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医院财务经济能力的现状与提高分析

时间:2022-06-21 01:15:29

县级医院财务经济能力的现状与提高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不断对卫生医疗体制的改革的推进,为数众多的县级医院在财务管理上发现了大量的问题,财务管理水平也严重落后,存在着大量的漏洞。这也对县级医院现代化管理带来了很多了问题,严重制约了卫生事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一情况进行论述,对县级医院的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财务管理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作出分析。

关键词:县级医院 财务水平 经济能力

一、县级医院财务存在的问题

(一)县级医院财务存在的风险

财务管理存在的风险可以划分为用资风险、坏账风险。用资风险是指县级医院在资金使用上存在风险。比如医院欠缺有效的管理规章制度,就容易造成一系列恶果,比如在工资结构上不合理,占用过量资金;在医疗器械采购上缺少管理机制,容易造成现象的滋生和资金上的不合理利用;设备维护上因为制度上的问题造成设备维护不到位,影响器械的正常使用,甚至危及到病人的生命。

坏账风险是指医院因为患者造成医疗费、护理费等费用的欠账而带来的损失。例如:县级医院的患者有相当一部份是农村医保,相对来说自负比例较城镇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要高,有些农村经济条件不好的,遇到大病住院一段时间后费用实在是承担不起,出院手续也不办就悄悄离院,而医院在病人住院期间,倚着救人为本的原则,在病人费用欠着的情况下也不得不给病人医治,还有就是农民工,他们这些弱势群体,没有医保,来院看病,他没钱,那你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呀,能不抢救吗,等等原因,都会造成医疗欠款,使得坏账风险增加。”

(二)县级医院会计工作发现的问题

很多县级医院的财务工作中,有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医院财务账目格外混乱,查看以及整理变得十分困难。同时核算混乱,甚至连会计本人都闹不清到底有多少资金往来。

同时医院对会计的内部监督几乎是无效。很多县级医院财务人员因为人数问题,很多工作财务工作全部交给一个人,财务互相监督的财务政策就变成一纸空文,这也滋生了大量、挪用公款、甚至贪污的恶性事件频发。而在财务工作方法上,很多县级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还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还在使用记账、算账、报账最原始的工作方法上,并没有利用当今比较先进的财务管理办法,归根结底还是财务人员不善于学习、不钻研业务的原因。此外,因为缺少合理有效的原始凭证,或者故意在填写原始凭证时不规范和具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漏洞,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此漏洞进行犯罪行为,利用原始凭证的漏洞篡改成合法的收支,这样就造成了大量资产的流失,这样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在诸多问题中,很多县级医院因为没有完善合理的财务监控机制,而且财务岗位设置缺乏合理性和业务交叉的严重,又使得岗位职责和原则性无从谈起,也起不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这就致使在实际工作时,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严重欠缺,并且造成了相当大的隐患。

财务的问题中还包括原始凭证不齐全;经手人签字欠缺,装订不整齐的现象,这也是责任意识的缺乏。

最后是财务对账程序不规范,对账不及时,报表、账单衔接不上。同时,很多县级医院没有存放财务资料的档案室,这也意味着很多财务档案没有整理,说明财务人员的管理和责任心有欠缺。

(三)财务资金管理存在漏洞

很多县级医院的财务人员的岗位职责并没有严格进行分离,很多出纳在工作方法上存在很多原则性错误,比如对现金记账不是日清日结,也很少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而县级医院对财务人员也缺少必要的监督管理,出现了很多比如大额开支用现金支付、使用白条抵账等现象严重。

(四)财务管理制度缺乏透明度

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机制,就滋生了很多腐败现象,很多县级医院把大量的管理费用当成招待费,公款吃喝现象十分普及,社会影响相当恶劣。把本已有限的资金白白浪费,这不但违反了国家提倡的节约、勤俭做事的原则,更严重的是没有真正落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医院的自身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加强县级医院经济能力的对策

(一)严格实行预算管理机制

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患病人数的不断增多,这对基层的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考验,同时面临考验的还有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就当前的县级医院的实际情况,财务部门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要针对当前形势做好医院财务预算工作,同时加强医院财务人员的培养以及学习,提高财务预算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预算编制是县级医院经营发展目标的业务收支计划,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要遵循相关政策,提高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医院的管理者要重视全面预算,一切收入支出必须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并定期分析预算执行情况;对于投资项目要事先立项,进行风险性收益性评估;要建立一套科学、完整、有效的内部财务监控系统,保障医院财务活动的高效运行,实现医院收益的最大化。

(二)财务公开

县级医院需要对职工公开医院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及大额度资金使用情。同时要对岗位设置、岗位评聘、解聘、辞聘程序,薪酬体系以及投诉信箱、电话;进行公开,便于职工对医院的财务进行监督。

(三)提高药品采购的管理水平

县级医院每年购进的药品以及医疗设备和消耗品,所占支出占医院财务支出的50%左右。而药品价格和医疗设备的价格,直接决定着药品和医疗设备的采购成本。对医疗设备管理水平也要相应提高。因此,合理的使用资金,最大幅度的降低采购成本是增加医院经济利益的有效办法。

参考文献:

[1]任萍.浅析基层医院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 河南医疗学院报, 2002,(Z2)

[2]王平.推进基层医院财务改革的方法与策略[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4,(06)

上一篇:试论管理会计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下一篇:经济时代下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