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话轩辕

时间:2022-06-20 10:42:55

又是一年三月三,河南新郑再次迎来了黄帝拜祖大典。黄帝,我国远古时期的杰出英雄和领袖人物,姓公孙,名轩辕,号有熊,因最早于姬水之地(沮水)奠定了他的功业基础,故又姓姬;因出生并主要活动于陕北黄土高原,而被尊称为黄帝。

5000年前的黄帝时代完成了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过渡,结束了野蛮时代,中华民族开始步入文明。黄帝联合炎帝,战胜蚩尤,统一中原部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有共主的国家,促进了华夏民族的形成。黄帝时代的制衣冠、造舟车、营蚕桑、创文字、建医学、定算数、发明指南车,为中华古国的悠久文明和传统文化奠定了基础。

黄帝出生的传说

相传轩辕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有一天晚上,附宝见一道电光环绕着北斗枢星。随即,那颗枢星就掉落下来,附宝由此感应而孕。怀胎25个月后,生下一个男孩,就是后来的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出生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后来他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因他发明了轩辕,故称之为轩辕;又因他以土德称王,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

司马迁在《史记》里对黄帝是这样描写的:“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可见,黄帝不是一般人物。他15岁就被群民拥戴当上轩辕部落酋长,37岁登上天子位。黄帝一生重大贡献就在于历经53战,打败了榆罔,降服了炎帝,诛杀蚩尤,结束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让先民告别了野蛮时代,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有中华共主的国家,并当选为中华民族第一帝,人类文明也由此开始了。所以后世人都尊称轩辕黄帝是“人文初祖” “文明之祖”。

黄帝与炎帝

据传黄帝出生几十天就会说话,少年时思维敏捷,青年时敦厚能干、聪明坚毅,建国于有熊(河南新郑),亦称为有熊氏。当时蚩尤暴虐无道,兼并诸侯。发明农耕和医药的炎帝已经衰落,酋长们互相攻击,战乱不已,生灵涂炭,炎帝无可奈何,求助于黄帝。黄帝毅然肩负起安定天下的责任,与蚩尤战于涿鹿,双方的战士都英勇无畏,战争十分激烈。

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擒蚩尤而诛之,诸侯尊之为天子,以取代炎帝,成为天下的共主。黄帝降服蚩尤部落后,更多的部落都来归附。后来,蚩尤被尊为战神。

黄帝成为天下盟主后,炎帝虽败于黄帝,但也实力尚存。他不满黄帝成为天下共主,企图夺回失去的地位,起兵反抗。炎、黄二帝再次发生战争,决战在阪泉之野进行。经过三场恶战,黄帝得胜。从此,黄帝天下共主的地位最终确立,号令天下,凡是不顺从的部落,都以天子的身份去加以讨伐。

黄帝与蚩尤

相传黄帝即位的时候,蚩尤有兄弟81人,号称是神带的后裔。这81人全都是兽身人面,铜头铁额,不食五谷,只吃河石。他们不服从黄帝的命令,残害黎庶,诛杀无辜。又制造兵杖刀戟大弩,与黄帝为敌。黄帝遂顺民意,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

历经15年,也未能打败蚩尤,大家只好退兵。为此,黄帝忧心忡忡,日夜盼望能有贤哲辅佐他,以灭蚩尤。有一天晚上,他梦见大风吹走了天下的尘垢。接着又梦见一个人手执千钧之弩驱羊数万群。醒来后,心觉奇怪,暗想,风,号令而为主;垢,是土解化清,天下难道有姓风名后的人吗?千钧之弩,是希望为能致远;驱羊数万群,是牧人为善,难道有姓力名牧的人不成?于是便派部下在天下到处寻访这两个人。结果在海隅找到了风后,在泽边找到了力牧。黄帝以风后为相,力牧为将,开始大举进攻蚩尤。

在涿鹿郊野,两军摆开阵势大战。蚩尤布下百里大雾,三日三夜不散,至使将士辨不清方向,黄帝便令风后造指南车。与此同时,西王母也派玄女前来,教他三宫秘略五音权谋之本。风后据之又演化出遁甲之法,在冀州重新开战。蚩尤率领魑魅魍魉以攻黄帝,黄帝请九天玄女于东荒止雨,而北隅诸山黎士羌兵驱应龙至南极。最后,杀死了蚩尤,分尸葬于四处,使之不得完尸。

黄帝与九州

蚩尤死后,神农之后榆冈与黄帝争天下。黄帝用周鸟鹗、鹰颤为旗帜,以熊罴虎豹为前驱,与榆冈战于阪泉之野。历经三战,打败了榆冈。后来,又亲率兵马征伐各方不肯臣服的诸侯。

前后共经52战,天下始归一统。于是黄帝划分中华为九个州野,九州之称由此而来。全国开始统一管理,制礼兴乐,教化百姓,同时还发明各种器具用物,方便日用。在黄帝领导下,大臣曹胡发明了上衣,伯余造了下衣,於则做了鞋子,百姓从此不再穿兽皮树皮。黄帝还依浮叶飘于水上的道理作了舟船,又配上舟楫行于水上。根据转蓬的道理发明了车轮,便利了交通。黄雍父发明了舂,黄帝接着又令人制作了釜甑,使得百姓可以蒸饭烹粥。以后又造屋室,筑城邑,使百姓不再巢居穴处。黄帝又与岐伯作内、外经,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于是《黄帝内经》诞生。他还确定了天下万物的名称,划分星度为28宿,以甲乙等十天干纪日,以子丑等十二辰来纪月,而六旬为一甲子,首次确定时空观念。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黄帝与河图洛书

有一天,黄帝正在洛水上与大臣们观赏风景,忽然见到一只大鸟衔着卞图,放到他面前,黄帝连忙拜受下来,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再看那鸟,形状似鹤,鸡头,燕嘴,龟颈,龙形,骈翼,鱼尾,五色俱备。黄帝从来不曾见过这鸟,便去问天老。天老告诉他说:“这种鸟雄的叫凤,雌的叫凰。早晨叫是登晨,白天叫是上祥,傍晚鸣叫是归昌,夜里鸣叫是保长。凤凰一出,表明天下安宁,是大祥的征兆。”后来,黄帝又梦见有两条龙持一幅白图从黄河中出来,献给他。黄帝不解,又来询问天老。天老回答说:“这是河图洛书要出的前兆。”于是黄帝便与天老等游于河洛之间,沉璧于河中,杀三牲斋戒。最初是一连三日大雾,之后,又是七天七夜大雨,接着就有黄龙捧图自河而出,黄帝跪接过来。只见图上五色毕具,白图蓝叶朱文,正是河图洛书。于是黄帝开始巡游天下,封禅泰山。

黄帝与妃室

相传有一个春天,一位少女在桑园养蚕时,碰到黄帝。黄帝看到在她的身上穿着一件金色彩衣,闪着轻柔、温和的黄光,地面上堆着一堆蚕茧。黄帝就问少女身上穿的是什么,少女就说了植桑养蚕、抽丝织绸的道理。黄帝听后,想起人们还在过着夏披树叶、冬穿兽皮、一年四季衣不蔽体的生活,感觉到这是一项大的发明,能让人民穿衣御寒。于是,他就与这位少女结为夫妻,让她向百官和百姓传授育桑养蚕的技术。这位少女就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当时黄帝也已到了而立之年。

黄帝封嫘祖为正妃之后,嫘祖就组织一大批女子上山育桑养蚕织丝。但很快又遇到了一个大难题,蚕养了很多,茧也产了不少,但抽丝和织帛却有了困难。就在这时,群女中有一个身材矮小、皮肤黝黑、面部丑陋的女子发明了缠丝的纺轮和织丝的织机。黄帝得知后,对此项发明大加赞赏,让她给众人传授技艺。后来在嫘祖的撮合下,黄帝娶了这位丑女作为次妃,这位次妃被后人尊称为嫫母。

史书中的黄帝

黄帝,一说姓姬,号轩辕氏。《帝王世纪》:“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都野,感而有孕,孕二十五月,生黄帝于寿丘。” 二说姓公孙。《云笈七羲.轩辕黄帝》:“轩辕黄帝姓公孙,有熊国少典之次子也。”称西王母遣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及兵符、图策等战胜蚩尤,“黄帝以天下既理,物用俱备,乃寻真访隐,冀获长生久视”。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其原型大概是华夏族一个酋长国首领,因其对本民族的发展有很大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但因其年代久远,留下来的传闻大多扑朔迷离,难详究竟。可是至战国百家言黄帝时,许多人对那些传闻进行编联增纂,终于造就出一代帝王的形象。据称,败炎帝于阪泉,诛蚩尤于涿鹿,诸侯遂尊之为天子,代神农氏而为黄帝。接着,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造宫室,作衣裳,制舟车,定律历,文字、算数、音乐等皆被相继发明,于是形成“田者不侵畔,渔者不争隈,道不拾遗,市不豫贾”的盛世局面。

与百家塑造黄帝帝王形象同时,一些典籍又在塑造黄帝的仙人形象。《山海经.西山经》云:“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峚山。其中多白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庄子》多记黄帝访道、论道之事,《在宥》篇记黄帝去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广成子教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女形,无摇女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女神将守形,形乃长生”。《徐无鬼》篇记黄帝去具茨之山访大隗君,路遇牧马童子教以治天下之道,曰:“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知北游》记黄帝讲道的话,曰:“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又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大宗师》篇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黄帝得之,以登云天。”秦、汉方士更以黄帝为帝王成仙的样板,鼓动秦皇、汉武以之为楷模修炼长生。李少君对汉武帝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沙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公孙卿更编造了一个有名的黄帝鼎湖升天的神话,曰:“黄帝且战且学仙,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可以说,历战国至汉初,黄帝基本上已具有帝王兼仙人的形象。

南北朝至隋唐间,续有史籍增益黄帝成仙事迹。《黄帝内传》模仿《穆天子传》《汉武帝内传》,讲述了西王母向黄帝讲道、授图像的故事,曰:“王母授帝七昧之术。帝曰:何谓七昧?王母曰:目昧即不明,耳昧即不聪,口昧即不爽,鼻昧即不通,手昧即不固,足昧即不正,心昧即不真。但心不乱即真矣,目不昧即明矣,耳不昧即聪矣,是知七昧其要在一,一之稍昧,六昧俱塞,则一身不治,近于死也。”又曰:“王母饮帝以碧霞之浆,赤精之果,因授帝白玉像五躯,曰:此则元始天尊之真容也。又授帝二仪本形图,还丹十九首。帝乃作礼,置于高观之上,亲自供养,后妃臣妾莫得睹之。其观上常有异色云气,奇香闻数百步,时人谓之道观,道观之号自此始也。”唐僖宗广明二年(881年),王瓘对诸书所记黄帝修道事进行整理,成《广黄帝本行记》,是黄帝修道成仙的系统总结,称:“黄帝以天下既理,乃寻真访隐,问道求仙。”于是历访诸山问道,最后道成,“有黄龙垂胡髯迎帝,帝乘龙天”。道教奉黄帝为古仙人,陶弘景《真灵位业图》称之为“玄圃真人轩辕黄帝”,列于第三中位太极金阙帝君之下的左位。道士多托黄帝之名以著书,现《道藏》除收医书古籍《黄帝内经》外,托名黄帝之《阴符经》是其最著名者。

上一篇:企业家是一种修行 下一篇:阳光照亮你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