芙在波光潋滟水自流的乌斯河结束生命为始终,时间定格在1941年。在这首尾呼应的圆融叙事模型中,影片架构了发生在上述异时空下的不同人物在各自生活中的故事与思考。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三个女人分别在各自家中醒来,“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是她们这一天第一个共同的意绪。1923年的这一天,里士满的伍尔美开始创作小说《达洛维夫人》,她在构思如何把一个女人的一生浓缩在一天当中,并让她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命运。她设计让贵妇达洛维夫人当天举办晚会,于是,“达洛维夫人说她要自己去买花”就成了伍尔芙在小说中写下的第一句话。1951年的这一天,洛杉矶怀着身孕的劳拉刚刚醒来,躺在床上,从床头柜上拿过《达洛维夫人》一书,翻开便读到了这句话。2001年的这一天。纽约的克拉丽莎起床后想了想当天的日程,在洗手间里对着卧室中的同居女友喊道:“莎莉,我想亲自去买花。”在此之前,我们看到了这样的镜头跳切:克拉丽莎拿起花瓶转身,布朗先生将插满黄玫瑰的花瓶转身置放在餐桌上,伍尔芙家的女佣将一大束紫罗兰放人书房花瓶后转身离去。三个女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该片所要展现的内容、表达的思想在载量和意义上都极为丰富,然而时间却是有限的,且在具体的情节整合上,面临的不止是时间上的限制问题。导演史蒂芬・戴德利首先在电影结构与格局处理方面表现了惊人的运筹与驾驭能力,这里数字具有最为客观的说服力。影片时长114分钟。片头与片尾各占3分40秒和4分钟。主体部分各段落的主要情节有8个,依次为:布朗家早餐,克拉丽莎的生活及其与莎莉、理查德的情感关系,伍尔芙支走女佣耐利、获伦纳德允许后去散步,克拉丽莎情绪失控,劳拉试图自杀与改变主意,伍尔荚试图逃离里士满并与伦纳德大吵,理查德跳窗自杀,理查德母亲出现在克拉丽莎家、克拉丽莎与劳拉的命运同时清澈。三个场景先后交叉转换63次(里士满场景23次,洛杉矶20次,纽约20次),除片头、片尾之外,主体部分的三个场景在时间分布上依次为:里士满,42分钟;洛杉矶,31分钟;纽约,31分钟。从时间的分配和配置上看,可以认为《时时刻刻》采用了类似传统小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的叙事策略,三个场景、三位女性的生活及心理过程齐头并进,以巧妙的转场跳切技术实现电影叙事的流畅与思想神髓的贯通。这种影像叙事我们称之为“交叉叙事手法”。“随着镜头的快速交替,观众的视线不断从一个关注点迅速转向另一个关注点,从而获得同等时长条件下的最大叙事绩效。就人物关系而言,是作者、读者、作品人物再生与延续的关系;尤为奇妙的是劳拉与克拉丽莎之间的关系安排及克拉丽莎年轻时既已拥有的绰号“达洛维夫人”。如此一来,伍尔芙、劳拉、克拉丽莎构成了某种非血缘的精神承传谱系。伍尔芙的神经质病状、深远的哲思、极富探索的创作及其双重性的生活(现实生活及其作品人物的生活世界),劳拉在表面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掩盖下难以言说的生命苍白与个体价值渴求,克拉丽莎忙碌积极的工作状态与生活态度及其脆弱的内心世界,可以说是一脉并继的。理查德一个暗示“微不足道”的眼神和“用晚会驱逐寂寞”的话便戳穿了她们华美的衣袍,生活的无意义和生命的无价值令她们难以接受和面对。因此,就人物精神气质与性格而言,三个女性实际上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世纪中女性的生存真实。于是,近80载的时间流程,逾万里的空间距离,因着这份交融传递,得以腾挪自然,游刃有余,可谓举重若轻、层叠互现,以有限的镜头语言诠释着无限丰沛的人生迷思与生命延续。

二、细节:繁密亦简洁

一部电影的完整叙事过程,在结构和事件确定后,能够决定影片成败的便是细节上的功夫。在这里,细节有着极为宽广的含义。既包括环境、情境的营造,也包括人物动作、对话的设计与安排,同样,画面的强调与转场、段落的挥洒与跳切等亦在其中。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细节决定风格。

冲突是电影刺激观看并引发思考的强效驱动力量。电影冲突的大小强弱及节奏快慢的安排是电影细节处理中极为关键的环节。本片三次较大规模的冲突发生于克拉丽莎和理查德之间、伍尔芙与伦纳德之间及劳拉的内心世界。第一场冲突发生在上午,是影片开头部分中最为重要的段落,我们称之为情节点Ⅰ。从影像语言的能指与所指角度看,它具有强大的所指功能。理查德与克拉丽莎争吵中的对白,一方面交代了克拉丽莎多年来的生活状况及其与理查德、莎莉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也暗示着二人的结局。此后,电影转入下一个大的段落:发展部分。在这一段落的收稍处,是伍尔芙与伦纳德的争吵,其激烈程度远远超过前一个冲突。我们称其为情节点Ⅱ。这里,伍尔芙道出了她个人的生命处境和生命现状:“我的生活已经被偷走了,我住在一个不期望的城市里,过着我不期望的生活,……我快死在这个城里了,……我独自一个人在黑暗中挣扎,在黑暗深处,只有我知道,只有我才知道我的情况。……如果让我在里士满和死亡中作出选择的话,我选择死亡。”最后,伦纳德屈服,答允她搬回伦敦,他们相携离开里士满火车站。这是影片非常重要的一个段落,具有划拨人物命运折变的意义。很快我们就看到,当伍尔美度过她的危机。劳拉也驱车回到拉奇夫人家来接小理查德。这便进入到了影片的结局部分。先是理查德的坠落,后是劳拉家的生日庆祝,伍尔芙夫妇关于小说人物安排的讨论,劳拉内心悲痛的难抑及劳拉在克拉丽莎家的现身。尾声部分要安排如此众多的内容,时间仅仅27分钟,其细节处理的密集度可想而知。第三次较大的冲突即劳拉内心矛盾、痛苦、强烈的挣扎在这里却有近似从容的描述,这个段落因此而成为令人难忘的细节之一,我们称之为情节点Ⅲ。纵观影片始终,劳拉与丈夫之间都不曾发生过任何矛盾冲突,布朗对生活很满意。并以为劳拉也是幸福的。可是,正如她整天阅读的《达洛维夫人》一样,劳拉有着她自己的矛盾和困境。单调的日常生活背后那种提不起兴致的疏离感,对阅读的迷狂及深层的绝望感,内心挣扎过程中不时m现的儿子理查德那敏感的眼神对她的刺痛等等,均得到了细致传神的诠释。随着伍尔美的独白“达洛维夫人的生命必须有一个结果。”画面切换,我们看到劳拉来拜访克拉丽莎。转念间,时间已过去半个世纪。因为理查德的死亡,两个时空的女性命运开始融合。劳拉说出了当年的心情:“当你觉得不属于这世界,就想结束自己的生命。如果我能说我很后悔就好了,那就比较好过。但是,这代表什么?在你别无选择的时候,后悔又代表什么?重点是你能忍受多少?……”劳拉的戏结束了,整部电影也接近尾声。

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元素。在画面的组接与切换间,电影叙事形成动态的状貌:故事发生的大环境、小情境得以营造,还原为现实的背景与场面,人物的动作、对话、独白得以铺展,还原为淙淙作响的生活之流。以上我们主要分析了本片的细节特质之一:繁复细密。一部电影如果从始至终都在紧锣密鼓中进行,其效果如何我们不难想象。张弛有致、疏密相间、繁简得当,方是结构得法。本片在细节处理上同样具有要言不烦的简洁质地。影片在开头、发展、结尾三大部分中,分别展现1923年居住在里士满的伍尔芙、1951年居住在美国洛杉矶的劳拉、2001年居住在美国纽约的克拉丽莎三位女性早、午、晚三个时段的主要事件。创作构思、日常生活、举办晚会是三位女性当天生活的核心,为此而有些辐射与插曲。伍尔芙姐姐带着i个孩子来拜访,邻居凯蒂来访,理查德的前任情人提前到达等等,共同支起她们生活的情境与人际环境,使得虚拟中的生活同样真实而立体。大线小节一抓,影片叙事立时清澄。还应提及的是“由于电影画面含有各种言外之意,又有各种思想延伸,因此,我们倒是更应该将电影语言同诗的语言相比。”本片是一部富含哲思的电影,它的画面语言具有鲜明的诗学品质。所以,慢慢欣赏那些精彩的细节,咀嚼每一个表演动作,体悟对话与独自的深层意蕴,方能真正把握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同时,这也是电影艺术带给观众的审美享受。

上一篇:冷酷的中立 坚定的抉择 下一篇:百变女人:在城市与乡村之间游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