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型英语人才在企业的培养路径

时间:2022-06-21 04:47:30

实用型英语人才在企业的培养路径

摘 要:对外贸易企业英语人才短缺是现阶段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实用型英语人才缺乏更是一个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文章结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发展过程中对实用型人才培养的不足进行相关培养路径的探索,希望能够对企业培养更加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提供一定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实用型英语人才 企业发展 培养路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化经济的意识与观念也在不断的深入与完善,目前在国际的大经济环境影响下,我国的市场也步入了新的纪元。我国企业在世界强国经济的垄断当中,建立了一层层的贸易堡垒,在这样强烈的经济冲击下,将对我国的贸易持续发展性提出了强而有力的挑战,而这一课题也成为了我国各大企业以及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方向。现在在世界范围内,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有171个,这使得我国企业要是想完善经济贸易的系统链,就要通过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发现与培养,加强国际贸易当中我国的地位、交流及合作的力度。在这种环境下,我国企业就要开始将实用型的英语人才进行大量的储备,并通过各种方式对这些人才进行培养,进而满足企业在发展以及经济活动当中的需要。

一、什么是企业实用型英语人才

对于一个生产与经营都与世界经济活动相关的企业来说,实用型的人才指的是能够将系统的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以及工作当中,而实用型英语人才则是将英语知识应用到国际经济的贸易当中,并以此能够为企业带来利润。以企业的角度来说,如果储备或培养的对象无法将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工作内容相结合,无论他掌握了多少知识,知识掌握度多熟练,也无法为企业创造任何的价值,也就不能被称之为实用型人才。因此大多数有待发展的企业在对人才的汲取过程当中,特别喜欢招收那种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但是能够创造最多价值的人员,而实用型英语人才则恰恰符合这一标准。

二、对实用型英语人才能力的需求

目前在我国,商务英语的学习人数已经突破了1.4亿,而这些英语学习人员在毕业以后的首选工作将是在具有外贸条件的企业当中担任一些与贸易相关的职位,例如报关员、制单员以及跟单员等。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大多数沿海城市由于经济条件的快速发展,世界经济活动的显著增加,使得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较大,这也就使得商务英语的学习者有了一个可以施展的平台。大多数企业为了能够更好地掌握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变化,对自身的贸易、经济、交流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以及研究后发现,任何一个企业在对实用型英语人才有所需求的时候,都具有以下的特点:

1.层次性。从高层管理到最低层的工作人员,这种金字塔排列的方式在任何一个企业当中都非常的明显。而对于英语相关的事务而言,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随着人才质量的提升而减少,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对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在日常的办公当中,普通的文职人员仅仅能够对一些简单文件进行翻译就能满足职位的需要,而高层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则需要与客户进行流利的交流、能够用英文拟定交易合同、对国外的风俗习惯有着很深的了解,并且能够通过这些作为基础,提高这种人才的公关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另外,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除了普通的人际交流以外,还注重其是否具有创新以及改革的能力,将英语技能应用在更多的方面,而这些方面所代表的含义具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2.协调性。每一个企业当中都会注重员工与员工之间能否进行协调的合作,这不仅仅是基于企业的文化,还关乎到企业的运营状况。每一项工作,即便是最为简单的工作也需要通过多个部门进行相互的协调、配合、妥协进而完成工作,而与英语相关的事务也没有任何的差别。因此,在大多数企业当中对员工进行定期考核时,将协调能力作为考核的一个重要方向,企业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就是希望能够在未来的运营当中通过大量的协调与合作将每个部门进行充分利用,将事务处理的流程进行简化与规范,具有更为显著的条理化。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事务处理的效率,还能够加快企业内部的磨合程度。

3.行业烙印的表现。所谓的行业烙印,就是在某一个行业当中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后,行为、语言、思维习惯以及技能的使用都会表现出与所在行业的相关性。实用型英语人才也是如此,而且这一方面需要进行刻意的加强,这是因为英语作为一种实用型较强的语言及专业,必须要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加以实施才能够体现出自身的价值以及应用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相同的理论知识在不同的环境当中所表现出来的意义不同,而每一个企业就是一个大的环境,在这个环境当中所进行的一系列行为就是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表现的过程。这就使得在企业当中的实用型英语人才要对自身所在的企业、行业、职位以及技能水平有一个客观的判定与评估,并对所在环境所具有的特点进行深入的了解及认识,而针对这个环境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应该与患者本身相符合,并且这种特点的表现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深,最终将成为实用型英语人才的一种本能。另外,每一个行业都具有独特性,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与运用也存在很大的区别,而大多数实用型英语人才在工作过一段时间之后,将逐渐开始表现出具有行业特色的表现能力,因此可以说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工作能力具有了行业特点。

针对这些特点,对于企业当中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就显而易见地提出以下具体的需求:

4.技能需求。在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贸易活动当中,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关注度一直较高,而关注的重点则一直放在了口语、听力以及书写能力等方面,另外还对英语写作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而这些英语类技能均属于输出类技能,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应用性较强,在涉外活动较为频繁或外界交流较多的企业当中需求量较大。部分涉外的企业、宾馆或酒店等机构当中在招聘实用型英语人才时,技术能力将作为考核的重要部分。涉外的工作内容主要是进行翻译、谈判、交流等,因此能够熟练地应用英语技能对这些企业以及英语学习者本身来说都非常重要。另外,大多数企业在招聘实用型英语人才时,都会对应聘者的证书进行验证与查阅,并在面试当中投入专业的人员进行考察,以便于筛选英语技能较强的人才。

5.商务知识需求。基于行业烙印来说,在外贸企业当中不仅仅需要实用型英语人才具有非常专业的英语技能、熟练的口语以及听写能力,还对这些人才的商贸知识、操作能力、业务流程当中的问题及细节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实用型英语人才在能对基础文件进行翻译的同时,还要对各种的外贸单据进行熟练制作,并对其作用有所了解与掌握。对于这种人才的需求,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期望值,他们希望这种实用型英语人才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熟练掌握企业与外贸相关的事务,对于事务处理的流程需要详尽的了解,并将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与细节进行掌握,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为企业节省开支与成本,使其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与此同时,部分中小型外贸企业对于风险的感知以及承受能力较差,如果资金链一旦发生断裂将无法满足企业日常的周转需要,因此需要这些实用型英语人才尽量避免失误的发生。另外,外贸企业当中的底层助理、文员等人员也需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理论知识以及商务方面的运作知识,并对其在商务活动当中满足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并且还要在此基础上掌握如何提高受众影响、扩大销售市场及产品的影响力度,对与商贸相关的一切事务的操作流程进行熟练掌握。

虽然大多数企业都对实用型英语人才具有这样的期待,但是目前我国的商务英语学习人员都缺乏一定程度的技能掌握、商务知识的了解以及运用的能力,并且对于商贸活动当中所要涉及到的法律法规一知半解,无法掌握企业在涉外商贸活动当中的事务处理流程。而且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获得各种能够满足涉外企业招聘要求的岗位证书的人才逐渐减少。在这种前提下,使得具有丰富的商贸经验、熟练的外贸活动知识、极强的英语技能的专业性较强的实用型英语人才就成为了各大企业眼中的宠儿。

三、企业新人的不足及误区

1.缺乏协调性。企业注重人员之间的协调性,这样能够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与开支。但是新人在刚进入企业当中,无法与各部门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而在学校当中又接受不到这种实践性较强的知识理论,这就使得这种英语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在培养实用型英语人才方面,需要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并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将市场当中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与学校当中的教育体系进行良好的结合。但是在目前大多数商务英语的教育机构当中,在培养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性,这使得英语学习者在没出校门之前踌躇满志,在走出校门之后却四处碰壁,其原因是这种英语学习者无法满足当前企业对于实用型英语人才的需求。这就与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的诸多层面具有相关性,首先表现在教材远远跟不上我国涉外商务企业的行业需求,当中理论知识较多,而实际应用理论较少,这使得英语学习者无法掌握与了解商贸知识以及事务处理的流程;其次,在英语学习的课程当中,比较典型的课堂实例长久得不到更新,更谈不上对于特定的行业进行专门的分析,使得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行业现状具有很大的区别,或者是在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当中以后,对于出现的突发状况不能进行很好的处理,与职位的需求产生了很大的脱节;最后,我国目前的多数高校当中不具有实训或实习的对口部门或基地,因此没有进行实践的可能性,减少了英语学习者对理论知识进行验证的实践性。

2.缺乏知识获取渠道。在高校对英语学习者的教育与培养当中,不仅要对英语学习者进行因材施教,还要清楚了解每个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当中所存在的差异性,缺乏针对每一个个体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这就如同在企业当中将所有的员工一概而论,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本质上的区别。因此,高校对英语学习者进行教育与培养的同时,不仅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结合每一个个体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以及个性,提供一些日后在工作岗位当中能够接触到的选修知识,使其不仅能够对未来将要进入的行业有所了解,还要对自身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能够清晰地选择自己未来的就业方向,进而按照行业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自我培养,加强竞争能力。

3.缺乏实践技能训练。在对实用型的英语人才进行培养时,要将理论与实践完美结合,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对于市场当中的实际需求通过科学系统的理论知识进行挖掘与分析。但是在目前我国高校的教育体系当中,明显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训练的重要性。有很多的英语学习者在学校当中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时名列前茅,而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当中以后却比不上其他学习较差的同学,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实践的能力。因此,不仅要加强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组织英语学习者进行定期定式的实习训练,首先要由指导老师对于每一个待实习人员的个人能力进行初步的评估,同时还要对实习的对象企业进行资料的整理,其中包括所属行业、岗位需求等方面;其次,组织英语学习者进入实习企业当中进行参观,并通过实地的工作现场对工作流程有一个大概的印象;接下来就是实习人员进入到企业所提供的实习岗位当中进行一定时间的实习工作,并在实习结尾时撰写实习报告,交由企业当中的领导与指导老师进行审阅。这种实习的模式不仅能够使得英语学习者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适应工作节奏,还能使得实习企业能够挖掘到具有潜力的专业人才,使得课堂当中所传授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四、实用型英语人才在企业当中的培养路径

1.按照企业发展方向进行培训项目与资金的投入。实用型英语人才在目前的涉外商贸企业当中已经成为了第一类人才,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人才进行培养时,应不遗余力地进行人力资源的投入。在目前的世界范围内,各国企业在实用性英语人才的培养当中均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以及培养的环境项目。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我国在实用型英语人才的认识度方面也逐渐提高成为了世界层面的眼光,开始着重在企业当中致力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加强资金的投入与设施的置备,目的是为了培养高、尖、专的实用型英语人才,使其能够在企业的商贸活动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利益。因此,我国企业应当结合员工与自身的特点,制定符合本企业要求与能力的培养项目,并加大投资力度,将专业性实用型英语人才进行强化培养。

2.完善培训制度。对于英语培训课程的设定,应当针对企业以及行业的特点,不仅要符合员工对于培训的意愿,还要结合本企业当中实用型英语人才对于英语的掌握水平,进行分期、分批次的进行培养。例如初级以及中级的英语人才进行基本的英语课程,培养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就能够满足日常的工作需要,而对于高级的英语人才来说,需要进行商务活动、专业课程、技能培养等一系列项目的培训。

在进行培训时,不仅要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制定培训时间,还要对员工进行培训能力的调查。目前在我国企业当中的员工比较喜欢半脱产或全脱产的方式,基于英语属于语言类的知识,在培训之后容易遗忘,因此在培训当中要进行循序渐进的培训方法。

3.设定培训流程。随着大多数企业逐渐对实用型英语从忽略转变为关注以来,这种理念性的改变使得在实用型英语人才的培训方面越来越需要提高其质量与深入,从以往的培训导师的知识掌握程度为主转变为培训对象的需求为主。在培训导师的选择方面,可以采用内训与外聘相结合的方式对实用型英语人才进行更加深刻的加强训练,内训需要针对企业的发展方向与经济活动内容进行对应性较强的训练,而外聘则注重的是对培训对象的文化内涵、专业素质、口语以及听力等广义内容进行强化训练。另外,外聘培训导师也可以定期聘请专业的外教对培训对象进行强化训练,而对于口语和听力课而言,最好采取外教教学的方式,因为该课程主要突出的是语言表达能力,以听说为主。外教授课的话,可以充分利用他们语言上的优势就丰富的背景知识,以及较为灵活的授课方式来加强学员的语音训练,如语速和语调等,可以更好地提升学员沟通和交流的能力。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培训对象的语言表达能力、书写能力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实用型英语素质,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通过内训使每一个培训对象都有机会参与到培训内容的制定当中,自由选择需要提高的英语层面,这也使得培训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参考文献:

[1]韩丽.培养企业继续的商务英语人才的策略[J].企业研究,2013(4).

[2]张俊伟.基于外贸企业人才需求下商务英语教学模式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6):113-114.

[3]陶陶.从企业角度探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J].教书育人,2012(6).

作者简介: 董家丽(1964.11- ),女,天津杨柳青人,甘肃河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复旦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话语分析,跨文化交际学、英语语言测试

上一篇:中国家纺自主品牌发展SWOT研究 下一篇:浅谈工商管理教学方法现状及改革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