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量清单常见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时间:2022-06-20 09:13:13

工程量清单常见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摘 要:工程量清单计价作为一种新的计价模式被引入到建设工程造价领域,使建设工程造价计价方式从定额计价模式向清单计价模式转变,推动了建筑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但在审计过程中发现工程计量不规范、清单特征描述不清、定额与计量错误等问题,由此,投标人产用不平衡报价与模糊报价来获取高额利润,本文就此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按照招标投标程序要求,工程量清单由具备编标资格的单位和具有工程预算编制资格的人员编写,编标水平在不同的部门和人员之间差距甚大,工程量清单和标底出现的问题较多。

1.工程量清单中“量”存在的常见问题

1.1工程计量违反工程计量规则。如抗震加固工程计价表的计价规则明确规定,单层建筑高度在3.6米以下的工程不得计算垂直运输机械费,檐口高度在20米以内的建筑物不计算垂直运输台班费,但实际编标时往往错误套用土建定额。

1.2工程量清单特征描述不清。如某学校校舍工程更换门窗,一般认为装饰门应包括门、门套、五金材料等,但实际操作中因没有写明五金材料,施工单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会要求学校进行增加签证。

1.3定额套错。在某学校校舍加固项目中,学校要求原有钢窗要更换成塑钢窗,按计价表拆除钢窗应按樘计算,而编标人员却按平方米计算,就一个子项目,相差金额近3万元,实际操作时,一般是以料代工的。

1.4计量单位错误。2010年某学校加固项目中封阳台工程,砌砖一般以立方米计算工程量,但工程量清单中误将计量单位写成平方米,而单价是按立方米计算,当时投标报价时工程量为18立方米,实际送审达到230平方米,相差金额要接近5万元。

1.5数量计算错误。建设单位和编标单位误认为工程决算最后以审计为准,编制工程量清单仅是为了投标报价,有个数就可以了,如某学校食堂装修工程中布线,工程量清单量仅为8米,实际施工达到2000多米,相差甚远,为不平衡报价埋下伏笔。

1.6漏项、重项时有发生。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工程量清单与图纸不符,施工单位以图纸施工,一旦发现图纸有、清单没有,施工单位会主动要求业主签证,但在决算时,工程量清单有但图纸没有的项目,施工单位一般不会做减项处理。

2.工程量清单中“价”存在的常见问题

招投标环节,投标人依据工程量清单中的数量采用不均衡报价和模糊报价方式,来提高或变相提高工程价格。

2.1不平衡报价。所谓不平衡报价,是指投标人在建设项目投标总价基本确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组成投标总价的各子项目清单价格,使某些项目清单报价明显高于正常价格,某些项目清单报价明显低于正常价格,简单地说,子目有赚有亏,从而达到低价中标、高价结算。投标人为了实现投标总价最低,而高价结算,往往对施工中可能变更调增的项目(如桩基工程)的清单价报的较高,而对可能变更减少或取消的项目的清单价报的较低,有的甚至低于成本价,通过高、低价项目清单量的增减调整,相应提高工程结算总价差,取得不合理的超额利益。

2.2模糊报价。所谓模糊报价,是指投标人的报价中,组成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价的材料,只报材料品名和单价,材料的产地、规格、型号、质量等级等不注明,而施工中则使用低规格材料,以低价材料代替高价材料,变相提高清单价的行为。常见的如地砖、瓷砖、地板、涂料等主要材料,不同品牌、不同等级,价格相差甚远。

3.风险防范措施

3.1提高招标图纸的设计深度和质量,减少设计模糊地带。设计图纸是编制工程量清单、施工组织设计和投标报价的依据,设计阶段对项目投资控制起决定性作用,其影响程度达75%以上。建设单位一方面可以通过开展设计监理工作,层层把关,来提高设计深度,减少设计错误,使设计合理、经济适用,减少工程实施中的设计变更,另一方面,尽量避免边设计、边招标,尽可能在施工图设计完成之后再进行施工招标,尽量防止投标人采取不平衡报价。

3.2提高工程量清单编制质量。工程量清单是投标报价和施工结算的依据,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核心。工程量清单应做到清楚、全面、准确地描述投标人需完成的详细工程内容,工程量的计算应做到准确,做到“不多算、不少算、不重算、不漏算”,尽可能少留暂定项目,使招标文件中所列的工程量清单尽可能符合工程实际,千万不要有“工程量只是投标报价的参考,最终按实计算”的思想。另外,在编制工程量清单中要有预见性,可增列部分可能发生的项目,并科学地估算工程量,如果在施工中发生,则可以按承包商投标时的报价予以支付,也不会对工程报价造成实质性的影响。招标前审计人员通过对标底的审查,使标底做到基本合理及保证标底的有效性。为防止模糊报价,建设单位在投标文件中选择三个以上同规格、同型号、同等质量的主材供投标单位选择。

3.3重视回标分析和评标工作。开标后、正式评标前,由招标单位对投标报价作系统分析。回标分析时可设定一个参考值,参考值可以是各投标报价的平均值,也可以是学校事先编制的参考造价,或是二者的加权平均值。评标时对投标人每个清单项目的投标报价与参考值进行比较,当发现投标人的报价明显偏离参考值,可视为“不合理报价”,甚至判定为废标。但这种办法一定要谨慎围标现象的发生。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对中标单位的询标工作,对含糊不清的问题,要求以书面形式澄清和承诺,以减少隐患。对可能出现不平衡报价的分项工程,要求投标人提供综合单价分析表及计算依据,以便招标人审查其报价的合理性。这些分项工程包括:合价金额较大的项目、工程量较大的项目、主要材料单价较高的项目以及发生变更的可能性较大的项目等。

3.4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加强合同管理。建设单位通过标底审查、回标分析,寻找工程量清单中的风险点,然后在施工合同中加以规范,如可参照FIDIC条款作以下限制:“当分项工程实际工程量超过工程量清单数量的10%时,超过部分可以重新组价,调价系数为0.9”,该条款能有效地预防和限制不平衡报价。

3.5加强现场管理,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和签证。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勘察设计不足或不可预见的自然、社会等主、客观原因的影响,工程变更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而工程变更又会导致工程造价的变化。为了防止施工单位通过工程变更实现不平衡报价,学校、监理、施工单位、教育主管部门应积极配合,执行统一的工程变更审核程序,力争把问题解决在现场,解决在发生时,避免在审计结算时发生纠纷。

总而言之,不平衡报价法是工程量清单计价灵活报价的产物,对投标人而言不仅是一种投标策略,也是获得更大利润的一种手段;对于招标人而言,正因为这把“剑”的存在,才能更好地督促招标人从源头抓起,层层监督一项工程中可能够存在的种种弊端,把所有的不利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并制定有效的防范对策,这样既可以保护招标人的利益,也有利于将施工单位投标报价的竞争转向自身实力、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竞争上来,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理低价中标。

参考文献:

1.时现.朱恒金.建设项目审计.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和生.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北京金马威工程咨询公司

上一篇:城市轨道交通企业IPO上市融资方案浅析 下一篇:浅论香港公司的理财观