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探索研究

时间:2022-06-21 03:25:03

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有效探索研究

[摘 要]计算机课程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学科课程,而部分学校的三校生高考专业更是直接将其纳入为高考科目,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学生的学习成绩,更是与他们的未来工作生活相挂钩,所以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效果成了老师们最重要的问题。本文在此从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的要点出发,对如何完善现阶段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做了一定的探索。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情境教学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3-0233-01

一、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要点概述

在中职学校中,考虑到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和实际教学要求,我们在开展计算机教育的时候,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放在首位,要将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培养学生计算机素质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这种教学目标之下,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点与其他学校存在明显差异。要想做好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工作,就要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并明确教学要点。从目前中职学校计算专业教学的开展情况来看,目前的教学要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成为了教学重点之一

在目前中职学校教育工作中,已经形成了根据课程特点构建课程体系的做法,通过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得到了有效的开展。构建课程体系则成了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要点。

2、在中职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教材和教学模式的选择成为了教学成功的关键

由于目前计算机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教材的更新速度也比较迅速,随之而来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基于这种形势,中职学校已经将教材和教学模式的选择当成了教学的重点。

3、如何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关注,成为了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侧重点

在中职学校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时候,考核评价体系成为了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我们必须发挥考核评价体系的积极作用。

二、实施情境教学法,持续学生兴趣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提出:“知识的获得是一种自主建构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计算机课堂中,要努力为学生建构有效的学习情境,通过多种信息方式的组合来呈现,调动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得以保持。例如Word的宏制作,Excel的图表等教学内容,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显然这对于一些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部分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的状态。所以我会设定教学情境,“许多岗位中都需要运用到这些软件功能,我带大家来看看它们都有什么用途?”然后我会播放一些办公软件在企业、单位中的应用视频,例如财务报表、统计表格等,通过生动地方式来展现了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们就了解到自己将要学习的内容与未来岗位有怎样的联系,进而产生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逐步走向实践。

三、进行分层次教学

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间接学习兴趣,还需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次教学。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要大胆对课堂进行改革。课堂可分为基础篇及提高篇。每节课的基础篇讲解占课堂的百分之七十,提高篇讲解占百分之三十。基础篇是针对底子比较差的学生,讲一些简单的操作,确保他们能听懂、会操作。提高篇针对计算机能力稍强的学生,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给他们灌输一些操作技巧,讲解一些计算机日常处理常识。

作业根据讲课内容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上机操作时,由底子好的学生辅导底子差的学生,共同提高,共同进步。对个别基础较差的学生,多加鼓励,个别指导,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指导他们把题目做完。

四、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活动,需要师生双方面的配合。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教学过程中的领导和指导作用,调动和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要主动地进行学习,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打破传统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协作学习”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对自己选择的内容和工具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比较,开阔思路,找出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然后在众多的设想中,经过归纳、判断和比较,最终得出最优化的结论,选择最合适的内容和工具进行设计制作,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在计算机实践课堂教学中,仅仅在机房通过实践操作练习,还达不到课程规定的实训要求。为此,在后续实训实习中,学生还需进行集中强化训练,狠抓基本功,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并要求趋于合理,定时定量进行考核,这样才能逐步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在这方面我们主要采取两种做法。

1、基本操作的反复练习

学生练习的初期,我们先讲要求,然后按演示让学生模仿练习,强调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一开始,大部分学生只能局部做1―2个步骤,而不能连续完成。有极少数的同学在练习过程中能连续完成。有极少数的同学在练习过程中停下来求助。为了不使学生在操作时养成坏习惯,我们就启发学生分析原因,反复演练,学生逐步掌握了一系列相关步骤,并开始将这些操作命令连续起来,协调得比较合理自如,最终掌握这一单项操作技能。

2、专题操作的创造练习

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个实践课分解成若干个小课所进行的实习,这样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技能创新意识,这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需要的一个重要途径。比如学习Excel“图表的制作”这一节课,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学会如何制作图表,在设计任务的时候,可以细化任务,建立台阶式的多项任务,基础差的就让他按部就班完成书本上简单的图表制作,基础好的让他完成创建图表,并且加以修饰美化,进而学会分析数据和用图表来表达数据间的变化规律或趋势。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体现出了学生的创造力。

六、注重“精讲多练”,注重启发

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这是传统的理论教学的三部曲。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应采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高”这新的三部曲。传统的理论课程采用的方法是: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先一般,后个别。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改革后,采用的方法是∶从实际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零散到系统。不是“先基础,后应用""的金字塔模式,而是直接面向应用,按应用需要组织课程。很多应用型课程内容,比如文字处理、表格处理、办公软件、网页设计等,本来就不存在什么理论基础的问题。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注重“精讲多练”,注重启发,事实证明,这样做取得很好的效果。归纳起来以模块教学为主导,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

七、结语

综上,我们认为采用提高师生积极互动的质量和效果,强化提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目标,优化计算机课堂教学方式的对策,可以有效地推动计算机课堂教学走向高质量、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贡梅.提高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方法与途径[J].科学之友,2009,09,(26).

[2] 对初中计算机教学的探索[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7,20,(3).

上一篇:浅淡降雨入渗模型进展 下一篇:天然气管道运输安全运行管理中的隐患及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