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字》新解

时间:2022-06-21 11:18:33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影片《红字》女主人公的塑造,及与其原型的比较得出:就海斯特这个人物的处理而言,罗兰德执导的《红字》不失为原著的一种崭新的诠释。

【关键词】《红字》海斯特 塑造 自由个性

一、引 言

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被多次搬上银幕.罗兰德-艾菲执导的《红字》于1995年在美国公映,即受到舆论指责,众多批评者认为该片与原著大相径庭,甚至相悖。该片在美国被控涉及暴力和色情被定为R级。相比之下.中国观众就宽容多了。2005初央视佳片有约栏目播出罗兰德-艾菲执导的《红字》,收视者多持肯定态度。

霍桑的《红字》于1850年出版,它的巨大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即被当时的人们所肯定。有趣的是《红字》中透析的心理描写,歧义而丰富的象征主义,使得“无论采用何种批评方法对《红字》进行解读都可能产生有意义的释义……《红字》的多解性更增添了这部名著的神秘与魅力。”(曹亚军,1999:19)笔者认为就海斯特这个人物的处理而言,罗兰德执导的《红字》不失为原著的一种诠释。一种打上美国烙印的崭新的诠释。

二、海斯特精神的再现与发展

电影和小说这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允许导演对原著重新艺术加工。要将《红字》这部精于心理描写。隐义丰富,撼人心灵的大作搬上银幕叫好又卖座,并非易事。霍桑对海斯特的“犯罪”过程没做多少描写,这便给广大读者留下无限遐想的空间,编导看准了这个机会,把海斯特的爱情故事制成影片的看点,虽然有了演绎的成分,影片中的海斯特还是原著中的海斯特:一个不畏强权、不屈不挠、自由、坚强、独立的新女性。

如果说,霍桑对海斯特的描写是先抑后扬,小说一开始就酝酿着一种情绪:痛苦.悲伤,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读者会越来越感觉到女主人公内心积郁的痛苦、悲伤、叛逆和坚强。当这种情绪蕴积到非得爆发不可的时候,霍桑将其一下子释放,故事随之达到高潮。那么影片对海斯特的刻画则是直抒其怀。海斯特的痛苦、叛逆、坚强以外在的形式,尤如美国人张扬的个性,不加掩饰地――喷薄而出。导演除了让海斯特秉承了原型的精神,又把另一种精神注入其中,美国精神:自由,独立。

早期的美国移民抱着各种各样的梦想,来到新大陆“山巅之城”,旧大陆的种种经历使得追求自由成为首当其冲的第一要任。自由对美国人而言,就是每个个体不受政府、贵族、教会或其他机构干预,自己掌握命运的愿望和能力。(Datesman,1997:23)这种不受外界控制或干预,勇往直前追求自由的愿望成为美国人最基本的价值观念。

影片中,美国人追求个性解放,弘扬人的独立精神都在海斯特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珠儿在影片开场白所言:在这块新大陆上,移民们终于可以享受信仰自由,无需再担惊受怕,遭迫害了。影片一开始。编导即把一个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呈现给观众。海斯特与众不同的衣着、海边田间的辛勤劳作、林间与丁梅斯代尔的骑马驰骋,都是编导的精心安排。当丁梅斯代尔终于忍不住向海斯特表露心迹的时候,海斯特勇敢地承认“我爱你。我曾梦想你对我吐露心声……认识你之前我是活着的吗?”虽然海斯特对美好自由的爱情无限向往,却倍加小心看护着自己的心。直到丈夫遇难的消息传来,禁锢已久的爱情才终于得以释放。面对各方面的迫害和压力,海斯特的反抗是公然的,毫不退缩的。“我不怕你们的惩罚,我热爱、尊重这个孩子的父亲,不管你们说什么,他是我一生一世的丈夫。”“我相信在你们眼里我是有罪的,可谁知道上帝是否同意你们的观点呢?”“这个标记不是我的耻辱,而恰恰是你们的耻辱。”

影片典型的好莱坞式大团结结尾似乎背离了原著,然而海斯特的一席话,又使观众看到了霍桑笔下那个思想日臻成熟,敢于向旧势力宣战的女战士。“只要我一息尚存,如果哈芮特被处绞刑,我就和她一起死,我看还要号召其他的女同胞们和我们站在一起,他们不会把我们全都绞死。”

三、结论

综上所述,就海斯特的塑造而言,罗兰德-艾菲执导的《红字》继承了原著的精神。它从海斯特的爱情故事展开,既无情批判了17世纪新英格兰的宗教统治,又把海斯特对真爱的渴望、不屈不挠的追求与捍卫与美国人追求自由、张扬独立个性的民族精神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被誉为殖民地史诗小说的《红字》由此获得了新时代意义。

上一篇:光影叙事中异化的香港女性文学翘楚 下一篇:日剧文化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