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有感动的课堂

时间:2022-06-21 12:41:48

打造有感动的课堂

心理学认为,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通常意义上来说,感动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给感动一个最简单易懂的解释:“感动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品德教学中的感动,是指通过回忆、活动、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和触动,从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产生真实的道德情感,促进有效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

在“明理”难以深化,“导行”难以落实的时候,“内心真感动”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引”,即通过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引发学生情感体验,促使学生产生共振,从而获得认识的升华。在品德教学中,只有拨动学生的心弦,让他们的“感情动起来”,才能促进内心体验,使其产生情感共鸣,从而主动地完成道德建构。因此,感动,特别是承载着一定道德价值的感动,有着巨大的打动人心的力量。这种情感因素在品德课堂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够有效推动学生道德形成的原动力。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生活性、实践性、活动性,现行的品德课堂中,老师们努力践行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然而,我们不难发现,浮泛的体验,形式化的活动,成为品德课堂的新杀手,品德教学依然面临“空手道”的尴尬。笔者通过一个学期的针对性调查和抽样采访,发现品德教学中诸如此类的活动缺少内在的心动、情动与灵动,课堂大多存在表面化、竞争化、程式化、形式化倾向,由此导致浅感动、空感动、被感动、假感动的教学结果,不能真正达成品德教育的目标。由此,我们很有必要探求如何去打造有感动的课堂,本人在多年品德课堂教学实践中,有如下尝试探索。

一、借熟悉事物引发回忆—催化感动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中呈现的“生活主题”“生活画面”大多数不是原汁原味的生活场景。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充分挖掘学生生活,调动学生已有经历,让他们从熟悉的事物、场景入手,力求让呈现内容能触及学生内心,催化感动,达成三维价值目标。如在教学《送给老师一朵花》一课时,我呈现了一组图片,主人公都是一至三年级教过这些学生的老师,他们有的耐心给学生讲难题,有的和同学们一起开展班队活动,有的给运动员加油,有的为学生开生日会,有的在冬日的寒风中值岗,有的上门进行家访……这一个个曾经熟悉的身影和事件,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对以往生活的回顾。图片不再是静态的展示,而是有了语言,有了微笑。课堂上,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一桩桩往事娓娓道来。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有的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有的有说不尽的惭愧……无论是怎样的言语,都饱含对老师的敬爱与感激,理解与尊重。

又如我在教学《现在我能做什么》一课时,打破常规思维,用课件展示了家长除工作以外还要做的33件家务事。当这一张家务清单出现在学生眼前时,学生“哇”地惊呼起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这平时的点点滴滴中,父母们要做这么多的家务。在这样的活动中,“忙”“辛苦”“奉献社会”“服务他人”“责任”“义务”等词有了具体的表象阐述,这一刺激无疑是强烈的,有效的。当同学们齐声说“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相信这是每一个学生内心感动的最真实表达。

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一般都是在课前已经安排好了的,教者常常设计一个又一个环节,环环相扣,课堂上也要求自己不折不扣地走完整个环节,这是许多一线教师为了达到课堂的理想境界而付出的努力。而这样的课堂是否真正可能产生真实的感动效应,形成真正的道德品质呢?“蹲下身来看孩子”提倡已经很多年,而对于教师来说,真正地蹲下应当是心理的活动与生活的真实链接,应当是从学生的视角看问题,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从而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心灵。唯有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触动学生的灵魂深处,才能真正产生实效。

二、从幕后生活触发震撼—深化感动

幕后生活是指一些学生并不了解的,平常不容易看到的生活。往往在课堂中,学生凭着一星半点的了解,说着一知半解的看法,这样的交流仅仅只流于表面,并不能真正起到引导的作用。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幕后生活通过视频等直观方式呈现出来,必然起到强烈的震撼效果。如我在执教《有多少人为了我》这一课时,选择播放了《清洁工的一天》这个纪录片视频。从清洁工一天工作的开始,到清洁工一天工作的结束,让学生实实在在地看到了清洁工一天工作的劳累和不被理解、不被尊重的社会地位。

当整个视频放完的时候,学生的心真正被震撼了。他们不曾想到,一个清洁工每天来来回回要清扫马路50多个来回,他们的工资竟然大多数达不到全市最低标准,而更多的是碰到乱扔垃圾的人,鄙视他们的人,造成他们工作的困扰。这段视频,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善良的学生们即刻进行自我反思,为自己曾经有过的不当思想、言行感到惭愧,更表示今后不再乱扔垃圾,减轻清洁工的负担。不必多说什么,当感动在学生心中催生,道德情感自然推动道德认识的形成和促进行为习惯的养成。

又如,仍然是教学《送给老师一枝花》,我通过直观图片展示老师一天的时间表并进行现场采访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老师的辛苦。但是制作送给老师小礼物的过程中,学生不会有序讨论,我几次叫停,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这时,我及时抓住了这个生成资源,说:“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嗓子都喊哑了。如果每天这样上课,老师该有多累呢?你们说,在课堂上,怎样做就是送给老师最美的花呢?”我的这一席话,使学生猛然醒悟,送给老师一朵花未必是一个具体的礼品,而更应该是理解,尊重,体谅……课堂生成,可遇而不可求,需要教师能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点,直入生活,启发思考,深化感动。

课上幕后生活的挖掘,来源于对学情的深入分析。教师在没有充分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以为同样一份教案就放之四海而皆准,自然就碰壁了。学情分析是科学预设的有效保证,这是教与学的起点,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深层次地设想怎样的教和怎样的学。因此,教师备课时不仅仅要钻研教材,解读课程标准,还必须充分了解教育对象所经历的生活,并挖掘发生在他们身边且又熟视无睹的幕后生活,适时引进课堂,才能使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获得长足的进步。

三、拓展实践活动增进体验—升华感动

实践活动是以学生亲身参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教育形式,既指课前课后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指课堂中组织的短时的课堂实践活动。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心灵感知,促进学生的感动在行动践履中得以升华,最终促其良好品德的形成。我在教学《想想他们的难处》一课时,课前组织学生和残疾儿童共同生活一天,亲历残疾儿童艰难的学习生活;课堂上回放活动过程,引导学生充分交流,生成体验与感悟;课后又组织学生与残疾儿童开展“手拉手、共成长”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在这样多维的、连续的实践体验活动中,学生的感动不再是停留在内心,滞留在口头,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生活中,行动中,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对学生日后的道德行为产生了良好的持续效应。

当下,很多教师尝试多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但为什么品德教学还是难以走进学生的心灵?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由于存在轻、浅、飘、浮的“并发症”所致。很多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们兴趣盎然,但是细细考察就会发现,在这种带有表面化倾向的活动中,价值引导变得蜻蜓点水,难以深入。还有一些体验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学生们并没有体会到活动带来的深层感受,一切都飘然而过,于是,学生往往大谈特谈一些虚假的感受,口号式的表达充斥课堂,如此很容易让学生养成一种言行不一,表里不一的虚伪人格。在实际教学中,预设与生成是一对统一体。往往会因为教师组织形式不当,或者预设不够充分,致使体验活动发生畸形,学生的兴趣不再是体验活动本身,而在于一些外在的形态问题,这样的活动异化现象,常导致活动介于空感动的凌空状态,与品德课堂的教学目标大相径庭。

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情感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对整个教学活动有一定的引导、激励、强化作用。因此,在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把情感的激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创设能调动学生情感的氛围,挖掘学生内心体验,催化、深化、升华学生的道德情感,促进品德内化。

上一篇:班集体建设的六个支点 下一篇:一位中国妈妈眼中的美国公立高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