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

时间:2022-06-21 07:28:16

合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

摘要针对合肥市农业科技园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实际,阐述了合肥市农业科技园的发展思路,对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健康、持续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业科技园;发展思路;安徽合肥

自2001年合肥市第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肥经济技术开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以来,合肥市已经先后有合肥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合肥市大圩乡葡萄基地科技示范园等20多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起来,这些示范园解决了一批影响安徽省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转化了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大量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应用,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促进市场繁荣、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前,合肥市农业科技园区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有必要进一步端正对农业科技园区的正确认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解决好园区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园区健康、持续发展。

1明确指导思想

坚持“高新、高效和龙头带动”的基本思想,以高新技术转化应用为先导,以高效益发展为前提,以龙头带动为纽带,以示范、创新和技术辐射为支撑。在战略部署上,以科技带企业,以企业带园区,以园区带农户,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技贸工农一体化的模式,走出国门,跻身国际市场。在经营模式上,由科研单位、地方财政、实施单位以及企业经营者共同投资,组建产权明晰、职责明确、风险共担、利益分享的股份制企业[1]。在开发方向上,按照“农科教、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科技园的模式。

2完善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发展优惠政策

建议合肥市各级部门加强对园区建设的扶持和管理,制定长期稳定的科技政策,并在土地使用、税收、进出口权、进口关税减免、投融资机制和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等方面,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和有效的保障措施,以实现园区的持续高效发展。主要包括:园区建设用地与土地流转政策,税收与金融扶持政策,鼓励科技人员进入园区创业政策,设立农业科学园区建设专项经费[2]。同时,政府应通过鼓励政策、成果权属界定等有效措施,吸引企业与科研单位进行科技合作,采取股份制、联营、合作等方式积极筹措建设资金,鼓励农民以土地劳动力资金等入股。

3大力促进科技创新与机制创新

要鼓励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各种科技合作关系,走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吸引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人员,根据园区发展建设的需要,到园区做兼职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建立新型的人才聘用制度,大胆进行产权体制改革,吸引科技成果入园,以提高园区产品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加大园区企业自主开发应用性技术的资金投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农业科学园区急需管理人才,做好科技的对接、信息的对接、市场的对接,积极引进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名、优、特、新项目和高新技术,使园区真正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示范基地,农民增加收入的示范窗口。在推广农业高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积极与各地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联系,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为农民提前、产中和产后全方位的服务。

在运行机制上,要大胆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进行运行公司制、投资业主制、科技承包制、联结农户合同制的试点;在建设内容上,可以是“专业性园区”、“综合性园区”或“开发区式的园区”;在建设的组织和建设主体上,可以是“政府兴办型”、“民间兴办型”或“民办官助型”,同时在互惠互利基础上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联合经营;在利益分配上,应按照“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依法保护好各类园区尤其是民营科技园区的合法权益。

4加强特色园区的建设,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园区的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园区是没有生命力的。应根据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选择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好,具有区域特色,能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对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意义重大,是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培育和扶持的名、特、优产品进行挖掘和开发。园区主导产品选择不宜过多,以1~3个为宜,太多了难以集中有效配置科技资源,不利于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和推广。可考虑优先发展设施园艺、养殖和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以花卉苗木、特色林果和种草养畜的产业,也可兴建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科普文化、加工贸易、生产科研等诸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园等。总之,应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园区,以“农业科技园”为平台,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升级。

5切实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龙头企业在园区发展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的发展将有力促进园区主导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如山东龙口、广东新兴等实验区,均有自己的龙头企业。

在龙头企业建设上,各园区应结合自己的资金、产业化水平等实际情况,大力培植相关企业,生产具有自己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同时,通过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扶植龙头企业,并通过其带动作用,逐步实现优质农产品生产产业化[3]。

园区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必须加强对园区的品牌建设的意识,利用园区的品牌效益,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同时,做好园区产品和商标的命名及注册工作,积极参与申请iso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以名牌促销售,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园区示范的功能。

6与农业推广体系相结合

建议在原有的农业推广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农业推广体系的人员、基地和网络,加入政府的扶持,组建农业科技园区。要适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农业推广体制的改革,同时逐步推进农业推广与农业科研机构、农业大专院校的联合与沟通,面向市场,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合肥作为我国教育基地之一更应发挥各大院校和人才的优势,通过建立农业科技园区,使农业科研、示范、推广融为一体,还能起到龙头带动的作用。

7构建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

制定规范系统、科学的立项审批、中期监测、后期评价与管理的办法,形成系统的园区建设审批条例,设计相关的管理规则,使未来农业科技园的建设向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4]。

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进一步突出农业科技园区在促进合肥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对农业科技园区建设的效果、潜力和存在问题进行科学、公正、客观地分析、评价和考核,有利于形成园区工作的竞争机制,不断提高园区建设的水平和质量,促进农业科技园区向着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从我国“三农”实际出发,体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省情、农情,符合科学性、系统性、导向性、针对性、动态性和可行性的基本原则。

8参考文献

[1] 黄学群,李瑾,陈丽娜,等.滨海新区农业科技园区运行机制构建[j].天津农业科学,2010(1):27-33.

[2] 彭建雄,梁容.现代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以江油市九岭镇农业科技园区规划设计为例[j].重庆建筑,2010(1):24-27.

[3] 孙雪梅,缪祥辉.青海西宁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现状与思路[j].现代农业科学,2008(12):129-131.

[4] 马琼.石河子农业科技园区扩散效应分析[j].贵州农业科学,2008,36(5):173-175.

上一篇:发展低碳经济 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绿色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