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考核探索与研究

时间:2022-06-21 10:24:09

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考核探索与研究

【摘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工程硕士是满足国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所有工程类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衡量指标。本文结合了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培养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办学经验,从课程理论体系考核、实验室考核和建立行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要求的行业共同标准进行考核三方面完善实践能力的考核体系。

【关键词】工程硕士 实践能力 考核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15-02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创新型企业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企业必然需要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多样化的专门人才。我国工科院校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以研究型和学术型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脱离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结构多元化的需求。国家教育部从2009年起提出了发展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改革的思想。

近几年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招生人数越来越多,如何培养出合格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是教育领域值得关注的问题。工程硕士是与工程职业资格相关联的专业学位,其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突出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而实践能力是所有工程类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和衡量指标,所以本文希望通过探讨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考核指标,为构建科学有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提供支持。

西安理工大学印刷包装工程学院是我国成立最早并开展印刷包装类高等教育的院系之一,具有印刷专业本科及硕士授予权,以及印刷包装技术与设备博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起在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印刷工程方向)招收工程硕士,2010年起招收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本文所提出的考核指标就是总结多年的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经验和轻工技术与工程在职工程硕士的培养经验上提炼而来,提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实践能力考核。

一 学位课程建设,从课程理论体系加强实践能力考核

全日制工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一样都是在学校完成所有的学习过程,但又比学术型硕士的实践能力有比较高的要求,所以就要求全日制工程硕士在校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学位课程,从课程学习理论体系方面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现有的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上课的方案是学科各位老师根据三个方面制定的:(1)自身对企业人才需求的了解。(2)学科的特色。(3)学生将来长远学习所必需的基础知识。综合这三点考虑讨论制定的,我们学院通过几年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尤其是学生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后,认为课程设置是很适合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程学习可以为学生增强实践能力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在这些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老师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也会紧密结合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特色与自己所从事的实际研究课题,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模拟解决问题,将教学内容理论性与应用性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工程实践研究。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初步锻炼。

二 通过实验室学习,锻炼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动手能力

轻工技术与工程是关系到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的重要领域,它包括制浆与造纸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和皮革化学与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对于学生的材料、工艺、设备、检测等多个学科都有涉及,我们学院现建有陕西省印刷包装工程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印刷包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以提供学生进行实践培训。两个实验室涵盖了印刷行业从印前处理制版到印后加工等相关的实验器材,如罗兰MP94四色胶印机、美国X-Rite公司生产的MA68五角度分光光度计、德国力士乐无轴传动实验台、ZYHD490B混合式折页机、QZ1300数显切纸机、印能捷(Prenergy)CTP数字化工作流程等。丰富的设备资源可以让学生上机学习并操作练习,模拟真正生产实践中的场景,以往的实验室的操作都是根据老师讲课的内容进行,现在将这些操作进行汇总编辑成一个专门的实践能力培养课程,形成一个完整的实验室考核体系。目前我们学院就开设有专门的图像处理综合实验课程,全部让学生上机器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室操作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打好基础。

三 通过跟生产实习基地的企业沟通调研,建立一个印刷行业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能力要求的共同标准,并作为实践能力考核的依据

全日制工程硕士国家明文规定:“在联合培养基地或实习单位的实践教学环节的时间不少于1年”,由此可见企业对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要远远高于普通硕士。我院有多个实习单位,如上海金汇通创意设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汕头东风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新乡市新机股份有限公司、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等。通过在企业的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如2010级一名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赴潍坊华光精工设备有限公司实习期间,直接参与企业科技团队和研发项目,经过半年的科技攻关,设计出可自动完成墨量调节的

――――――――――――――――――――――――――

* 西安理工大学研究生学位课程建设项目“轻工技术与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考核探索与研究”

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研究*

宁东玲 云南财经大学中华职业学院

【摘 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职业基本能力内涵基础上,界定职业基本能力的含义,构建职业基本能力结构要素,通过构建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提升职业基本能力水平,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职业能力 培养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02-0016-02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服务水平的不断提升,职业越来越趋向综合化、跨行业、无边界,职业流动加快,转岗、换岗越来越普遍,对职业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有些职业院校存在技能至上和片面追求简单就业的倾向,从而影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导致培养的学生后劲不足。另外,有些职业院校侧重专业课程改革,忽视职业基本能力培养,导致职业基本能力教育处于职业教育的边缘境地。

一 职业基本能力的内涵

国内外对职业基本能力内涵的界定不统一,国外把职业基本能力称为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ies)、普通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就业能力(Employability Skills)、核心能力(Core Skills)、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等。我国把职业基本能力称为职业通用能力。目前,有的研究认为职业基本能力是发现、成功实现就业并胜任工作的普适性能力,有的研究又把知识、能力和素质混同,职业基本能力研究视角的不同造成其内涵界定的不同。因而,对其内涵的研究仍然还没有形成严谨、完善的体系。

英国商业与技术教育委员会认为职业通用能力是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能力。德国职业能力理论强调当职业发生变更,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新的职业不再适用时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和知识。美国SCANS提出的能力包括基础能力和工作场所能力。

我国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于1998年9月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课题报告中,对职业技能做出三个层面的划分:(1)专业特定技能,(2)行业通用技能,(3)所有行业都需要的关键技能,即核心能力技能,并将核心能力分为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数字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革新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八项能力。国内学者们也对职业基本能力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文对职业基本能力的内涵界定:职业基本能力是任何职业中都需要的,在职业活动中起支配和主导作用的普适性能力,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岗位技能基础的一般性能力。这种能力会随着岗位的迁移而迁移,是种内化的综合能力,不易模仿,需要不断学习提升。

二 职业基本能力的结构要素

本文构建了“企业看重、教师认同、学生欠缺”的职业基本能力结构,其中包括几大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社交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项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包括汉语言口头表达、汉语言书面表达以及英语口头表达等能力

人际交往的过程就是语言交流、思想沟通和关系协调的过程,与人交往就必然要进行语言的表达与思想、情绪的沟通。另外,还需要较熟练、流畅地使用一、二门外国语。

2.计算机应用能力包括现代办公软件操作能力和现代办公设备操作能力

目前学生在操作计算机基本应用能力上十分欠缺。其主

要表现是:不会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安装,简单的硬件系统故障不能排除,基本的办公软件应用未能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外设的使用基本不会。

3.社交能力包括基本礼仪能力和沟通能力

比如,我们会经常看到乘电梯时一拥而上、穿着拖鞋进教室、上课时随意接电话、教室里大口吃早餐等各种各样的不文明现象。学生从小学到大学都强调讲文明懂礼貌,然而大学里却没有礼仪的课程,缺少这方面的训练与培养。

4.团队协作能力

团队是由拥有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以及不同知识的人员所组成的,通过其成员的共同努力能够产生积极的协同作用,团队成员努力的结果使团队的绩效水平远大于个体成员绩效的总和。团队协作能力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团队协作能力的基础是尊重个人的兴趣和成就,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

三 职业基本能力培养的途径

1.构建提升职业基本能力的课程体系

第一,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应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职业基本能力的“隐性”特征决定了其存在难以测量性,因而,其培养和测量应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公共基础课模块和公共选修课模块有机融合,并与专业课模块衔接和补充。并不是课程的集合,而是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一步整合、优化。职业基本能力的课程体系设置必须突破传统的学科和专业限制,构建能力本位的体系,根据行业协会、本地企业需求,以项目为载体,将问题或考核要点融入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及在任务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对学生职业基本能力进行测评,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团队合作能力、解决问题等能力,确保课程设置的实用性。因而,将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与基本素质和能力培养课程有机融合,并与专业课模块形成衔接和补充,它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依托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程,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以工作任务为依据,重新设置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确定课程结构,开设面向大一学生的必修课,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职业认知与学习规划,以及贯穿两年的人文素质训练、英语听说、综合英语。这些课程的实现目标是使一年级的新生规划未来职业和明确大学四年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驱动、技能要求、反复练习、总结考核、循序渐进地强化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开设英语实务课,侧重强化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重新设置公共选修课,开设职业发展模块,包括汉语言、英语、计算机等类型,不仅可满足就业学生职业基本能力的需求,还可以满足考研、出国的需求。如通过开设应用文写作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经济应用文的实际用途及其写作方法,获取必备的写作能力和文章分析与处理能力,使总体写作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并为今后就业后更好地满足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结合行业需求,开设银行实务英语、会计实务英语、旅游实务英语、会展实务英语、文秘英语、商务英语等英语课程;针对出国和实际英语交流需求,开设出国际交流英语和商务英语听说课程。

凭借真实场景的模拟训练,开设实践性课程,训练学生的职业基本技能。如职业礼仪实践性课程要求学生自行组成8~10人小组完成时长约8分钟的礼仪视频,不仅可以通过“做中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职场基本礼仪技能,而且还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加强课程建设

第一,注重课程内容整合和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面向职业活动和工作实际,合理的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实用性、职业性。教学内容可以模块化,也可以是任务导向化,而不必片面追求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如应用文写作涉及的文种很多,在实际教学中不可能一一讲授,需要根据职业领域或岗位需要,将教学内容模块化:模拟公务活动情景的文书,如请示、函(复函)、会议纪要、通知;结合求职所需的文种,如推荐信、求职信、简历;结合校园学习和实际工作岗位的文种,如策划文书、邀请函、请柬、致辞、演讲稿;结合就业工作岗位的文种,如经济合同、劳动合同。再如平面设计与应用可按照任务导向化思路设置课程内容:设计个性化界面、设计画框、设计包装、制作百叶窗、设计海报、处理婚纱照、创意图像合成、特效制作等几大类任务,这些任务与实际生活和工作情景很贴近,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且可以发挥学生的创作才能。

第二,转变教学实施方式和考核方式。打破传统的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实施方式,形成以任务实施、项目实施、模块化实施的实践与理论一体化的实施方式。改变传统、单一的理论知识点的考核方式,通过考核学生全过程的学习效果,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统一起来,达到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的统一。如应用文写作,可采取模块化考核和综合训练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在课堂和课后的反复训练,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训练,以及依据工作情景,通过团队协作,综合运用多种文种解决工作问题达到综合训练目的。再如职业礼仪测试采用团队礼仪情景视频考核和多媒体教室观看视频纠错相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熟练掌握职场的基本礼仪。另外,平面设计与应用课程可以根据学生按照每次任务要求所创作的作品来考核学生。

四 结束语

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应把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培养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根据实际工作岗位需求,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整合和优化课程内容,加强课程校本教材建设,增强学生的职业基本能力,适应社会的需求,实现职业基本能力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智武、陈珠琳、吴光皎.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J].法制与社会,2008(26):252~254

[2]唐朝莉、谭宏.试析职业通用能力的课程评价标准[J].经济研究导刊,2009(4):253~254

[3]唐菀.论公共关系教学与高职学生通用能力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9):86~87

[4]焦巧、杨爱霞.高职学生基本职业能力评价体系的设计与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8~30

上一篇:TBL教学法在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中职学校问题学生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